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8(1 / 2)
d有丝毫的抵挡能力的,他们必须要拿到铁料,成建制的兵器和步人甲,也需要,这样辽国的实力,就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了。
在辽兴宗看来,铁料是必须要拿到了,辽国战士,身体强大,远比南蛮强的多,还要有了锋利的兵器和厚实的铠甲,一切都不成问题了。
至于把战马输送到的北宋,战马是肯定不可能的,那是辽国多年的培养出来的,其他的马和大型牲口,到时无所谓的,真的给北宋10万骑兵,北宋还能够在马背上的辽国人面前,讨到便宜。
如果按照一般的发展,就是这样,越是高纬度的地区,人的身材越高大,各方面的素质就好,这是的气候条件和先天造成。
可是北宋也是留了一手,他拿出的,只是原来北宋禁军的装备,这个装备,比起原来辽国的装备而言,不知道好了多少,可是跟真正的大名铁匠作坊生产的相比,都大大不如,更别说精铁。
钢材,在去了定海军之前,或许是一个困难的,大名府生产各种的铁料不是特别的困难,可是生产精铁,就有些为难,产量只有一半左右。
可是在定海军,大型钢铁厂,用高炉炼铁炼钢,让整个效率提升的非常可怕,目前定海军已经完成了差不多400万吨的年产量,其中八九成是钢,甚至钢的造价,只是比铁多出了一点点,这就存在着大规模冶炼可能了。
而且简单冲压机器,也已经完成,这样下来,加工普通武器,并不困难,成本大大的压缩之下,全面换装也没有问题。
铁跟钢的差别,可比以前的普通铁和北宋铁之间的差别更大,钢铁武器不能说是削铁如泥吧,单是也会占据巨大的优势,这一点,从北宋重骑兵上面,就可见一斑的,装备了新式铠甲的重骑兵,在马的质量跟西夏有较大的劣势的前提下,居然战胜了敌人,自身损失很小。
韩琦说完,就离开了,让两个君臣,都没有反应过来,萧惠这才想到,似乎忘记询问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周秀的那些重骑兵铠甲,这种质量这么好,重量上,还要比普通的铠甲要高的,要多少钱。
铁料,铁料,辽兴宗彻底的被铁料这玩意给吸引了他,几乎立刻召集了众人,朝中重臣,对于北宋的武器的渴望,几乎达到了巅峰,
铁,北宋的冶铁工艺,冠绝整个的东亚,步人甲的质量也远比的其他国家高,元昊的铁鹞子和重骑兵能够得到发展,的全靠立国三站之中的缴获,一万多套步人甲,被他弄出来了3万套的铁鹞子,还是铁鹞子里面比较强的那种。
如果北宋可以出口铁的话,他们也可以出口牛马,这是一个相互的问题的,这一点首先得到了全体朝臣的认可,并且迫不及待的想要执行。
耶律重元之类的,也提出,要求直接交易禁军的装备,不能是新的。
北宋不靠谱,他们对于铁的认识也不高,如果随便哪一些东西来搪塞,甚至比他们更差怎么办。
这就更加的合乎北宋的要求了,北宋本身就是销售那些更换下来的武器,就是从禁军身上扒拉下来的,还有磨损的痕迹,你要不要,还不信,那么直接在河北交易了好吧,到时候,河北三关,直接派出几个军的禁军,直接把武器装备给脱了。
还是新鲜出炉的,带着体温的,有磨损的武器装备,你要不要。
当然了,要什么的都有,甚至辽国贵族之中,要求加大对一些奢侈品的进口,比如说,精美的瓷器,漂亮的丝绸,甚至是一些说工艺品和珠宝,这些都是聊过不多见。
辽国最顶级的丝绸,都是岁币之中有的,这也成为了辽主赏赐的重点,他们也知道,北宋拥有很多,远比他们使用的丝绸贵很多的存在,可惜那些,不能说是非卖品,最少说,以辽国贵族的力量,还买不到而已。
第三百三十九章要的起么
无数的诉求,代表着某些方面的需要,存在即确定,辽兴宗也无法强压,不过提出的要求过多,很自然的,自己就处于的较为薄弱的地位。
这可不是之前,辽国过来胡搅蛮缠一下,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岁币,北宋已经用真正的实力,证明了他的实力,再用什么威逼的方法,根本就没办法取得优势,那就只能够用谈判的方法。
威逼利诱这种事情,辽国做的多了,可是谈判,这个完全是新的东西,他们从来都没有接触到的,要怎么来做。
不得已,只能够赶鸭子上架,3天之后,第一次接触开始了,最开始的接触,主要不是讨论东西的价格,而是体系。
既然有了想法,接下来就是讨论如何交易的问题,西北作为这一次谈的重点,也是一个交易点,但是不作为重点,最重要的地点,是在河北。
辽国的核心在大都,北宋的核心在汴梁,双方连成一个直线,交错的地方,就在河北附近,同时哪里也是辽国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在哪里交易,不但量大,而且快捷。
在韩琦的肯定之下,宋可以提供大量的铁来交换,选择在河北方面,这边也是一个交易的方面,却不合适用铁。
在缴获了大量的装备之后,辽国在西夏这边不缺乏,同时在占据了数量庞大的牲口之后,也有了交易的诉求。
这些牲口,如果不拿去交易,对于辽国而言,就不亚于白白的浪费掉,
之前,限于规定,他们可能就白白浪费掉了,现在,拿出来交易,可以换取粮食。
游牧民族以肉为食,并不意味着他一点点其他的粮食也吃不下,在获得幽云十六州之后,汉人种植的粮食,也进入到了契丹贵族的食谱,更加丰富之下,一部分肉类换取粮食是不错的选择。
同时,类似大豆这样的,可以保持马力的东西的,也可以的大量的购买,这些都是小事,关键是一袖他的诉求,比如说,贵重的物品,蜀锦和各种的丝绸,也可以从这边进行交易。
在大体上确定了如何交换这个大前提之后,价格就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韩琦不能做了北宋的主,但是超过100万,200万的牲口交易,对于北宋而言,那是不可能拒绝的。
农耕民族,耕种永远是最重要的东西,甚至连皇帝,在农时,也会下田耕种,别说其他的,几十万头,甚至是上百万头的大型牲畜,进入到北宋,对于农业生产的促进,那是巨大的,有了农业产出,才会有接下来的一切。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韩琦一边飞报汴梁,一边跟的辽国商讨。
至于辽国这边,讨论当然不难,整个辽国的政府班子,都已经在这里了的,他们对于铁更感兴趣,他们确切的想知道,铁的价格,这关系到他们会买多少,对于辽国战斗力的提升,到底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