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479

分节阅读 4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就在于,他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实验的方法,一切从实验出发,用实验的数据来决定。

有时候,为了某一点点的提升,会做成百次,上千次的实验,耗费大量的实验材料,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意义和浪费的,可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层面来,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效率的提升,乘以整个北宋的庞大基数,最终的结果也非常可怕。

这种严谨的态度,对于还处于起步状态的马拉犁来说,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更别说,在实验之中,还使用了目前丁海军最顶级的材料,效果当然是巨大。

要知道,现在北宋,记录在案的耕地的面积,就超过了8亿亩,哪怕是节约出10的人力,也就代表着解放了上百万的人力,更别说,目前的研究结果,效率相当的高。

使用了牛和马的前提下,本身就相当于三四个劳动力,再配合合适的工具,就耕田的这个效率上面,已经超过了原来的10倍,普通人一天可以耕地2亩,可是使用了马拉的新式耕具的前提下,在实验室里面,两个人,可以一天耕地65亩,这几乎是超过15倍的提升。

单纯耕地的提升,不代表直接让人力使用是原来的十五分之一,却可以达到的减少劳动力消耗,增加劳动效率,再加上遍布在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机械的,对于整个耕种不同程度的提升,不说耕地产出的增加,单纯耕种本身,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劳动力。

增加劳动力,在古代没有太多的作用,在古代,农耕社会,伴随着和平年代的逐步发展,劳动力永远是过剩的,一般的过剩,还不足以引起社会动荡,当产出已经不足以养活黎民的时候,动荡立刻产生了,这也是整中国的古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根本原因。

这些过剩的劳动力,在农业社会,是动荡的根源,可是在工业社会的,庞大的工业,足以消化这些人口,并且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粮食,在某种程度只是最基础的消耗,只要粮食保证了人口的需求,附加的工业产生满足感,是农业社会所无法给予。

这些基础方面的研究,也只有赵信这个穿越者,才有这个远见看的到的,他也不怕投入的进行了,在众多的实验之中,甚至还动用了硬度超过的65的材料。

一般钢铁,很难达到65以上的硬度,可是特殊合金却可以,拥有卡牌系统这样的金手指的,赵信可以提炼出见过的绝大部分的金属的。

铁合金的不行,那么钛合金呢稀土合金呢这些东西,是没办法用普通的炼钢炉弄出来,甚至没办法加工,可是通过卡牌系统得到材料,然后通过更高强度的工具,一点点的磨出来,还是可以用的。

这个一把六七斤的武器,就可以卖出2万贯的东西,也会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还只是能够手工生产,这个代价可不是一般的大。

一个宽幅马拉宽犁,总重量超过150斤,换算成的刀具的话,差不多就是25把,也就意味着,一把这么的犁,如果按照神兵利器卖出去的话,高达50万贯。

没有人会这么疯狂的做这样的实验,可是对于定海军来说,这些东西的成本,也就是本身材料的成本,还有生产的成本的,就算是钛合金,它的价值也在接受的范围之中。

经过了众多的实验,在考虑到未来普及性上面,钛合金制作的,只是,作为实验的一个方面,添加进来,并没有作为目标材料,最终确定的目标材料,还是神兵利器这个级别,硬度在63左右钢。

这种高硬钢,没有想象的那么的,高,比起普通的钢铁,要高一点,可是也没有北宋原来那么高。配方可以被控制,添加了一些微量元素,并且通过特殊的方法,添加和制造,在没有研发费用的前提下的,成本的提升,并不可怕,就算是未来大规模普及,也可以接受。

第五百五十章第四港口

农具的研究,算的上是一个前瞻的,马拉犁的这个研究,太过于超前,在铁路贯通之前,哪怕通过灵州协议,西北获得了大量的马,也很难的运送到内地来。

对于北宋官方,对于一些财大气粗大行商来说,他们几乎可以肯定会获得大量的马,整个北宋,交通的环境会得到巨大的改善,可是大量的马进入到普通篷手中,还需要一条较长的路要走。

即便有定海军的存在的,可以通过大规模廉价的租赁,帮助底层的篷,获得马和农具,以增加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力数量,也不是现在,那是只有劳动力的争夺出现,定海军增长的趋势,跟北宋产生了矛盾之后,才会进行的,以协调双方的关系。

当然了,这个也要在的定海军的实力得到北宋重视之后才可以,现在还太早了。

农具的事情,永远只是前瞻,可是另外一个问题,却已经是迫在眉睫。

定海军的很多东西,都是全新的,也因此会诞生一系列的新的问题,之前,定海军最大的问题是运力不足,在原材料商品,还有粮食等必需品之间,必须要做出选择,很多时候,都必须要取舍。

现在,有了庞大海商船队,运输量增加了10倍以上,新的问题产生了,这也是连赵信都没有想到的问题,那就是因为海运形成的交通拥堵。

赵信选择定海军,就是因为它的港口,甚至在合适的位置,兴建了3个港口,却没想到,在没有现代化改造的时候,港口会迎来拥堵。

在大量的海商船队加入,还有江南的那些家族,整个北宋积累的船只,出了少部分,还在河道上面,用于保障漕运和普通的运输,剩下的,都来到了定海军。

或许定海军给出的运费,不是最高的,可是定海军经过了调整之后,尽可能的让每一次来回都不打空,最多空很短的一段路程。

这对于船运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运费的高昂,在于等待的时间,船只有运输了货物,才可以获得利益,水手们也是这样。

以前北宋的情况,一般的船只,每个月平均在运输的天数,不会超过10天,倒霉一点的,一两个月,也没有生意。

就算是接到了一个长途单子,把东西送到了目的地,也必须要等待回程的单子,有时候,等待,就需要很长的时间。

没办法,全程放空回来,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说不定,这一次运输,所有的收益,都没有了。

在北宋,商业远没有后世那么的发达,往往长途运输的船只,只能够借助短距离的一步步的接力,才能够回来,去的时候,可能只会花费的15到20天的时间,可是回来,一两个月都有可能,倒霉一点的,就是三四个月,就算是加上三四个月的住店的费用,也比放空回来的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