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474

分节阅读 4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了造船的大小,大船坞可以造小船,但是小船坞却是不能修建大船。

5万料的船坞,最大能够修建5万料的大船,这就算是在江南最大的造船厂,也没有这么大的船坞,他们对于造船的认识还不深,并不知道,当船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生的技术难度会几何的增加。

在西方帆船之中,原始战船,少有超过1500吨,原因就在于这个限制,到了19世纪末,或许技术上面是有一定的突破,可能支撑更大的船,可是风帆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以目前11世纪的科技水准,哪怕是有卡牌系统支持,风帆战舰的吨位,极限也就放在5万料,也就是极限为的1600吨左右,这是极限。

对于中国式帆船,吨位的增加,不过是载货量,还有人员的增加,可是对于风帆战舰,吨位的增加可是非常可怕的,300吨,500吨,700吨,1000吨,这个代表着战列舰档次,一等战列舰跟三等四等战列舰遇到的时候,数量优势的,已经不能成为重点了。

定海军的人员,不怀疑,定海军会在短时间,拥有这样的船,赵信会创造这么的神奇,赵信也不怀疑,一些甚至在21世纪,都相当先进的技术的出现,达到风帆战舰的巅峰标准,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海岛,特别是工业化为标准的海岛,一个巨大问题就在于运力,哪怕是定海军距离海州非常近,只有四五十里的样子,可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还是让运输相当不利,哪怕是这已经成为了北宋沿海,最为繁忙的航道,也同样是如此。

定海军之前,只能够依靠着本身自有的海上运输能力,来支撑定海军的需求,最多是来自于南方的一些商船,就算是赵信,也没有意识到,在北宋海商,拥有这么庞大的运力。

这一次的木材进口,一下子把这个运力给释放出来,众多国外海商的加入,让丁海军的各种货物更加的充足,运输力一下子提高了数十倍的,无论是原材料,还是货物的运输,都有巨大的提升,定海军的工厂,终于可以全力以赴的发展,不用等待原材料,制造出来的商品,也不用左右衡量,选择最佳的产品,而是寄托着这个运力全部的运出去。

定海军位于整个北宋各地的合作伙伴,还有直营的一些商铺,成为了这一运输措施的直接受益人,特别是南方的。

本身,定海军在洪泽湖建立了一个周转基地,以洪泽湖为中心,借助着淮河,进入到京杭大运河,然后输入到整个中国的北方。

这是定海军的重点和命脉,从秦汉开始,中国的北方,都是发展的重点,这里历史悠久,开发的深度也高,只要稍稍的休养生息,就可以获得庞大的人口和财富。

可是在三国开始,这种情况微微的发生的偏转,特别是东晋,几乎是以南方跨江而治,这种被动的南迁,直接影响了南方,南方开始开发。

中国的南方,本身在气候条件上面,比起北方要好很多,只不过因为多年没有开发,原始森林,还有一些因为炎热气候,形成传染病和瘴气,这让南方成为了一片死地,从汉唐,南方都是被流放的所在。

中国民族是勤劳的,他们在生存压力的逼迫下,面对死亡尚且不怕,更别说是一些瘴气,瘴气只要不靠近,未必会死人,传染病也是如此。

瘴气会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逐步退散,这么一步步的从湖北南部开始,湖南,一直到江南,现在的长江流域,除了少数地方,已经成为了鱼米之乡。

之前,定海军也考虑过江南,以现在长江的贯通程度,从定海军开启的船只,可以直接运送到长江的腹地,通过几个港口转运,可以迅速的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只不过,之前运力有限,只能够兼顾的江南的几个重要城市,最多就是上到建康。

现在,有了海船的庞大运力,整个长江流域都可以兼顾,定海军商品的营业额进一步的提升。

同时,这些海商的出现,代表着更广阔的的市场打开了。

每一个远渡重洋的海商,就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富豪,能够拥有超过万料大船,并且装满了各种货物来到北宋的,他所掌握的财富有多少,更别说北宋的产品,在当地的价格,比起北宋本地的,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这些市场的大开,代表着定海军的产品,传播的更加的广泛,可以为定海军获得更多的收益。

丁海军的产品,是立足于北宋市场的,不少的产品,价格相当的低,只有足够的广度,才能够获得巨额的利益。

比如说,定海军铁器,酵母,各种的基础物资,这些老百姓生活中,必须要接触的东西,才是定海军获得利益的关键。

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不符合海商需求。

海商船大小有限,哪怕是2万料以上的大船,甚至是3万料的,他们的载重能力有限,远渡重洋,必须要带上最小的,利润率最高的产品的。

定海军的这些产品不错,或许运送到海外,也可以获得不菲的利益,比如说,铁器酵母之类的,可是这些东西,全部装在一起,装满一艘三万料的船,可能也就是几百上千贯左右,获得收益,也就是几千贯。

这个时代,因为独特航海形态,万里海疆而来的成本相当的高,甚至船员水手们,滞留半年的成本也相当高,一次航海,如果不能够获得数万,甚至是更多的利润的话,根本没办法持续下去。

海商们选择的,要么是量大,较为昂贵的产品,要么是稀有的奇珍异宝,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

为什么中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成为世界商业的中心,原因很简单,中国拥有远洋所必须要的商品,可以跃升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的商品。

别的地方,可能一个,已经足以让一个国家立足,可是在中国,却拥有三个。

三个已经是极限了,哪怕是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到了十八九世纪,中国对外主打产品,依然是丝绸,茶叶和瓷器。

这些才是能够获得巨额利益,单纯是从中国运送到阿拉伯地区,都可以获得数倍,甚至是十倍的利益,可是这些利润,从阿拉伯地区,运送到了欧洲,还会翻上几番。

整合下来,从中国,送到了欧洲,瓷器丝绸这种高端产品,翻一百倍,也算是正常,就算是茶叶,也有几十倍的利润。

这样的产品的,在整个世界,都相当少见,从原产地到另外一个销售地,能够有10倍的利润,已经算是不错了,100倍,却是寥寥无几。

不过,丁海军也有高端产品,比如说玻璃制品,丁海军的水晶坊,在汴粱掀起了狂潮,吸引了整个北宋的贵族的目光,这不单单是玻璃镜,还有其他奇思妙想设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