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312

分节阅读 3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以产出700万头羊,100万头牛和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马,哪怕是把这个拿出十分之一,就足以支撑这个交易继续的做下去。

可是,需求的只是粮食,而不是大量的铁料,同时大量的铁料也不太合适广泛的输出,韩琦签订的,已经是极限了,能够做出的,也就只是粮食交易。

粮食送过去,有些亏了,5贯粮食,跟对方交换,或许,获得的只是一丁点的利益,这让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北宋高官,有些难受。

要如何降低粮食的成本呢

一个参知政事突然提出了一个办法,修路啊,把路修好了,不就可以降低成本么,在一定程度,还可以的运用水运的方法。

没错,这是一个的足够的切入点,为什么同样是前线,河北前线的粮食价格,就远比陇西那边低,就是因为京杭大运河的存在。

水运相对于陆运,几十分之一的成本,就算是关卡,运费,这些全部夹杂在一起,也不高,这也是江南的稻米,送到汴梁只有700,到河北也不超过800的根本原因。

可是陇西不一样,黄河虽然有,可是只有少部分地方通航,大部分的地方,都是依靠人,用车,或者是背,生生的弄过去的,哪怕路上,消耗的的粮食,已经是数倍于的运送的粮食本身。

谁都知道,把路修好一点,大规模的使用马车,是可以让运费减少,而且减少到很多,可是北宋没钱,仗也不是时时刻刻的打,往往是打仗的时候想起来了,拨点款,修一点或者干脆就没修,到战争之后,就又恢复原样了。

可是现在,不但是有千万头牲口,急需要运送到境内,还有未来每年最少是200万头牲口的交易,修好一条路,大量的使用马车,并且做好补给的话,粮食的运费,最少,可以减少八成,这八成的,可都是利润啊。

一条路的修建费用,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贯,可是架不住利润丰厚,哪怕每年200万头的交易量,这个交易就是千万级别,八成运费节约下来,每年获利,可能就是几百万贯以上,拿出一部分,甚至预先拿出来修路,这不是不可以的。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叶清臣,叶清臣是三司使,最近三司的日子好过了,各方面的节约,可能达到千万贯以上。

注意到了朝臣们的眼光,叶清臣暗暗叫苦,如果换成开启农田水利工程之前,这笔钱他二话不说就可以拿出来,甚至可以加码,可是现在,他几乎都投入到了这个农田水利之中了,未来巨大的期许,让他投入的有些多,本来想要去丁海军化缘,可是现在,西北的军功要犒赏,还有这个修路的计划,他去哪里弄钱回来,难不成,把农田水利给停下来

第三百四十五章妥协定海速度

没钱,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之前,一直是中枢不可能回避的东西,任何一项投入,都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不过伴随着铁料的更换和一些改进,从庆历四年的下半年,逐步不在出现。

一些以前没有投入,或者说,不敢去投入的项目,在这一个时间段,成功的立项,一批批的工程投入。

现在,又来了这么一个久违的字眼,这让众多参知政事们面面相觑。

“不是,今年的计划还没有完成么”章得象略显不确定的说道。

“北方农田水利,占据了大量资金”叶清臣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不过这句话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明白了。

北方的农田水利建设,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由叶清臣首先提出之后,立刻得到了整个中枢的同意。

粮食是关键,特别对北宋来说,北方人口众多,可是多年开发的土地,已经不足以支撑整个人口的消耗,依托着京杭大运河,从南方进入大量的粮食,漕运,已经成为了北宋重要的命脉的。

北宋的南方,虽然坛鼎盛,可是除了四川和南方少数地区之外,真正进入到朝堂的,少之又少,多是北方人。

这些人的宗族,家庭,甚至是社会关系,都根植于北方,开发北方,让北方更好一点,这是一个天然的正确,更别说,北方也有实际的利益。

叶清臣最初的投入,只有500万贯左右,3年500万贯的投入,会整理整个的中部地区12条河流,包括长江海河等重点河流,建立的最少100个蓄水池和池塘,保证足够的抗旱和应对水灾的能力。

通过这些为节点,在北方的平原地带上面,建设大量的水渠,支流这些的,通过合理的布局,会让整个中国北方,增加30左右的水浇地,并且让水更加合理的利用。

水浇地相对于旱地,粮食产量几乎提升一倍,北方土地面积虽然没有南方那么的庞大,按照田亩的统计来说,大概占据全部土地的40左右,也就是32亿亩左右。

只要每亩地的平均增收在03石,预计,每年能够提升1000万石,实际上,3成水浇地的增加,就可以增加1亿亩的水浇地的,这个可能粮食增长就在8000万1亿之间。

减少了接近一亿石的粮食的运输,自给率增加,特别是在北方,这基本上,也是节约,同时增加社会稳定,这对于北宋而言,也是一个重要无比的事情。

叶清臣简单的介绍了目前的现状,特别是遇到的困难,还有效果的提升的,造成了总投入从最开始的3年500万贯,提升到1000万贯的时候,谁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了的。

农田建设,占用了一两百万贯的投入,未来可能会更多,这一点,关系到百年大计,西北的互市,确实可以获得一些利益,可是跟百年大计来说,还是弱了一些。

叶清臣也在犹豫,说实在,西夏的灭亡也是他期盼多年的。

在三司的计划之中,最大的一个不确定性就是西北。

本身,三司有一笔钱,不算多,大概是百万贯左右,是为西北准备的,可是当韩琦驻扎西北之后,叶清臣给了30万贯,叶清臣觉得韩琦坐镇哪里没有问题,在给予30万贯之后,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资支持,就挪用了,投入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

当时主要是想,农田水利建设,更加重要,同时,西北如果有事情的话,物资和其他的一些资源都是现成的,可以快速支援过去,其他的再想办法。

可是没想到,韩琦一下子给弄了一个大新闻,毫不客气的说,这是北宋最愿意的看到的,却是他最不愿意看到。

西夏解决了,那么什么物资,兵员装备的,都不用了,需要钱,实打实的奖金拿出来。

本身就有些困难的三司使,因为庞大体量,挪用出百万贯,应该是没有多大的问题,可是这笔钱要盖上奖励和修路这个盖子,那就有些难为叶清臣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