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2(2 / 2)
对于没有任何的民众,城内的人,全部都是士兵,完全是战争用途上面设计的棱堡,要有粮食,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伤亡,军心就不会丧失。
真的打起仗来,恐怕头疼的是对方,一个看起来小的弹丸之地,却要投入巨大的伤亡,保守估计,先要死上几千人的,才有可能进入到攻击的区域。
甚至进入到攻击区域,也不会战胜,以此往复,当一次次的尝试不果之后,就算是再怎么精锐的部队,也必须要停下来。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狄青把自己代入到了攻击者思路,以他的经验,怎么寻找,也找不到攻击棱堡的方法。
也就是说,一方一个没死,一方就死了很多,
这种压力,在战场上面,非常的可怕的一件事情,明知道送死的,又有几个能够上去。
赤裸裸的例子,摆在面前,损失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连棱堡的皮毛都没有动摇,有几个能够的继续进攻的,那绝对是精兵之中的精品,就算是在辽宋,都是非常微小的。
敢死队这种,要么是被洗脑了,要么干脆是犯了死罪,到战场上面,去争夺一线生机的,在长时间的攻城,出了最开始和最后,稍稍的烈度大一点,中间的,更多的是持续。
可是如果围城的认为,这个士兵少,可以用围困的方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围城有用,是因为越是重要的城市,城内的人口就非常的众多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数十万军民,所消耗的粮食是一个天数字,半年或许还可以支撑,本年之上,没有粮草,就会很城问题,说不定,就是一个崩坏的结果。
可是对于这些棱堡来说,上方30米,最少是10层,下面3层,上下超过40米的巨大空间,这中间,能够储存多少东西,700人,按照一个人一年6石来算的话,700人,不过是4200石,换算下来,8艘600料大船都能够装得下。
600料大船,在运河之上,算大的,跟棱堡比起来,真的算小的,20米够长吧,棱堡的周长400米,上下40米,可以说,只要有十分之一的空间储存粮食,这个粮食就足够棱堡吃上十年。
同时,棱堡还会选择可以打深水井的地方,最少也要是30米深的深井,这样保证的不会被断水威胁,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拿你就围吧,相对而言,除了出入不方便一点,还真的不成问题。
一般而言,整个北宋跟辽国,上万里的接壤的地方,最主要防御的,就是河北两道,也就是北宋紧紧的挨着的哪一个部分,500个棱堡,或许无法彻底的防护到位,却可以让边关士兵,很大程度的被置换出来,用于发起对辽国的攻击战。
第四百四十一章任意雄关
在这些团练们看来,棱堡只是一个防御性的武器,这是每天都要放哨,一个月要进行一次攻防演练,这些,在他们看来,没有多少奇怪的地方。
最多可能更加适合防守吧,在战争来临之际,他们可以更加自如的防御,给他们更大的安全感。
团练们的想法,跟保州这边的想法,实际上差不多,团练多多少少,还熟悉这个棱堡的真正战斗力,这些保州官员,也是到了保州之后,才知道有这么的东西。
虽然很奇怪,为什么这个棱堡可以在保州兵变之中,发挥出那么重要的作用,可是这个距离保州这么远,也不是在交通要道的地方,有这么的一个棱堡,着实是有些尴尬。
这也是保州在知道了棱堡的位置之后,没有掌握在手中的原因,他们看过之后,并不怎么重视这么一个棱堡,把他放在了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上面,只要他不会被土匪或者是别的什么人占据,就好了。
在狄青这样身经百战的将军们眼里,棱堡已经变成了一个国之重器,甚至狄青还在想,是不是把棱堡封闭起来,防止被辽国人探出虚实。
不过很快,狄青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未来,一旦棱堡应用到了北宋边境的防御上面,边疆将会非常的稳定,原来保州,充其量,也算是边关军州,可是它距离真正的边境来说,还有几百里的距离。
换成之前,一旦边境的重要支点,被突破了之后,骑兵快马之下,一天就可以抵达保州,可是现在,只要棱堡体系完成之后,哪怕是空荡荡的,任由对方的骑兵通过,对方也不敢通过,一旦后路被堵截,那么等待他的,就会是灭顶之灾。
未来,只要棱堡体系布置下来,在5080里的范围之中,布置下来层到4层的棱堡的话,几乎不太可能被人突破,除非连续攻破了六到八个棱堡。
那是几乎不可能,一个棱堡保守估计25万的损失,游牧民族,哪里有那么庞大的军队,可以消耗,甚至说,对于辽国来说,只要损失超过2万,他们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过来。
对于战争,没有多么深入的了解的,不会知道这个棱堡到底有多么的可怕,就算是第一个把棱堡应用到西北前线的韩琦,也只是看到了这个棱堡,对于他的西北局面的发展,而不是清晰的看到了棱堡的作用。
在狄青的眼里,这完全是把防御发挥到了极点,这个发挥的程度,简直是可怕的要命,从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防守,几乎把人的比例做到了机智。
这个防守,不是传统意义上面的防守是一种超越了这个时代的防守,把空间,人力,甚至是的时间上面,考虑到了极点。
比如说,当战场焦灼的时候,或者是主动的后退,让的这些人登上的棱堡,然后,用下面的人员,阻断攀登的道路。
在借助着云梯攀爬的过程之中,上下不着地,就不容易控制,只要稍稍的攻击,砍断,或者退开,就足以阻断地下进攻的脚步,0多米的高度,对于云梯这样的,带了更高的要求,一灯坏或者是被推到,就不那么容易恢复的。
这就是一个时间差,外面围攻的不对,在他们上面,主动的后退的前提下的,一定会源源不断的冲上来,在这样的前提下,用短暂的时间,可能是一刻钟,断掉下面的攻击的,然后进行一波攻击,这样,人员的优势,又会放在了棱堡一边。
一方是养精蓄锐,充满了大量的地利优势的守军,借助着棱堡防御体系,可以灵活多变的从棱堡之中的任何位置出来,攻击任何位置的敌人,可以说,进入到棱堡之内,一切战略,都不由攻击者来的,是由守军,可以在最适合的地方,最出其不意的地方,进行攻击。
实际上,这也是人力的一种对比,战争说白了,是一个有些像是数据的游戏,一个人对一个人,应该是势均力敌,就算是胜利,也强的有限,两个人,应该是比一个人强,三个人更是如此。
那些以弱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