分节阅读 572(2 / 2)
可是这样一来,对于捕鱼就影响巨大的,从长江口渔场开始运作到现在,必须要保证20到30艘的船只,这样每天捕捞的鱼获数量会非常的惊人,这不但对于整个定海军的支持非常大,因为这些鱼肉,产生高等级军粮,也是定海军的新产品,特别是赵信答应翻倍的前提下。
48万贯,恐怕不是全部,幽云十六州,对于北宋来说,是夙愿,对于辽国来说,也同样是一个生命线,在草原上被元昊的屠杀了一遍,根本无法承受住,失去幽云十六州的代价。
就算北宋拥有棱堡和长弓这样的组合,没有个两三年的时间,也停不下来,这对于军粮而言,是巨大的消耗。
在没有海上通行手段,在河道还没有贯通的时候,军粮是最佳的方法,体积小,重量轻,只要运输一次,就可以支撑很久,至于价格贵的问题,根本就不用考虑,以前的粮食可便宜,可是运送到千里之外,价格已经飞涨到可怕的境地了,这也是军粮畅销的原因。
30艘运输船,是可以的,第三批之后,所有船都转向了运输船,以定海军可怕的生产速度,在赵信来到汴梁的这半个月的时间之中,应该可以修建50条左右,30条是一个折扣之后的数字。
赵信不确定,这些船是否都使用上了,10天的时间有些紧,从定海军到河北,航行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只不过要抽调船只,是关键。
由赵信亲手书写,并盖了大印的命令,走北宋八百里加急系统,最多2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定海军,就算没有足够的船,只要有一部分,也可以开出去,八天的时间,差不多够把船调动回来,50艘之中的30艘,难度比起50艘更小。
同样的,30艘船,也是赵信留了余地的做法,3000骑兵,以万料的标准来说,就算是加上一人双马,也不到30艘船,1500禁军和4000民夫,还有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机械,也差不多,20左右就可以满足,真的船不凑手,有个20多艘,也就足够了。
这恐怕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次跨海登陆吧,辽国别说的没有防备,就算是有所防备,又如何防备,就算是知道,北宋是准备在山海关附近登陆,可是长达数十里的海岸线,甚至更远,他能够处处设防么,没有处处设防,还有机动的兵力,根本就没办法挡住的北宋的登陆。
此时此刻的辽国,根本就不会想到,在他的威压之下,如同鹌鹑一样的北宋,居然谋求着夺取幽云十六州,而且还是北宋跟定海军的双重打击。
跨海登陆,还是一下子两次,同样的,还有不对称打击和围点打援,这些远超过这个时代,甚至让人匪夷所思的战术,最终第一次落到的是辽国的身上,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第六百五十三章种家少将
京东东路,文登,刘公山岛,这只是山东之地,一个非常普通的岛屿,却因为有巡防营的存在,修建的还不错,附近有一营的巡防营,还有大量的渔民存在。
不过,在1天之前,大量军队的到达的,打破了这里的宁静,3000骑的西军进驻到了这里。
北宋缺少骑兵,但是那种骑兵是指大规模的重骑兵,在西军,骑兵的数量并不算少,只不过在集团冲锋的时候,面对着西夏军队,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不过,在数十万军队之中,还是可以挑选出来的,因为进入到辽东半岛,这是第一次,哪怕皇城司给与了比较清晰的地图,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一战将会是如何的,必须要挑选精锐。
从京城禁军之中挑选了1200人左右,又紧急从西军调动了一部分,凑成了3000人。
人少,那么好处就在于,马就多了,西军本身,因为韩琦的存在,在西夏之战之中,大量的缴获了各种的马,这一次,携带了很多,3000人,一共是7000多匹马,不是不想再多,而是因为,能够一个人控制3匹以上马的,相对较少,大部分,只能够控制两匹。
在不吝惜马力的前提下,从西北一直到京城,再到文登,中间超过3000里的路程,一共只花费了5天的时间的,他们抵达的时候,从京东东路传来的命令,刚刚到了刘公山岛附近。
刘公山岛,这是一个边境的小岛,距离海岸线较近,如果不是巡防营的存在,他周围相当的荒凉,只能够留出一片的区域,用于这酗兵的驻扎。
这酗兵训练有素,很快安营扎寨,拿出早有准备的豆饼之类的,喂养马匹,并且让马匹进行休息。
统帅骑兵的是一个年轻的将军,这一次登陆辽东半岛,可以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很多的将军都想要前去,甚至包括了提出这个要求的狄青。
不过狄青的要求,被贾超昌给否决了,狄青是贾超昌看中的将领,接下来的北伐,他将会肩负着进入到辽国境内的重任,虽然不是的统帅,却是先锋,不可能让他跑到辽东半岛去。
至于其他的将领,或许年纪大了,或许对于骑兵不是那么的精通,选来选去,就挑选出来了一个年轻的将领。
种谔,种世衡之子的,种家新任的继承人,这个依然是赵信造成的蝴蝶效应,本来,在1045年,西夏大局攻击北宋,种世衡奉命建造细腰城,在庆历五年,因为城破身死。
在赵信刚刚穿越的时候,西夏还相当的强势,可是从保州之后,特别是韩琦,到了西北之后,北宋开始强大,并且在辽夏之战之中,投机灭掉了西夏,历史上西夏攻击不复存在,同样的,种世衡也活下来了。
不过种世衡的病还是没有躲过去,因为生病的关系,他的身体相对的虚弱了很多。
这也是很多古代的将领的归宿,多年的征战,受伤,失血,这些方面都没有办法补充,特别是大量失血,这对于后世来说,只用补充输血就可以了,可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的,就只能够依靠自己的身体,很难补充上来,有些人就体弱多病了。
种谔的年纪不大,到现在,还不足20岁,可是已经是沙场宿将了,种家的身份,再加上本身善于使用骑兵的,就被挑选出来,代领着西军的精锐,前来京东东路。
说实话,长期的在西北,种谔对于海边湿热的气候,并不习惯,可是多年的军旅生涯,加上训练的关系,他命令着所有人安营扎寨。
在3000骑兵之中,只有种谔是知道这一次的目标的,越过大海,攻击辽国腹地,这样的想法,很是有些匪夷所思,并且他们还能够在孤悬海外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补充,怎么也不靠谱。
本身,种谔对于这个明显是送死的计划相当的拒绝,可是父亲的话,让他同意了,因为这个计划是狄青做出来的,狄青是军中战神,在西军有很高的威望,最关键的是,这中间,还牵扯了定海候。
作为种家的嫡系,下一届的家主,种谔知道许多的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包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