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458

分节阅读 45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些固定的点位,非常有意义,它们不会根据设定的改变而改变,在任何的一个时期,任何的一个标准的情况下,赤道,南北回归线,都是固定的,北极和南极也是固定的。

可是经线不一样,这是从到终点的,一个完整的圆,判断的那一条线,就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接下来的经纬度的判定,必须有一个固定的数值。

本初子午线,也是通过世界各国协商,再加上英国的强势,而被固定在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现在,英国还是在丹麦统治下的,法国稍稍好一点,已经逐步成为欧洲的强国,可是他们的眼光,还是在陆地,而不是在海上。

实际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崛起,他们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他们从来都不是人口众多陆地强国,路上强大的,是丹麦,是俄罗斯,是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哪怕在海上疯狂,可是他们几乎没有那走过陆地上面主导权。

本初子午线和巴黎线,不可能出现,赵信也不可能让他们出现在万里之遥的哪里,中国提前进入到海洋之中,却设定了一个属于欧洲的本初子午线,或者重要的线,那不是脑残么

可是一条本初子午线,是必须要设定的,这个关系到整个海图之中的基本数据,在设计海图的最初的时候,就是必须要确定的。

在目前的情况之下的,这个零度线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汴粱,赵信怎么说,也是仁宗的儿子,就算不采用武力的办法,也不可能改变宋的称谓,不管是否把汴粱作为首都,在这个时候,还没有露出獠牙的时候,选择汴粱,谁也挑不出道理来,甚至一定程度上面,把这个作为给仁宗的献礼,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说辞。

汴粱是其中一个,那么另外一个,就是目前的定海军的,这个作为赵信的根基和发展之地,同样的又是港口和造船中心,天然就具备成为本初子午线的基础。

两个设定都是可以作为本初子午线的选择,各有各的优点,可是实际上,赵信更加倾向于定海军。

第五百二十七章崛起的根基

相对于汴粱这个,北宋上百年的首都,甚至可以向前追溯,一直到一二百年前,这里都是整个中原的核心,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可是在赵信的眼里,除了仁宗作为他的父亲这一点,其他的影响几乎没有。

汴粱,作为北宋的首都,接近200年之内,都是北宋的焦点,甚至是整个世界上,超过百万的城市的第一人,可是对于赵信来说,这有什么。

百万人口,在21世纪,已经不算什么了,甚至联合国都在商讨着改进,让百万人口不再成为大城市的代表,或许说,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城市之中,人口过百万,总是一个荣耀的象征,可是在中国,这根本就不起眼。

超过10亿的人口,疯狂的产业话的过程,让中国的百万人口的城市越来越多,中国百万人口的城市,占据世界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三分之一,这可是后世,咨询发达的时代。

可是在11世纪,在整个世界,大部分的城市都是城邦,超过10万人口,已经是屈指可数的时候,北宋的汴粱,成为了第一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这一点,是可以载入史册的。

定海军是港口,也是未来赵信崛起的根基之地,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定海军,就没有赵信的今天。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的简单,可实际上,却是至理名言,没有帮助的人,永远只是一个个体。

一个穿越者,或许能够改变一切,甚至在权谋之中得到一切,可是真正有所认知的人,才会知道,正面才是最好的选择,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看起来,是为了某些人洗地,可是在可以用堂堂正正的力量,击溃敌人,会让敌人感觉到无力。

在力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哪怕你变幻莫测,有太多的技巧,面对着无可匹敌力量,除了被动抵抗,还能怎么办。

穿越者,拥有着远超过这个时代的知识的前提下,本就拥有了改变这个时代的力量,就如同现在丁海军这样,在短短一年时间之中,就兴建起了超过200万吨的钢铁中心,兴建起了年产1500万吨水泥的水泥中心,并且普及了长弓和棱堡。

北宋之所以灭亡,政治腐败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关键的因素,实际上,还是北宋根本没有发挥出他们的优势,北宋花团锦簇的经济,绚烂的科技,在女真和蒙古不想道理的攻击面前,北宋就是哪个被乱拳打死的老师傅。

当一个国家,体量庞大到了可怕的程度,就如同一战时候的俄罗斯一样,庞大的国土,庞大的人口,再加上并不太发达的工业,就这么一个在全方面,落后于欧洲主流的国家,一直都是欧洲最强的力量。

长弓很简单,长箭也不难,偏偏长弓的材料,在北宋比比皆是,北宋已经拥有了发展长弓的一切根基,只不过,没有点亮这个科技,没有进入到这个层面。

这是北宋的可悲之处,哪怕拥有着超过了这个时代的丰厚财产,可是最终,还是便宜了蒙古人,依靠着整个南宋的财富,元朝度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最终在矛盾的计划之下,最终灭亡,这也算是元朝的可悲之处。

有了赵信这么一个穿越者,可以把长弓这个,简单的,却又有巨大威力的武器,带到了北宋的面前,北宋发展它,已经没有任何的问题的,越是发展,北宋才会觉得,长弓是最适合北宋的武器。

遍布在北宋各地的树种,本身就为北宋攀升这个科技线,奠定了基础,长弓跟长箭的结合,又可以把北宋的生产力,发挥到了极致,实际上,北宋一直都在学习别人。

步人甲步兵,实际上,是参考了西夏和辽国的重甲骑兵的复制品,虽然说,北宋的步人甲,他们的防护能力超强,这个防护能力,实际上,在战场上面,已经超过了北宋和辽国的,在真正的战场对比之中,步人甲所取得的分数,远超过重骑兵,可是因为机动性的不足,步人甲的战斗力,是远远低估。

在西夏和辽国,都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的前提下,北宋的重甲步兵,实际上是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步兵跟骑兵的明显不同,不是防护性和战斗力,而是在机动性上,步兵永远无法跟骑兵相比,或许长弓手无法跟骑兵的机动力相比,可是他的杀伤力和持续作战能力,已经足以展现它的力量,在目前的时间段,他是最适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