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7(2 / 2)
枢密院不是没想过,要把价格加上去,可是一个普通木匠,一个时辰可以完成2把,甚至熟练了之后更多,总不能每张弓都给予较多的工钱么,在平衡了利润和其他方面,最终的定价是150文。
所有的将军都愣住了的,弓箭,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很多时候,篷军跟正规军之间的区别,就是缺少弓箭,制作弓箭昂贵,还相当的细致,一般在工部局,能够制作弓箭的师傅,可不是简单的师傅。
一把弓,有时候,可能要3年的时间才能够制造完成,价格上面,怕是一把软弓,半石左右的训练性弓,也最少在2贯以上,稍稍强一点的,制式的1石硬弓,最起码在5贯左右,类似的落月弓,穿云弓这样的超级强弓,每一把都在2000贯以上,那是无上的至宝。
现在,一把几乎完爆了大部分的制式弓箭的弓,它的价格,只有150位,这是开玩笑么,以前购买一把弓的,现在,可以买到20把,这对于北宋来说,是何等的提升,150文,别说是禁军,就算是厢军和边军,也可以装备的起。
不过长弓也不是没有昂贵的地方,箭要贵一点,长弓的箭,更长,更重,如果换成之前,为一把长弓配备一次战斗的箭,就要180只左右,这几乎是原来弓箭手数量的4倍以上,同时更加沉重,可能配套长弓铁,比起之前,要多出10倍。
这对于大规模装备的禁军来说,不是好消息,值得庆幸的是,赵信的出现,改变了北宋。
以前,枢密院大规模的购买的铁料,每一斤的价格是在80文,这也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价格,可是现在,按照最新的消息,枢密院采购武器的铁,价格会降低到25文左右,这就几乎有之前的三分之一,这也让长弓的箭的价格,不那么的离谱。
在认真的了解了长弓的性能和价格之后,现场的将军,纷纷要求的,第一时间进行换装。
除了,第一时间,帮助他们的队伍换装之外,还需要从西北,或者是枢密院,找出几个教官,训练他们的军队。
这些将军,都是在禁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佼佼者,他们对于战法,对于战争形态的认识,达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程度,在他们看来,这个长弓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更便宜,更普及,更加强大。
禁军之中,只要是稍稍精锐一点的,全员都可以成为长弓手,因为禁军的标准,本身就是能够开一石长弓,能够打开一石长弓的,几乎必然,能够利用半石左右的长弓,而在过去,半石的弓,意味着软弱,最多能够作为训练用弓来使用,可是长弓,哪怕是半石,也是威力无穷的武器,相当于普通短弓15石以上,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最弱的了。
除了普及全员之外,在之前看到的战报,还有500名长弓手的演练上面,他们发现,整个北宋的军事体系,都会发现变化。
看到西北之战的过程,特别是西北对铁鹞子的那一战,他们敏锐的发现,长弓把个人的能力压缩到了最低,齐射这个在短弓之中,几乎不会使用的方式,成为了长弓的标准配置。
在使用上面,不追求瞄准和散射,是齐射,着一定程度上是射程和射速的根本原因。
再怎么的精锐的弓手,在瞄准,计算之后,一箭发出的时间,也不会太快,可是长弓这样,无脑的进行射击的,明显是一个例外啊。
长弓的射速还有射程,让他不必考虑到精准性,而是覆盖性,当每一个区域都有弓箭的存在,杀伤力就高了。
想到射速和密度,这是最佳的方法,不管你怎么躲藏,就保证密度就可以了,在可怕的密度之下的,谁也逃不掉,在哪里的几率都是一样的。
覆盖攻击,对于一个区域的敌人,是整体的杀伤,单纯每一只箭命中率低了,可是整体而言,杀伤力非常的可怕,特别是在长弓高射速的前提下,弓箭手对于面积敌人的杀伤力,大大的增加。
在见识了长弓的可怕了之后,这些将军都愿意更换,这一点,被报到了贾朝昌哪里之后,贾朝昌也知道接下来,他应该怎么做了,
主导一个北方的大范围的换装,可以极大的增加北宋禁军的战斗力,韩琦在的西夏,战争了铁鹞子,可是辽国毕竟是战胜西夏的存在,特别是之后的战争的,也是在棱堡的逼迫之下,这才最终停下了进攻。
在询问过了包括狄青在内的众多将军之后,知道了只要装备长弓部队,再配合少量步人甲和重骑兵,整个北宋禁军,将拥有跟重骑兵正面对抗的能力
这是让贾朝昌所没有想到的,虽然这个正面作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充足的弓箭。
长弓需求箭的数量,比起短弓来说,起码高出了10倍以上,这对于后勤,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可是这种提升,是放在战斗力的大幅度提升,这样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对于北宋来说,特别是目前,准备在河北作战的禁军来说,应该问题不大,河北背靠着京杭大运河,最少在北宋这边,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运送足够多的物资,到边关,治愈接下来,贾朝昌可没有自大到,一举攻克辽国上京,他的目的,只是在幽云十六州获得一点收益而已,一个州,甚至几个关键性的城市,就可以了。
相对于西北边关,河北这边的变化,更加值得注意,一旦取得胜利,那么震动巨大,这个功劳可以立刻,压过韩琦在西北取得的功劳。
就在贾朝昌想要宣布,研究结束,以这12个将军麾下的接近40个军,10万禁军,进行一个大规模的换装和整备的时候,狄青发现了另外一个不同,也就是在这个展示之中,没有展现的部分,棱堡。
棱堡并不是西北之战之中的重点,因为这是在境外作战,攻占灵州,依靠的是出其不意,封锁了消息,在辽国和西夏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灵州就彻底拿下了。
之后的兴庆府之战,依靠的是炸药,把城墙给干掉,也就把双方的实力,摆在了同样的一个水平线上,这种情况下,被攻占的失落,加上辽国确实在战斗力上占优,这就是西夏灭亡的根源。
棱堡真正出现在了这个战报上面,那是在后面,辽国启动十来万的大军来攻击,是在棱堡之下,签订的城下之盟。
辽国很强大,夹着灭亡西夏的士气而来,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们很难被挡下来,可是偏偏,韩琦跟他们签订了城下之盟,如果说,没有足够的力量,一捅就破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辽国或许不会威胁到什么,可是俘获一个北宋的枢密副使,这也会成为辽兴宗的赫赫战功,
可是这么一个乘兴而来的辽兴宗,却签订了合约,有些败兴而归,到底韩琦用什么抵挡,长弓不,在狄青看来,恐怕作用更大的是棱堡。
这就让他疑惑了,棱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存在的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
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