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74

分节阅读 2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当时北宋是主攻的,当立国三战之后,伴随着军事上面的大量失利,伴随着重要军事的区域的占据,北宋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攻击西夏的能力,战略态势逆转。

元昊是军事天才,也很注重于情报收集,可是,韩琦做的更好,他所在的陇西,距离西夏前线,最少有千里之遥,对于步兵为主的北宋而言,要调动,并不容易。

前线的军力,自保有余,攻击不足,重要的兵力都是放在内线,准备随时支持,这是一个防守态势。

在元昊看来,或许北宋并没有得到,西夏跟辽国大战的消息,或许,已经准备签订的合约,给了他信心,或许,是辽国的压力,总之,元昊在这里犯错误了。

元昊忘了一点,北宋也是有马的,虽然不是什么军马,没有可能上阵厮杀,可是在极端的前提下,大量调动,还是没问题。

同样的,早在几个月之前,韩琦已经在准备了,大量物资,孤注一掷的送往了边境。

如果,在这个时候,元昊派遣大军,对北宋边境,进行攻略的话,效果肯定比拿到辽国的一点点部族强的多。

长弓队的好处众多,这也是韩琦毫不犹豫的普及长弓队的根本原因,这也是手底下的骄兵悍将,从来都不拒绝的根本原因,连贵为将门,守卫北宋西北边陲的种家和杨家,都认可的前提下,这一切顺利的铺开了。

长弓的种种优势,如果说有一个唯一的弱点,那就是,对于后勤的要求巨大的。

长弓的威力,来源于强大的动力,箭头和长度,是关键,西北连树木都很少,箭头箭杆,都是加工好,送到了边境。

同短弓不同,长弓的箭的重量,比短弓差不多重了一倍左右,再加上在战斗中,三四倍的射速,带来了长弓巨大的消耗,如果后勤没有保证的话,长弓,根本无法做持久战。

韩琦的打算是,一旦西夏跟辽国,在贺兰山,打成一片,新组建的15个军的禁军,将会兵分三路,共同攻击夏州,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继续攻击兴庆府,以直捣黄龙的方法,瓦解掉西夏。

4万人左右,8万匹马,还有大量的辎重车队,现在,大部分的后勤物资和民夫,都已经抵达边境的,在三个地方缓慢的聚集。

这是最佳的瞒天过海的方法,民夫不同于军队,调动起来更加隐秘,更加不引人注目,当然了,唯一的弱点,就是,把大量的物资,还有没有多少抵抗能力的民夫,丢在边境,如果遭到西夏大规模的攻击,那么损失惨重。

韩琦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有情报的支持的,在调查了西夏和辽国的情报,双方的主力,最少是一大部分的主力,都集中在辽国和西夏的边境,辽国的先锋,距离金肃城,已经不足600里了,对于全是骑兵部队的萧惠部来说,可能要三天,就抵达金肃城。

辽国的强大,这是西夏和北宋都清楚的,御驾亲征,其中包括了最为精锐北院,南院,还有铁林军,这些精锐部队,不是辽国军力的全部,却是很强大,元昊哪怕是本土作战,可是实力上面的差距,让他不得不全力以赴。

这种情况之下,连桀骜不信的元昊,都主动的向北宋求和的,为此不惜把条件一在降低。

换成之前,北宋是求之不得的,减少西北的支出是终点,可是现在,必须要从这一战之中,获得足够的好处,灭亡西夏是最高的想法,最不济,也需要占据战略上面的优势,保证不被西夏主动进攻。

在这种的情况下,看起来冒险的举动,却成为了节约时间,增加效率的最好的方法,现在,一切都要看另外一边,辽国方面发展,特别是身为死间周秀,在这一战之中,能够做到多少。

第三百零八章丧心病狂的装备

金肃城外,一只庞大的骑兵,正在快速的行进的,接近万名骑兵,共同出马,带来的威慑力是非常强悍,万马奔腾之下,黄沙滚滚,遮天蔽日。

可是在烟尘上面,却非常整齐,这是训练有素的骑兵的象征。

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依靠着烟尘,观看士兵虚实的方法,一般而言,混乱的烟尘,代表着,这是较差的部队,训练有素,有战斗力的部队,烟尘一般都非常的整齐。

在众多的骑兵之中,周秀也在其中,他率领着本部1000人,跟随着萧惠的大军一起出征。

作为贡献巨大的心腹,周秀用了短短的半年的时间,在萧惠的面前很是刷了一下脸,不但贡献了足以装备2000骑兵的新型重甲的,也在很多的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无论是带兵的能力,军略,还是战略的眼光,他都是萧惠看重的青年才俊。

哪怕是装备了新式装甲,但是战斗力参差不齐骑兵,被他扭合到了一起,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目前萧惠麾下的前锋,这一只部队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没有之一。

辽兴宗的命令,是让萧惠先锋出阵,实际上,作为北院枢密使,韩王,他掌握着接近6万人的部队,不过那些部队机动能力并不强,也不是萧惠最看重,所以就被丢到了一边,让他们慢慢的赶,也只有他带着9000多精锐,先出发。

为辽军奠定优势,他们9000的大军,在金肃城稍事休息,补充了一部分的给养之后,立刻大军出动了。

不足一万的骑兵,这在北宋而言,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许集中全国之力,还能够凑够一两万,战斗力根本就不强。

战马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真的集中北宋之力,大规模的养马,还真的能够培养出一部分战马。

可是这样代价太大,同时,农耕民族不适合作为骑兵,大规模装备的前提下,在战斗力上面,跟游牧民族有较大的区别,这样得不偿失。

上万,甚至是数万的骑兵,在辽国和西夏眼里,这根本不是什么大数字,以牧民为主的这两个民族,随便可以拉起10万以上的骑兵,辽国甚至可以动员二三十万的骑兵。

元昊在干掉了辽国的招讨使,就开始做了一些准备,坚壁清野这样的,元昊也不可能一战而退,如果能够御敌国门之外,并且取得胜利,何乐而不为呢

坚壁清野是以弱胜强的好办法,可是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士气,如果坚壁清野没办法鼓舞士气的话,那就不是坚壁清野了,那就变成主动败退了,冷兵器时代,士气一弱,那么就兵败如山倒了。

元昊非常重视萧惠,作为辽兴宗朝上,最能打的将军之一,也是重点观察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