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325

分节阅读 32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北宋缺马,可是缺少的,是能够在战场上,正面的冲锋的,携带者重骑兵的战马,而不是普通的马的,特别是在禁军之中,调动起来,上万骑兵,还是可以调动。

一万人的骑兵队伍,需要几天时间准备,物资也基本到位了,枢密院甚至派出了几员大将,他们不单单是要运输,到了西北之后,还要听从韩琦的嘱咐。

800里加急,快速的把这个消息,送给了韩琦,韩琦也是吃了一惊,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来自皇宫的顶级锦缎,这个任何一个,都比西安的更强,而且强的不是一点半点,至于价格方面,最顶级的锦缎,已经不能用价格来形容了,那是贡品,还是用来进贡给皇帝的,只有皇帝,后妃,还有有功劳的大臣,才能够得到赏赐,这跟西安这边,在市场之中销售的顶级的,完全不能相比。

这样的东西,当然不能用这样的价格的,是该好好的说到说到,最起码,不能够只要3000贯。

当辽兴宗再一次接到了韩琦的信的时候,他吃了一惊,本以为,提出的是一个较为无礼的条件,就算是北宋也不会短时间答应,没想到的,韩琦居然答应了,而且承诺,这是挪用的属于仁宗的贡品,这个美轮美奂和精美的程度,远不是之前最顶级的能够比美的,不过,韩琦没有就势的涨价,而是等到东西到了之后,让辽国来定价。

这倒是让辽兴宗有些不解了,为什么这样,他可以压价啊,说实话,3000贯一匹绸缎,虽然他感觉非常的值当,可是一想到,2000头牛才能够换一匹,就多多少少有些肉疼,牛还是很大的牲口,最少要好几年才能够长成。

辽兴宗有些小看了北宋的工艺,能够送到皇宫作为贡品的,那已经不是用锦缎来形容了,那就是艺术品,几乎大部分都是孤品,每一个会让一个见多识广的高官所倾倒,更别说,土包子一样的辽人了。

连西安的这些,他们都看到眼里,拔不出来,更别说来自的汴梁的,最顶级的丝绸。

因为从上到下的重视,再加上枢密院整个体系的到位,这酗兵们,携带了5天的口粮,然后就匆匆出发了的,全部是骑兵队伍,甚至还有一些更换。

对于上万人的骑兵队伍,无法做到800里加急那样的更换,却可以补充一些受损的,并且在特定的地点,给予直接的补充,不必吃干粮,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由于重视的原因,再加上没有作战任务,他们全力奔行之下,一天可以走300里以上,在疯狂的赶路之下,6天之后,万人的马队抵达,送来了一共5573匹锦缎,其中最顶级的,只在皇室使用的3000多匹,也在其中。

几乎平均一个人背不到一批,大部分的骑兵,是负责警戒,当快马的骑兵,抵达了灵州之后,就把这些物资,第一时间,被送到了韩琦的面前。

第三百六十五章拔不出来

韩琦也想过会很快,他已经尽可能的加快速度了,中枢哪里,肯定也尽可能的快,可是无论如何,却没有想到,会这么的快,同时是万名骑兵的一起出马。

北宋的虽然有很多的马,可是成建制的骑兵,还需要在众多的部队之中调动,也就是汴梁,才可以调动出这么多。

这一点,之前韩琦根本没想到会这样,只是想到,在枢密院的控制下,会派遣一部分的马车过来,却没有想到,会是大规模的骑兵。

按照一军之中,只有100200骑兵来说,这酗兵,是从最少50军之中调动出来的,这样才勉强的到了一人一马,还有略微的剩余的程度,这对于北宋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在西北,跟西夏和辽国,干了一架,特别是收获了第一批灵州决定的交易,韩琦才知道,在骑兵上面,北宋跟辽国和西夏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就算是三国之中最差的西夏,也拥有最少500万匹马的,更别说辽国,千万之说,那不是说笑的,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广阔的蒙古草原,就最少有千万匹马。

难怪辽国和西夏的骑兵会那么的厉害,当北宋只是勉强,在一小部分马匹之中挑选,其中,矮脚马居多的前提下,对方已经可以在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之中挑选,选出来的马,当然是优中选优了,难怪战斗力这么大。

不过韩琦也没有多想,从长弓和棱堡的出现,北宋的防御体系,已经走上了另外一条路,不能说,那一条路优势,或者是另外一条路劣势,主要是侧重点的不同。

辽国和西夏,不过是把本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又比较适合这个时代的环境,所以才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可是北宋也不差,甚至从某种程度上面,北宋在经济和后勤方面,是战局优势的,之所以没有发挥出作用,完全是之前没有找到适合的道路。

赵信的出现,对于整个北宋影响,不算很大,可是却点到了最关键的地方,长弓和棱堡,一攻一守,两种武器,珠联璧合,可以把北宋的科技,人力,制造力,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战斗力已经显现,就算是的跟铁鹞子那一战,无法重现,拼消耗,北宋也可以打下去。

西夏才多少人口,几百万人,辽国也不过是千万,两国加起来,连北宋四分之一都不到,只要解决了铁料的昂贵问题,在装备更多的军队的话的,50万对50万,100万对100万,能够打出一比一的消耗,恐怕北宋只是受创,辽国就撑不住了吧。

韩琦把心中杂念,给驱逐出去,这时候,考虑这个干什么,就算是北宋已经可以占据优势,可是要战胜辽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个的,就是这一次的交易。

先把这个交易完成,才是最关键的事情,只要交易完成,当大量的牲口,进入到了北宋之后,才算是这个交易实质性的完成的,这对于北宋的好处是巨大。

本身他就认为,北宋倾国之力调动起来的这些锦缎,会亮瞎那些辽国人的狗眼,可是这些更高了一个层次,或者是皇宫之中的精品贡品,或者就是群臣们,立下大功的赏赐,哪怕他不会一一得见,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东西,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中华的丝绸,发展了数千年,传说之中,是黄帝之妻发明的养蚕取丝,这是上古的神话,可能会有片段的东西流传下来,更多的,则是臆想,可是考古发掘是无法作假的,在1998年,发现的距离21世纪5500年的遗址之中,发现了丝绸的碎片,可以证明,中国人早在史前,就已经有丝绸了。

几千年的时间,慢慢的发展进化,中国的丝绸,变成了一个名片,变成了一个让所有异族人都目瞪口呆的存在,更别说北宋,在经济和科技的昌明,足以让世界震惊的时代,这秀国之力,可能一年才只有几百匹产出的丝绸,是何等的光彩夺目。

这些,就算是在北宋,也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人见过,特别是最顶级的那些绫罗绸缎,在北宋,只有参知政事这一个级别的,最顶级的官,或者就是后妃之中的最顶级,起码也后妃这样层次人能够见过。

这些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两千人,这样的人,在整个北宋,也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