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397

分节阅读 3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的有名,日本崛起时期,也是大量的购买来自中国的棉花,这才获得了纺织业这个重要的工业。

战争的存在,或许会让日本获得不小的好处,可是真正让日本崛起的,还是各种的轻工业,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所有的发达国家,都被这个史无前例的巨大的战争,拖入到了泥潭之中,日本和美国趁机崛起,占据了的这些发达国家顾不上的商业份额。

这中间,作为岛国的日本,如果没有整个中国的各种矿产物资作为后盾,根本无法赚到这么多钱,没有足够的原材料,规模化的生产,根本就没办法达成。

对于定海军而言,现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在原材料上面。

在北宋,虽然说棉花已经出现,可是那是西域棉,也就是俗称的草棉,真正在后世大兴于世的棉花,实际上是印度棉。

被称之为草棉的西域棉,他们纤维并不长,因为植株相对比较矮小的关系,他们非但质量不高,产量也不高,也有人纺纱织布,却不是主流,这个时代,还是以麻为主,棉花还没有成为的经济作物,或许零星有使用的,却不是很多。

赵信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东西,在大名府的时候,就通过商人,寻找棉花的踪迹,也找到了一些零星的棉花产地,多集中在南部地区。

实际上,在南方,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中东,印度跟中国的联系还算紧密,棉花就通过这里,零星的进入到中国,还没有绽放光芒,可是在一些地域,也成为特产之一。

工业化的纺织业,规模才是关键,效率再高,原材料只够生产几百上千匹,你效率在高也没有什么作用,要支撑工业化棉布的原材料,起码也是在万吨这个规模的。

以北宋的这个人口,万吨棉花,可能就能够制作出1500万匹的布,这个连整个北宋的市场都占据不满,布匹的需求是一个刚需,1500万匹,可能10个人分一匹布。

可是就算是10万吨棉花,也需要庞大的种植面积,一般而言,后世的棉花产量,可能只是三四百斤,这还不是皮棉,纺织业需要的是处理过的皮棉,普通的棉花,经过处理之后,才是皮棉,要几倍才转化一。

10万吨的皮棉,以最初的产量来说,可能要几百万亩的土地种植棉花才可能。

农作物这些东西,需要时间来发展,就算是到了21世纪,良种的推广也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必须要有试点,推广,从上到下的支持,能够在5年之中做到这一切,已经不容易了。

在背诵,就更难,怕是现在,赵信开始推动发展,要想获得足够的原料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短则十年,多则二三十年的,这需要不断的努力才可以做到的。

棉花在化工发展到某种程度之前,是纺织业的根基,没有棉花,哪怕赵信懂得很多先进的织布机和纺纱机,也不可能兴建的大规模的棉纺织工业。

至于中国传统的丝织,就算是到了21世纪,成规模体系的丝织机器,也无法大规模的使用。

蚕丝有众多的优点,可是跟棉纤维相比,强度上面,首先就不行,除非是把蚕丝固定成很多的程度,这样又发挥不出来丝绸的丝滑的优点。

当然了,进入到了数控机织的阶段,机器在丝绸的编制上面,还有很多的优势,可是这对于赵信来说,太遥远了。

材料上面,因为卡牌系统的强大,哪怕是在北宋这样的环境之下,也可以达到21世纪,或者是20世纪中叶的程度,可是微电子行业,这中间的累积,可不是短时间可以提供的。

北宋现在,连电力都没有达到,就算是进入到了电力时代,距离微电子和半导体,还有一个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了,如果不惜一切代价,还是可以的,甚至不选择电子管和晶体管,直接的走半导体,这样来的更快。

制约半导体最大的问题,就是良品率,这一点,在卡牌系统的复制面前,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良品率,就可以推动半导体的逐步扩张,半导体的昂贵,是因为良品率和巨大的投入上面的,当这个被廉价的复制取代的时候,只要是最初级的制造出来,然后逐步的加强精度,就可以快速的提升。

可是那也是要基本的理论和第一个半导体制作出来才可以,赵信现在,除非是借助着卡牌系统的抽奖,幸运的抽到半导体之外,依靠北宋目前的科技,制造出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甚至从现在开始向着这个方向,进行准备,也不是一两百年能够产生多少作用。

以现在定海军来说,当炼铁厂奠定了基础的前提下,只要平稳发展,走海军这一条路,然后普及热武器,几乎可以吊打包括北宋在内的整个世界了,这些更先进的东西,或许在有生之年,会留下一些相关的知识,或者干脆只是假想一样的设想,可是这些必然会在未来,让中国节约几百年的时间。

当然了,如果真的要选择,北宋还是有一个数量庞大的项目,那就是麻,麻是在棉纺织成为主流之前,中国主流的纤维作物,麻衣也以低廉的价格,成为了平民的穿着。

关于麻,在麻被棉花取代了之后,已经成为了一个小众的东西,依托着返璞归真,也流行过一段麻布,可是只是一个潮流,很快,就被其他更加新潮的东西所取代了。

明知道要淘汰的东西,赵信并没有想要涉足这个领域,因为他所记忆的,工业革命的那修纺织机器,那些都是以棉纺织为主的,依托着这个思路,开发出麻纺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等于是浪费时间啊。

从一个技术,从出现到完善,以赵信对于麻纺织一知半解的了解,可能需要三五七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之中,赵信已经找到了大量的棉花种子,并且初步的推广了。

棉花跟麻之间的差别,那可是天上地上,历史已经用毋庸争辩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为了三五年的利润,却要逆历史的大势,这不是螳臂当车么,赵信就是研究历史的,当然不会这么的脑残的选择。

实际上,现在赵信可以进行的,就有一个庞大的项目,在日用品行业之中,日化产业在后世,也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无论是以洗涤为主题肥皂累产业,还是以塑料等石化产物为基础的石化产业,都是日用品的重要支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