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423

分节阅读 42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可是,真的有一条铁路就不一样了,从丁海军到汴粱,也就是不到1000公里的距离,按照马拉火车,一小时50里的速度来算的话也就是20个小时,日夜兼程,也就是一天左右的时间。

海鲜再怎么的容易腐烂,只要有足够的冰块冷藏,一天的时间,也不会坏掉,甚至两三天都没有问题,这就催生了的新的商机。

北宋樊楼,以菜肴好著称,可是海鲜这玩意,他就很少弄了,就算是活的,用水养着,快马加鞭的,四五天的送到这里,早就坏了。

他们或许有一些基于海鲜的菜品,也都是一些干制的,通过生发,把干制的东西发出来,然后用于菜品的制作,这样的制作方法,当然不可能跟真正的海鲜相比。

实际上,北宋更加崇尚的是山珍,在固有理念之下,中原才是真正富庶之地,海边,一般都是穷乡僻壤,发配之地,在加上海洋充满了危险,没有专业性的渔船,更不可能大量的捕获海生的鱼,也就无从谈起海选的菜品了。

除了海鲜这样,同意变质,又相当的美味的特产之外,水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一骑红尘妃子笑这样的典故,只要是铁路完成,将不再是问题,只要没有山河之险的阻碍,大量的南方水果北上,这也是一个可怕无比的变化。

甚至最终产生的变化,连赵信都未必能够想到,可是如果一天的交通圈扩大,到丁海军打工,工作的人就会增加,逢年过节,有个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够回家,有什么事情,顺着火车捎封信来,也不至于跟古代那样,还要专门派人,几百里的去报讯的,这样丁海军的吸引力就会大大的增加了。

当然了,叶清臣不会知道,铁路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大宗的商品的运作的,在运输能力上来之后,商业运作,就不在局限于小额高价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利润虽然很高,可是这些产品,他们的销量有多大,黄金珠宝,好看归好看,利润也高,总不能当饭吃,只有真正大宗的商品,才是利润最长远的,之前是粮食,丁海军工业化之后,则是各种的工业原料。

赵信给出的是两个选择,可是敏锐的叶清臣最终发现,他能够选择的,也就是这么一个选择,这会是最繁忙,也是经济效益最好的一条路。实际上,这一条路,也创造了很多北宋历史之最

独特的环境,加上合适的设计,这成为了一条最为赚钱的线路,不但很快收回了成本,并且进行了复线的建设,最终,又修建了客专,总之这一条铁路,在存在的历史之中,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成为了北宋铁路史上面,地位相当高,永远都绕不过去的话题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特别的邀请

叶清臣来到定海侯府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认这么一条铁路,应天府到汴粱的铁路,可以说是一条很合适的铁路,不但是经济价值巨大,他的价值也是如此。

40万而已,虽然赵信也曾经有意无意的表示过,如果中枢方面的资金有限的话,丁海军完全可以接手,不但提供全部的施工,技术支持,也包括了全部的投入,只是在最终的分成方面,要一点。

换做是其他人,或许会为了贪便宜,毕竟40万贯,哪怕对于三司来说,也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要知道,就算是北宋的财务状况,大大的改善的现在,一般一个普通的州郡,上缴的税收,也不过是几万贯而已,一般差一点的道,也就是四五十万的样子。

在北宋,目前税收的总额,大概是2000万到3000万之间,北宋最初是18个道,后面扩充到了20多个,也就是说,拉平来说,就是每一个道100多万的样子。

这中间,要扣除,诸如四京,扬州,江南那样富庶之地的,扣掉了他们的税收之外,其他的平均,也就是六七十万的样子。

叶清臣的思虑相当的清晰,他也做出了在这个时刻,最正确的选择,那就是选择独立投资,铁路从来都是赚钱的,哪怕是在满清的时期,在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已经落后,已经不再成为世界的中心的前提下,一条入关的铁路,依然可以成为整个清朝的财政焦点。

应天府到汴粱,这可比清朝的入关铁路重要的多,他扼守住整个汴河关卡,最关键的是,因此诞生出来的效益非常的可怕。

借助着淮河的联通,可以把丁海军的物资,快速的运送到汴粱,这才是铁路最大的一个增长点。

抛开丁海军不说,北宋原来的生产能力,最多是让的这一条铁路半负荷的运转,甚至可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可是有了丁海军之后,原来受限于运力的关系,一些大宗的商品,还有深度和广度更大的产品,他们几乎不太可能运送到汴粱,总体的销售是有,可是抛开了运费之后,利润太低了,甚至是赔钱。

可是多了这个铁路,一切都不一样了,哪怕赵信帮忙之下,给叶清臣定下的了铁路最低的价格,每里的价格连半文都不到,从汴粱到应天府,全程的客运价格不足150万,货运的价格,大概是每一里,10石一文,可是单纯铁路修建完成的第一年,就创造了5000万石的运力,换算成300里的价格,单纯运费的毛收益,居然有80万贯。

一个投入40万贯,一年收回了2倍的成本,当然了,这是各方面的费用没有扣除的结果,可是这个也不包括客运,实际上,北宋的流通性并不低,只是没有一个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而已。

现在,有了一个方便又不贵的出行方式,以往的雏形方式,被彻底的放弃了,短短一年时间,平均每天最少1万人的人流量的,一年接近400万人,这可是可怕的数量,单纯这个出行,每年的毛利润也超过了30万贯。

一年时间挣到了一条铁路,这对于北宋旺盛的商业来说,依然是非常可怕的投资回报率,最可怕的是,它的体量巨大。

在投资领域,有一个体量的问题,用10贯赚到10贯,这根本不是什么难题,一些出色的,甚至可以借助着10贯的成本,赚到100,甚至是500

可是当这个数字上升到1000贯的时候,用1000贯赚到1000贯,就非常困难,到1万的,几乎是难于上青天,不但需要有精准无比的眼光,也需要比较好的机遇。

比如说,遭遇到了饥荒,或者是冰封汴粱的情况,在凭空的状况下,创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利润,那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当这个数字上升到10万贯,100万贯的时候,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铁路打破了这个,一年稳定收益能够翻翻,一节300里长的铁路,就投资40万贯,一只千里的铁路,最少也是300万贯,甚至是400万贯,整个北宋需要多少的铁路。

这些投资者,当然知道,类似汴粱和应天府这样的铁路,是可遇不可求的,可是他们又要求这个,对于大额的投资来说,能够在10年之中回本,已经可以算是非常不错的了,类似高利贷那样的,不但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还容易受到诟病。

可是这个铁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