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3(1 / 2)
d洪水,也只有峰值的那一小段时间,当降雨不再继续,最少说河道和运河的水会恢复。
北宋的水发达,恢复力度远比后世快的多,河水下降,水运通畅,各种物资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汴梁之后,一些耗费巨大代价,从周边弄来的粮食,面对着京杭大运河疯狂的粮食,没有砸在手中就是好的。
可是亏损还是产生了,运费,获得好马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再加上粮食上涨的因素,运到了汴梁的平均成本超过了3贯。
这个价格,相对于十几贯的售价,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的,可以想象,当粮食到达汴梁之后,他们也会获得不小的收益。
可惜,他们的收益,永远都是纸面上的。
官府所能够动用的力量,远比普通商人大的多,甚至在洪水最大的时候,都可以动用车船,跟周边联络,甚至在关键时刻,小批量的通过车船,运送一部分的粮食过来。
百万人的大城市,如果断粮的话,短时间还可以,时间长了,那是会动乱的,这种情况之下,还管不管商人的死活,哪怕他的背景再大,也不会有人在意他。
蜂拥而来的粮食,直接让10贯的高价,直接腰斩,这个时候,如果按照这个价钱卖掉,这些跟风者,还是能够获得少量的利润,不至于亏本,有些人见机不好,直接卖掉,有些则砸在手中,伴随着粮食越来越多,不足20天,粮价就坐山车一样,从10贯的高价,降低到1贯以下的。
后来,有人统计过,在这一次因为水灾而形成的机会的区间,在水灾开始之后的15到20天。
从水灾之后7天开始,只要当机立断,是可以拉回来两次,如果有足够的马的话,就可以创造出可怕的收益。
这是一个特例,也显现了马的作用,那就是速度和效率。
换成普通的马,先不说能不能在洪水之中,离开汴梁,来到蔡州,就算是去了,来回超过10天的时间,也会让所有的努力都化成泡影,因为中间的时间,就是八九天,甚至到了后期,因为大量的粮食到来,他们如果不随行就市及时反应,就会如同那些跟风者那样,血本无归。
第三百九十章商人的时间观
时间长河,一如既往的往前流淌,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可是在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时间的效果也不一样,这对于商人而言,确实如此。
在特定的前提下,时间就展现了非凡的作用。
类似的事情很多,商会们对于马的重视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会能够得到良马的渠道有限,后来跟风,基本上都亏损了,因为时效性的问题。
当然了,作为赚钱的信义号,也并没有那么风光。
4天的时间赚到了1万贯,这在北宋,绝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在一贯钱,就足够四五口人省吃俭用,过上一个月的前提下15万贯,这是一个的可怕到极点的数字的。
信义号,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却也因此而倒霉。他翻了众怒,也是因为它太高调了,后面跟风损失的,都把这个锅,定在了他的身上,开始寻找他的毛病。
信义号本身财大气粗,超过15年的历史,在汴梁也是根深蒂固的,超过百家粮店,还有其他的各种的店铺,按理说,是真的没什么毛病的。
可是在这一次的粮食的交易之中,他却犯了错误。
在北宋,在渭州大会之前,商会连几十匹马都不容易获得,还是本地马之中,质量较差的,200匹骏马,这对于商会来说,是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
当时,在洪水还没有彻底退后的时候,整个汴梁周围虽然不是一片泽国,但是比泽国更加的可怕,到处都是淤泥,甚至会形成一些沼泽,一般的马根本就站不住,更别说离开。
实际上,信义号没有驾驭马车离开,而是单纯的马,派了车夫到了蔡州,这才购买了马车,甚至为此付出了不小的成本,但是因为这样,他们获得的绝的利润。
连普通的马都很难获得,怎么可能获得了200匹骏马,连第一流的大商会,甚至有后戚背景的,都有些难以做到,更别说信义号。
信义号也是依托着背后人的权势,这些骏马不是属于商会的,而是从别处调动出来的。
在汴梁,能够一次性调动200匹骏马的地方,那就只有一个,军方,而且是最精锐的部队。
北宋缺马,可是要看在什么地方,这里是汴梁,是大小官员不如狗地方,可能从楼上扔下来一块砖头,就有可能砸到一个官员。
同时,大宋禁军,最精锐的力量,也是派驻四方的关键,可是因为北宋军事部署,最少有大部分的军队,是放在汴梁。
最精锐,战斗力最强的,其中绝大部分,都驻扎在东京汴梁,没有形成成建制的骑兵,可是一个军装备个一个营,还是可以的。
不过,禁军,哪怕是最精锐的禁军,也不可能拿200匹骏马,组建一个的骑兵部队,那等于说是浪费,一般都是按照普通的配置,用良马组成一个整体,然后军官,或者是将领骑乘一些稍稍好的马。
这是惯例,也不是说,没有改变的,因为在东京汴梁,有特殊的地方,比如说,枢密院。
这是北宋军方的最高指挥机构,北宋臣掌军的特性,那些臣出去掌军,总不能一匹马都不骑吧,还必须是好吗,在枢密院,专门的有一处地方,哪里全部都是骏马,同时连千里马都有。
而且数量不少,总计有骏马1500匹,还有最少20匹左右的千里马。
这个枢密院之中部门,受到上级管辖,那是枢密院下属的一个司官管理,不巧,这个司官,正好是的信义号的背后大靠山。
在汴梁受到水灾的困扰,粮食价格疯狂上涨的时候,信义号的掌柜专门的登门,说动了这个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