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2(2 / 2)
可是天底下,是没有什么后悔药可以吃的,说什么多晚了,北宋已经进入了,天知道是什么时候进入的,要想从北宋手中拿下已经占据的土地,那非常苦难,需要机缘巧合,比起辽国要困难的多的多。
更加关键的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退路可以退了,北宋来的人员不多也就是三四万人,可是的看这些人,元昊丝毫都没有的大意,北宋是最擅长攻城的,跟辽国不一样,他如果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说不定,这个城市,就有可能被北宋攻破。
那可是最大悲哀了,他自诩智计百出,可是却自己把自己陷入坑里了的,本以为最佳的选择,对于西夏最好的选择,却以为北宋的乱入,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要怎么办,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元昊却丧失了这个机会,在辽军的包围之中,要想离开,都有有些问题,很难很难,又多了四万的宋军,那就更加的困难了。
韩琦抵达之后,立刻开始准备,最少24个小组,分别通过不同的地方先向内部挖掘低到,这些,都是经过训练过的,韩琦甚至携带了最精锐的这一类人员,足以保证地道又快又好的完成。
韩琦甚至连遮掩都没有做,也没有利用长弓队仰攻,表面的工作都没有做,只是每天吩咐挖掘地道,在地下地道逐步的向城市而去,可是在上面,只是围困。
都已经被围超过了40天了,又10天,这完全没有什么,元昊也很好奇,这个好战的韩琦,会拿来怎么样的对策,他平静的等待着他们动手,他只能够被动防御。
10天没有任何的动静,这让辽兴宗有些郁闷,他还等着宋军被削弱了之后,再次占据便宜呢,可是这么急急忙忙的前来,却没有动作了。
不过北宋虽然没有动作,却对辽国很是伤心,送了不少礼物,只有差不多有5000头牲口,哪怕是羊,可是的超过25万斤的肉类,也足以让的的辽国满意的。
这让北宋平静的度过了最关键的阶段,当一个个的地道挖掘成功,在地下,把所有的炸药都给安放到位之后,一切都没有任何的问题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10天之后,12条地道都已经完工的时候,韩琦主动的邀请辽兴宗,观摩他们的攻城作战,攻占兴庆府,就在今天。
这让辽兴宗愣住了,这还没怎么呢,连任何的准备都没有,就这么多说的,难道这是骗人的。
可是韩琦不是一般人,枢密院副使,在北宋也是高官,他就这么的自信,一天之内,能够攻占兴庆府的。
换做刚刚抵达西夏的时候,辽兴宗当然不会认为,这个兴庆府有多难攻打,可是现在,已经围城40天了,其中几次尝试,损兵折将,到最后连攻击都不敢的前提下,北宋居然敢说一天之内就能够攻占下来。
如果说,之前北宋做出来一些试探性的攻击,或者是一些功绩,或许还有说服力,现在看来,这不是吹牛么
不管如何,看笑话也好,看神迹也好,辽兴宗都来了兴致,不过是一天的时间,看看北宋和韩琦他们的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第二天,辽兴宗还有的众多的武大臣,开始走出军营,看韩琦的表演。
动作有些大了,元昊也被惊动了,特别是10天都没有出营的宋军出营,还有辽国助攻,无比表示,这是来真的了,他也上了城头,严阵以待。
一对对的士兵,鱼贯而出,排成了整齐的阵营,长弓手整齐的站在距离城墙150步左右的地方,面前插上了许多的长箭,元昊心中有些打鼓,这个弓箭手的数量有些太多了吧,他立刻下令,把裆箭装备拿出来,同时,眼睛死死的盯着下面。
北宋的动作很奇怪,可是他只要稳稳守住城市,应该是没问题的,他们再怎么的强大,也不可能长了翅膀,飞过来吧。
第三百一十五章长弓压制
辽兴宗站在高台之上的,身边沾着耶律重元和萧惠,这也是三路大军的统帅,其中年轻一点的耶律重元,一脸的不耐,在三个统帅之中,他是最反对北宋的,北宋明显是来摘桃子的,在他看来,应该毫不犹豫的把他们打出去。
实际上,就算是在种记抵达的时候,反对和支持的都同样很多,不过辽兴宗和萧惠的同意,是一个巨大的砝码,毕竟,在辽国已经没有能力,单独攻下兴庆府的时候,北宋的到来,也是一个助力。
但是之后的发展,却让辽兴宗有些郁闷,韩琦一直都没有动手,就这么的驻扎在东门,这多多少少让负面的言语多了起来。
“韩王,你说,韩琦会怎么做呢”辽兴宗有些郁闷对着萧惠说道。
“我看他是虚张声势的,肯定是虎头蛇尾的”耶律重元不屑的说道。
没有人接腔,辽兴宗和萧惠都是支持者,他们哪怕对于北宋也不看好,可是却没有说话,反倒是给耶律重元一个冷场。
“开始了”萧惠指着不远处说道。
北宋已经列队完成了,重步兵做出了攻击的态势,长弓队也开始做准备,这是最正常的攻城方式。
辽国不擅长攻城,没有意识到,北宋攻城军队,根本就没有准备攻城器材,甚至连最简单的,最容易准备的云梯,都没有准备。
反倒是元昊,看出了端倪,他跟北宋大战,也攻过城,也守过,这样的举动非常不寻常。
“小心,看北宋还有什么别的招式”元昊小心的下达命令,这一点不得不说,元昊学的北宋,也是半瓶子咣当,如果换成经验丰富的,肯定会考虑的地下的,地道的方式,可惜这是中原兵法之中的方法。
韩琦本身也担心,会被发现,所以选择了12条,谁知道,这么轻松,12条都给贯通了,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军旗招展,鼓乐奏鸣,进攻的命令下达,重步兵开始向前缓缓移动,沉重的铠甲,加上一人高的塔盾,足以护住所有人,稍稍后侧一点长弓手开始弯弓搭箭,谁都知道,战事一触即发。
城墙上面,几乎集中了3万精锐,在这一段不足2200米的城墙上面,显得非常的密集,几乎每一米集中了十几个人,都是铠甲齐全的精锐,一些挡箭的垛子,也都拿来,看到下面北宋军队,这么多的弓箭手,他们肯定要做出防御。
可是怎么的做出,也不会想到,才2万多人的弓箭手,会形成如此可怕的箭雨的。
这些长弓手,都是最少经过了3个月的训练,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