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8(1 / 2)
d,在很多时候,可以借助着这些水系的作用。
铁路无法借助这个,要发挥出京杭大运河的作用,里程起码是京杭大运河的三四倍以上,这就更高了的。
见惯了21世纪,亿万吨的庞大产量,可是几十万吨的钢铁,对于工业革命初期的强国,都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数字,更别说是的封建社会了,哪怕北宋每年的产量巨大,也有数万吨,可是那是无数铁匠汇总到一起的总数。
可是这一切,在丁海军出现之后,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一个年产几百万吨钢铁的炼铁厂,足以支撑数万公里的铁路和桥梁的建设,丁海军的钢铁,质量上,已经超过了铁路诞生初期,唯一的差别就是,没有合格的蒸汽机。
赵信当然知道,蒸汽机的重要性,有了蒸汽机,代表了原来人力和水力这样的不稳定的能源,变成了蒸汽机这样更强的,效率更高的能源,对于一个产业结构的提升非常的明显。
丁海军的科技水准,还是薄弱了一些,加上制造力方面的问题,蒸汽机虽然在研究,却没有太多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以钢铁组成的铁轨为基础,再加上马的代替,不伦不类的完成的这个铁路,也足以解决问题。
一条铁路的贯通,除了交通方面的好处,可以极大程度上面,增加北宋的控制力。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控制力说难很难,说不难,实际上,也很难,一个庞大的帝国的,要想控制下来,那是难上青天,就算是后世,科技和通讯都发展到相当的程度,有些政令下来都会变形,在封建社会就更是如此。
政令不下乡,也就是说,一般下来的政令,最多就是到县这一级,县以下的,那都是宗族管理。
就这样,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一些吏员甚至可以凭借着积年的经验,还有各种的手段,把七品县令给架空。
原因就是在于,天高皇帝远,反倒是在京畿这边,太近了,只要稍稍有些问题,就可以反应,不容易出现问题。
可是当铁路贯通之后,就代表着另外的一个意义,人行进的速度,何止提升了10倍。
这个可不单单是速度的提升,原来,京畿为什么叫做京畿,那是在京城直接辐射的距离,无论是上级官员下来视察,还是下面事物的反馈,都会非常顺利,所以,大部分的封建王朝,对于京畿的控制都是最为容易的。
原来,因为交通的问题,哪怕是有运河的存在,京畿可能只是京城周边一两百里,基本上,是一两天路程的地方,未来可能会达到千里。
或许表面上看,提升的不多,可是对于中央的实力提升却是巨大,就算是中央集权到很高程度的北宋,也只是尽可能的增加京畿,汴梁和京畿附近,超过数百万的人口,可以说占据了整个北宋十几分之一。
用庞大的城市,来替代政令不长,甚至还建立了4个京城,共同的管理,这些地方管理,稍稍的好一点。
当铁路贯通,有铁路通行的地方,千里之地,都是直接管理,这代表着中央的实力扩大了十倍,原来,方圆一两百里直接支撑京城,现在,变成了方圆千里,以一个圆形来计算的话,几乎达到了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后世,一些发达国家,他们面积,也就是这个数字,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大强国,除了俄罗斯这个另类之外,包括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内的欧洲强国,全部都不超过80万平方公里。
中央可以很简单的影响京畿,以经济作为发展之地,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辐射到整个背诵,这对于北宋而言,是何等的可怕,这些地方只要发展好,皇权就永远不会落空,因为权力更大了,力量也更加的集中。
赵信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有2年的时间了,整个东亚的历史,实际上,已经偏离的轨道了,别的不说,本来应该在200多年之后,在北宋都灭亡了多年的时候,这才被蒙古攻占的西夏,几乎已经灭国了,只剩下一个肃州元昊,可能也翻不起多少风浪。
各种铁器,无数的日常用品的改变,让北宋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北宋已经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就算是没有赵信的继续挥动,也不会走上原来的哪一条路,遭遇靖康之耻,甚至一段时间累积实力时候,灭掉辽国也不是不可能。
一个重,重商的北宋,在没有了外部的威胁之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的,这一次的铁路,赵信只要做好这一件事情,可能会扇起的翅膀更大。
第四百七十章锚泊地
1200石的大船,在淮河里面行进,还是有些太大,如果两艘对面而来,交汇就非常的困难。
不过现在的淮河,甚至说,整个北宋,拥有超过1000石的大船的,几乎都没有,也就不必担心这个,至于遇到其他的船,100艘这么庞大的船队,前后下来,连绵数十里,远远的就能够看到,渔夫们那里敢跟他们对上,基本上,远远看到,就靠岸了。
赵信当然不是那种飞扬跋扈的那种,可是平民百姓当然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看到这绪显位高权重的,怎么敢把自己的命运,放在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上面。
淮河比起长江,平稳了不少,特别是在中下游,在风和浆的帮助下,缓缓前行。
跟寻常的船,通过壮汉在船的两侧划桨,还有艄公在旁边帮助的不同的是,这些船的动力,被用传动装置和螺旋桨来取代。
更舒服位置,更加出色的齿轮传动,可以让力量节约很多,目前整个船的速度,是船底20多个壮汉不停的踩踏造成的,速度上面是得到了保证,一堆的船只,稳定的在河道上面行进。
赵信所在的舱室,在整个船只的最高处,可以透过两侧的窗户,看到周围的一切,正值隆冬,两岸都是一片白雪。
后世零度线,实际上,是在秦岭淮河一线的,可是在北宋这个时代,小冰河气候的控制下,气温明显的低了很多,本来是不结冰的地带,却满是白雪。
赵信本身也担心,汴河结冰,作为跟京杭大运河连接的汴河,他一旦结冰,整个汴粱的交通也就断绝了,一些冰封时间较长时候,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汴粱的稳定,对于一个百万人的城市而言,一旦粮食出现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整体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