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368

分节阅读 36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有经验的老篷,对于肥料的处理,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这个经验,不具备推广性,可是因为缺乏花费而整理出来的农家肥的方法,却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土地肥力的问题,对于植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南的淤田,为什么那么的热门,不就是因为大量的淤泥构成的农田,天然拥有各种的肥料,产量很高么

这些肥料,或许不如那些淤田,可是在西北现在的水利条件之下,再加上这些肥料,一个可怕的产量,还真的有可能诞生。

韩琦不知道这些堆积粪便的好处,可是从清洁棚舍这一点,已经证明了赵信建议的好处,赵信也在其中明确表明了,这里会处理变成肥料。

在询问了老篷的前提下,韩琦也明白了粪便肥料的的好处,这可是提升庄稼产量的秘方。

他只是没有想到,这个粪便,经过了科学的处理,杀菌,并且潮湿的发酵之后,一些土壤里面不容易吸收的部分,变成了容易吸收的,这些天然的肥料,效力比之前,最少提升了三五倍,然后在定海军科学的指引之下,西北的农田真的爆了。

本身水浇地的平均产量,也就是在25石到3石之间,这个相对于普通的旱田来说,已经提升了很多很多,可是相对于江南的淤田,那就不如了,甚至远远不如。

江南的淤田,最顶级的,甚至可以达到5石,甚至是6石的产量,任何一次淤田的开发,都会引来很多官宦和贵族的争夺,有时候,在动用了庞大的人力物力之下,最终获得的,可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可惜江南的淤田很少,而且伴随着开发的继续,他们的产量,还是呈现出逐步的降低。

这是这些北宋人看到的,甚至他们不理解到底是因为什么,可是对于21世纪的赵信来说,这很简单,肥力减少。

植物的生长,需要的元素不一样,种植不同的庄稼,对于土壤之中的有效成分,吸收也不会相同。

长期的种植的同一种作物,会伴随着大规模的种植,而渐渐的散失,这种情况之下,淤田除非再淤积一次,否则,他们的肥力就跟不上了。

肥料是一种提升土壤肥力的办法,休耕和深耕,也是类似的方法的,也是修养土地的方法。

西北的土地,本身就没有种植过庄稼,但是没有足够的腐败物质,只能够称之为生地,生地的产量有限,就算是有水浇灌,能够达到25石这个最低的数据,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可是哟了这个肥料的添加,那就大不一样了,最终,当大半年之后,整个种植的季节,最终的结束了之后,西北以平均接近4石的产量,震惊了整个北宋,一个边陲贫瘠之地,在如此的变化之后,变成了富饶之地,接近4石的产量,那也是南方最上等的水田,才能够提供的产量。

这一点,韩琦根本没有意识到,可是单纯从清理棚舍这一点上面,他已经看到了好处,这个庞大的牧场,比起一个多月之前,他得到的数据,不知道好了多少,所以,他忘记了来到这里的目的,深入的跟牧场的负责人攀谈了起来。

按照整个西北5000多万亩的水浇地来计算的话,接近1石的提升,会带来5000多万石的粮食,仅此一项,单纯最低的价格,也多达数千万贯。

粮食对于西北至关重要,水利工程可以解决有跟没有的问题,可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面,投入相对没有增长很多的人力,却可以让的粮食生产大大的增加,这对于韩琦来说,也是至关重要,代表着灵州可以发展的更好,这个产量,进一步的夯实了整个西北的基础,让韩琦的根基更加的深厚。

第四百二十七章真正原因

韩琦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官员,同样的,他也非常的务实。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带来的粮食,可是单纯的种粮食,只是能够解决温饱的问题,不能让他富裕起来。

江南为什么富裕,粮食保证了可以养活足够的人,真正让江南富裕起来的,却是江南的茶叶和丝绸。

这个从古代就兴起的中国的强势的外贸物资,一直都兴盛了千年以上,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几乎奠定了在古代,交通不方便时代交流。

中国的不少的好东西,也是依靠着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流传到了欧洲。

比如说,火药,纸,印刷术这样的四大发明,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的,是革命和历史性的。

韩琦在最初的时候,只是准备保证灵州的粮食的,边陲军州,一旦粮食可以自给,并且有一定盈余的话,对于这个军州的地位提升,非常的关键。

在灵州和西北的农田水利建设成功的开展,耕地可以预期的时候,韩琦就有了更多的想法,比如说,让灵州富起来。

灵州和议带来牛羊,最开始放在灵州,是一个困扰,可是在合理的利用,并且兴建了众多牧场,养起来之后,就变成了增长的来源,同时,跟西夏那边的曳和各种毛皮特产的交易,也是另外的一个方面。

畜牧和农田,这代表着未来灵州的两条腿,也是西北的两条腿,商业则会盘活这些经济,一旦这些全面的获得推进的话,灵州的未来一定一片坦途。

这段时间,韩琦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应付这些保守派上面,可是来到牧场之后,却发现,快一个月不见,牧场的发展,比他预期的还要高,而且是高很多。

在赵信的建议之下,牧场跟农田之间,居然有了相互促进的迹象,牧场可以产出的农场需要肥料,哪怕是最基础的底肥,需要的数量也很大,可是2000多万的牲口,不说全部供应,最少可以供应很大的一个部分。

至于农场,赵信只是想到了青储饲料这个方法,并且在保州的时候曾经尝试过,或许种植产生饲料,不能够解决全部的饲料,却可以解决一部分,增加牛羊肉的产出。

看起来完全没有关系的两者,联合起来,居然可以保证废物利用,从侧面增加了收入,有这两者作为基础,未来,跟辽国还有中原的交易,一定让灵州重现过去的辉煌,这让韩琦非常的满意。

韩琦满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