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457

分节阅读 4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很多经验,传授给了农业专家,可是农业专家要想吃透,也需要时间。

一年的时间,在土地之中种植,只是一季而已,可是对于试验田来说,就不是一季了,而是两季三季了,甚至有规律的种植,进行了很多次,在经过了最少两季和三季的培养,这些人对于棉花已经相当熟悉了。

小田种植,最高亩产,在第一季的时候,达到150斤,第二季就突破了280斤,在第三季,甚至可以达到450斤。

这个数字,非常的惊人,哪怕按照大规模种植时候减少,可是怎么算,也能够达到240斤左右。

除了在种植上面提升,在加工上面,也略微的有些增加,籽棉转换率略微的提升,基本上达到了3比1的程度。

这样算下来,240斤亩产,可以产生80斤皮棉,这个相对于之前,已经提升太多了。

哪怕按照现在,西北100万亩,保州和大名府附近30万亩的数字,棉花的吸引力非常可怕,利益就是最好的动力,当一亩地种植可以获得两贯左右收益,谁都知道会如何选择。

因为宣传和犹豫的关系,这个提升不高,可是130万亩,在新种植方法和种子的支持之下,80斤皮棉,总产量会高达的1亿400万斤,相对于之前,提升非常的明显,零头几乎就是去年的产量。

1亿400万斤,听起来很高,总产量才5万多吨,人均占有才1斤而已,远远达不到平均的水平,市场非常的广大。

不过伴随着产量的增加,还有棉布逐步的普及,棉花的价格,几乎必然会降低的,可是再怎么降低,暴涨接近三倍的产量,也会让收益增加,哪怕种植增长了这么多,产量也增长,可是棉花的价格,也不会的降低很多,大概会降低到40文左右,就算是这个,一亩地的收益,也会超过3贯。

对于一个人可以耕种10亩左右,篷一季棉花,都可以获得30贯的收入,这对于可能一年下来,就是几贯的广大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甚至首先介入的,是那些地主,篷或许还要考虑,这个口粮跟棉花的收益对比,对于拥有太多土地的地主而言,他们不会考虑这一点,他们考虑的,主要就是收益。

历史上,棉花的大规模普及,也是这些地主,相对于普通篷,他们掌握的资源,信息都不足,他们就算知道种植棉花赚钱,可是也支撑不了的棉花的投入。

现在是推广期,定海军会负责全部的棉花种子,一旦进入到爆发期,在普通人认可了棉花的收益之后,棉花的种子肯定是要购买的。

毕竟,农业科技是基础科技,试验田,各种的实验,这些都需要资金,一个正常的发展,就是依靠着培育出来的种子,持续的获得收益,然后把收益投入到的研究之中。

作为农业,种子是基础,他甚至在的化肥之上,种子决定了先天的基础的,甚至对于棉花来说,还有一个产量和纤维的质量的问题,这些细分的东西,会让种子成为一个不错方向。

到了明年,棉花的问题就可以解决的,一直以来都在积累技术的纺织业,也可以跟随着开启,棉花跟工业相结合之后,所展现出来的力量,那是可以支撑一个国家快速发展。

哪怕明年可能有超过一亿斤的产量,那也是明年的事情,现在,在赵信的掌握之中,也只有450万斤。

450万斤棉花,并不等于450斤棉布,从棉花到棉线,再到棉布,虽然消耗很少,却还是有,制造帆布更是如此,消耗更大。

制造帆布的损耗下来,可能连400万斤都不到,一艘西班牙帆船这样的超级风帆,主力舰4根桅杆,数以百计的风帆,厚重的船帆,一艘船最少需要帆布数千斤,甚至是上万斤。

按照这个来计算的话,这些帆布,可能连400艘船的都造不起来,纵横七海需要多少的帆船,一万艘不多的,单纯这个,对于棉花的消耗就非常可怕。

航海是要慢慢的发展的,万艘只是远景,现在目前动工最大的船,也不过是300吨左右。

这一艘船,实际上,是寄托了很多期望的船,300吨,换算下来,就是八九千料的样子,对于可以做出南海一号800吨船的北宋来说,并不是一个很高端的。

可是却是不一样的,他的吨位,来自于整体的利用,不是中国式帆船那样的,用四四方方的船体带来的吨位。

完全是的远洋海船的模样,降低了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同时还用方形的船艉代盖伦船替原来圆形的船艉,这些盖伦船的特点,被完美的应用到了这个船上面。

跟福船相比,这样的新设计船型相对狭长,航速较快,在逆风中操纵性极佳。

这样的船,只有进入到大洋之中,才能够发挥作用,这一点,只有赵信知道,其他人不知道,甚至也有一些船舶设计师的,也提出,是不是制造福船,有钢铁厂提供的钢铁龙骨的话,他们可以制作出15万,甚至是2万料的船。

对于造船而言,最困难的,实际上是龙骨,只要龙骨解决了,其他的,就只是一个拼接的问题了,拼上各种木板,让船最终的成型。

有了第一次的制造经验,他们感觉到,他们可以去尝试一下。

这个意见,当然是被赵信给镇压了,开什么玩笑,福船有什么好的,哪怕是弄到1000吨,甚至是2000吨的福船,他也就是在近海玩玩的玩意。

在整个亚洲,那没有问题,从北宋,到东南亚再到印度和阿拉伯,一路上都是商业港口,这才是郑和船队远洋的根本,可是到了非洲之后,在东非还可以,一旦向下,都是原始部落,没有足够的补给的前提下,也就只能够回归了。

这就是东西方的明显不同,东方是中国一家独大,可是在西方,整个欧洲大陆上面,有众多的强国,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把持着非洲的航道,通过一两百年的时间,建立起了一个补给线,后起的英国和荷兰,没办法通过这个补给线,前往黄金之国的,那么就只有向波涛汹涌大西洋来寻找机会的。

欧洲从这个时刻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跟东方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也是欧洲从文艺复兴开始迅速崛起,而相应的,在东方中国,却逐步的没落。

或许福船不是这个的罪魁祸首,赵信却不敢去赌,只要把龙骨确定为海船的龙骨,剩下的,就算是有些变化,也不会影响大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