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329

分节阅读 3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按照一年50贯的净利润,这已经是相当低了,可以在长途贩运之中,很快的收回成本。

至于马的寿命,使用起来爱惜一点的,3岁牙口的马就可以使用,一般可以持续到15岁,也就是说,一匹马使用上12年的标准,甚至可以赚回来4倍的收益的。

商人,只要投入一辆马车,就可以在不停的长途贩运之中,获得稳定的收益,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人所无法拒绝的,以前马是有价无市,往往一批马,出现在市场之中,很快,就被财力大,有门路的人给买光了,远不是底层的小商人,能够接触的。

现在,1万匹马的,按照每一匹马50100贯的数字来说的话,1万匹马按照骏马,良马和驽马三个来分的话,基本上平均差不多百贯,再加上牛的数量,总数非常的惊人。

按照韩琦的估计,1万匹马,5万头牛,差不多就是150万贯左右的收入,这笔钱,一部分,会拿来犒赏三军,大概是50万贯左右,足以让参与到这一场行动之中的所有人都满意,另外的100万贯,会用来的建立防御体系和开发整个灵州的。

当时作为的四路大总管的他,也不过是拥有30万贯,现在3倍,在已经形成的西北的体系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建立,裁撤,顺带的,进行开垦的一邪期工作,当100万贯投入进去的时候,会有多少收益。更别说,当未来1000万头牲口,最终的进入到北宋之中,最终会产生怎么样的变化,想想,韩琦都忍不住兴奋无比。

韩琦并不担心,这些东西卖不出去的,北宋到底有多么缺乏大型牲口,这一点,韩琦非常的明白。

打个比方吧,作为中央禁军,当时韩琦前来西北的时候,是带着4个军,1万人禁军,这1万人,是绝对的主力,包括了最少500匹马,1000头牛在内辎重部队,同样的,还招募了差不多1万多名的民夫。

借助着这些的帮助,1万人,用了不足40天的时间,从汴梁赶到了西北,这对于禁军的行军已经相当快了。

可是普通的军队呢一般弱一点的禁军,牛马的总数,可能只有精锐的四分之一,至于厢军,或者边军,基本上,只能够依靠两个脚板。

这也是一些部队,效率慢的原因之一,在运河上面,还能够借助着船运的强大,快速的抵达,可是在西北,明明是几百里的距离,却走了一个月的比比皆是,原因就是运输工具的不行。

精锐的禁军尚且如此,在关键的战争之中,都无法改变运输能力差这一点,更别说其他的商队。

类似定海军这样的特例是少之又少的,赵信在抵达苗家庄的时候,曾经俘获了几十匹西北马,再加上资金充足,出了苗家庄,几次投资已经获利超过万贯,100贯买不到,200贯总是可以的,所以从大名到定海军,一直都没有缺马。

普通的商队,如何能够跟赵信相比,更别说是西北的这些,关中平原的没落,西北的逐步贫困,这是一个根基,连根基都不在了,上层建筑怎么可能很好。

西北大部分的马,都供给了军方,保证在西北战争压力下,保证足够的机动力,能够留给民间使用的马,就少之又少,据韩琦所知,在整个西北排的上号的10大商队,每年的交易额超过100万贯的,他们拥有马的数字,也是非常少的。

最大的那个商队,拥有各类型的马102匹,最少的那个,只有27匹,这不是普通的小商小贩,这是规模庞大的商队的,他们不是没钱买马,是有钱买不到。

当每年可能只有1000匹左右的马投入到了整个西北市场的时候,其中九成,是会被军方给带走,用于补充到军队之中,剩下的,再扣除一些贵族和官员,真正在市场上面流通的马,非常之少,这些马,在无数商家的竞争之中,那就真的是价高者得了。

在这些大商人第一时间知道了大规模的马的交易,即将在渭州举行,在通过他们的渠道知道,这件事情不是骗人的之后,一股席卷整个西北浪潮开启了。

第三百七十二章商品风暴

商业发展,是有自然的规律的,在经济总量不大的前提下,一股浪潮的,就足以影响某一种产品的走势,更别说,在商业略微比较单薄的西北,最少市面上,所有最主要的商会,同时大规模的收拢资金,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可怕。

以往繁盛的商贸活动,居然因此产生了巨大的波动,一些商品被抛售,一些本应该在几个月,甚至是大半年之后才销售的商品,提前的出现在了世面上面,开启了不计成本的销售,少部分的产品,也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这样的下跌,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情,老百姓,可以买到更加便宜的商品,可是对于那些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来说,就不是那么的美好了。

大商家可以保本经营,甚至有些时候,稍稍的亏本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对于普通的小商人呢

他们没有的大商人那么灵通的消息,一部分水准以下的商人,他们甚至不知道在渭州的这一次大规模的牛马交易的,或者是听说了之后,不敢确定这到底是真的假的。

甚至一些,有资格知道这个消息的,他们没有大商人那么的果断,他们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参与到这么一次的牛马交易之中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没错,当大商人,开始开闸销售海量的商品,以尽可能多收拢资金的时候,这些小商人,就算想要卖,也没有地方卖。

大商人的家底雄厚,可以不计成本的销售,用于购买大量马,可是小商人,他们更多的是精打细算,在一定程度上面,还需要依靠销售的,满足日常的消费,这种情况之下,不赚到一定的钱,怎么能够过的去。

大商人此时的销售,根本不讲究惯例和客观规律,为什么,还不简单么收拢资金。

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1万匹马啊,还是西夏马,哪怕是驽马,也比北宋原产的良马要强,当年收入百万的商队,获得了1000匹,甚至更多的马的时候,会爆发出怎么样利益。

任何一个商队会长,都很清楚这一点,很多时候,因为运力的关系,他不得不在众多的商品之中进行取舍。

一些更高价值,附加值高的产品,处于优先的位置,而不是覆盖最广,最容易销售的。

哪怕拿回来,进行长时间,一两个月,甚至是长达半年的销售,也可以接受,剩下的时间,可以把有限的运力,放在别的方面,去运输别的,这样,既保证了利润率,又保证了效率。

这样下来,唯一问题就是,需要占用庞大的资金,资金回收率的缓慢,代表着压的资金很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