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452

分节阅读 45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可是后面的,子项目越来越多的,特别是一个3个桅杆船只,其中有两个桅杆装备了软帆,特别是上层最大的三角帆,也是最为完备。

在测试的时候,将硬帆给降下来,跟一个2桅的船差不多,或许,软帆的布置什么,还有些问题,在西班牙帆船之中,每一个桅杆的位置,每一个桅杆上面,各种的软帆的尺度,都是有固定的长度,这是多年的研究之下,最适合的。

现在,讨论这个还很远,可是在软帆的推动之下,在顺风的时候,这一艘船动力显得非常的足。

这些船匠们,或许不懂得,动力跟功效比的关系,比如在水面上的阻力问题,可是效果却是很容易看到的。

这些船匠们,或许不是出色的船长,可是他们对于整个船的理解程度,却是非常深入,传统的帆船,他们的各方面的性能,他们当然是烂熟于胸。

特别是在测试的时候,有一次,在风力,大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按照传统的经验,这时候,硬帆应该降低,然后伴随着风的加大,会逐步的降低帆,最终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可是,使用了软帆的前提下,当风力逐步的加大的前提下,这些软帆全部都充满了风,当风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些软帆一个个的充满了力量,然后这个船开始向前,速度明显加快,而且相对比较平稳。

既然没有吃力过大,那么就不必降低了,软帆恐怕只是一部分的原因的,远洋的船底,更加狭长和尖锐的船体,在高速航行之中,会拥有足够的平稳度,更加深的吃水深度,在更强力的风的面前,也不容易侧翻,这才是远洋船只的优点的。

在大海上,风的力量,远比江河湖泊上面,大的多,当强大的风,推动着船只,在海面上,如同奔马一样的奔驰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顺风最高能够达到10节以上,也就是宋里的36里,这样的速度,几乎超过了原来的5倍以上,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的。

哪怕是之前,最为固执的,也不得不承认软帆的好处,更别说三角帆,一种可以在逆风的前提下,用之字形的航行,依然可以获得动能,向前行进,这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在普通船匠的认知之中,顺风开船,逆风要么就是用船匠,要么,干脆就要锚泊,万一被风的吹拂下,不进反退的话,那就麻烦大了。

这一点,在这个新式的三角帆面前,却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或许,在逆风的时候,不如顺风时候,那么的大,可是三四节的速度,最起码也相当于的原来的船的平均速度了,两者相加,对于海船的效率,何止提升了数倍。

所有的实验性船只,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实验,实际上,整个的测试,还在进行,这个进行,主要是长期的,科学的经验,从中间,找出的船帆布置方法的,为下一步的兴建,奠定基础的。

20艘船,上百个不同的测试项目,这些的项目,再整合起来,就构成了定海军一款真正的实验性的船只的出现。

经过了之前的建设,特别是最大的,1500料的实验性海船的完成,定海军的船匠们,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他们经过了认真的研究和设计,在赵信的推动之下,开启了一个更大规模船的建设。

从之前的20个实验船,到现在,减少到了4个,绝大部分的船匠和工人,都投入到了这个上面的,而这个船也有杏大,8600料,这不能算是整个北宋最庞大的船,也在最庞大的船之中,排名前列的船。

实际上,这么一艘船,对于赵信而言,也有特别的意义,这是一艘入门级别的海船。

接近9000料,实际上,已经接近300吨了,对于大型船舶来说,入门级,也就是两三百吨。

当然了,这个大型,是指航海时代初期的大型,到了21世纪,连10万吨级的船都层出不穷,两三百吨,恐怕只是蚊子船而已,但是木质风帆战舰时代,木头的比重很小,比起钢铁战舰来说,要大出不少,两三百吨已经不小了的。

因为实验船结果太过惊人,基本上,赵信提出来的子项目,都得到了这些船匠们的认可,再经过了所有人集体智慧,最终得到了几个新的船。

船身也加入了他们的理解,那就是更加的狭长,而且多层甲板,也加入了其中,可是只是3艘之中的一个,在火炮还没有研制成功的前提下,多层甲板,实际上,效果并不强悍,甚至不同的层数,还会有些的累赘。

不过,其他加入了很多,比如说,更高前后桅杆,多层帆,几乎在可能的前提下,整个船上,都堆满了帆,而软帆也在许可的范围之中,增加到了最大的程度,一旦风灌满整个的软帆,整个船只,将会获得最大的动能,想来,会获得更大的速度。

船匠们陷入到了莫名的惊喜之中了,他们从来都不知道的,原来,船的设计,还不是他们所理解的一种类型,只是一个软帆的改变,三角帆的改变,还有各种的索具,还有船上的独特布置,让船的效能增加了很多,特别是不考虑到载重,而是考虑到了战斗力。

北宋几乎很少有专门作战的船只,传统的作战船只,多是一些小船,在江面上,小船容易掉头,在一定程度上面,比起大船更适合作战。

可是在大海上面,完全是两个情况了,无风三尺浪的海面,小船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了,不适合作为战船,可是大船,要如何作为战船呢,难不成,就是装备了一些武器,增加了人员么的

暂时,火炮还没有研制完成的,并不是没有这个技术,实际上,火炮最重要的,就是火药,一旦火药完成,制作火炮,就没有困难了的。

铁炮或许对于炮管要求非常高,定海军的钢铁配方,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可是铜炮这个,就没有问题了。

跟铁相比,铜更加的简单,早在几千年前,世界上的众多文明古国,已经能够冶炼铜了,一门青铜炮,在那个时代,就可以锻造出来的,现在无外乎是加入一些科技而已,如何的设计火炮的不同方面,这一点,逐步的摸索也可以。

赵信之所以没有开启,原因就在于,定海军掌握的科技已经足够的强大了,棱堡,钢铁,还有其他的东西,火炮的动静太大了,在定海军,连一个实验都很难,一般的火炮的,轻松打出四五里,也就是说,为了实验这么一门炮的,安全区域的半径,起码就是7公里以上。

定海军的方圆才的30公里左右,在兴建了大量的工厂和住宅的前提下,又有多少土地,可以容纳这样的实验。

到大陆上,找一处荒地来实验,也不太合适,火炮的动静太大了,容易引起注意,真的要是掩盖的话,也会出现大量的问题。

反正,现在北宋的战斗力已经足够的惊人了,没有必要重新拿出这样的大杀器,火炮,哪怕是最简单的,最小的火炮,他们的战斗力也是相当的惊人的。

不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