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65

分节阅读 26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是工业化的象征,如同英国开启的工业革命一样,当时的伦敦,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雾都了。

大名府,或许在环境上,不会跟伦敦那样,彻底的变成雾都,可是伴随着铁匠作坊的扩张,环境问题,就会成为最重要的问题。

赵信也很无奈,这就是工业化的必然后果,大量集中在一起的工业,会造成巨大的污染,这一点,是他所无法避免的,小作坊的高能耗和高污染,也同样如此。

只有集中化,使用高炉和其他的方法,才有可能避免这一点,可惜,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同样是不现实。

无数的工人,在为他工作,而每一点每一滴,都汇流成了庞大的财富,这些财富,换在普通人那里,只会花天酒地,可是赵信有一系列的计划,钱在这里,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烟囱逐步远离,船的速度非常的快,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100料斗舰,是普通小型斗舰的放大版,可以容纳120人左右。

在船舱中,有最少50人在不停踩着明轮,带动着这个车船快速的向前移动。

曹刿当然知道,赵信需要赶时间,他之前提出的要求,赵信答应了,他也就报至桃李,不但调用了这么一艘的,大名府最快的船,同时,在一路上做出了安排。

牵扯到了众多的路,其中不少的资历,不在曹刿之下,要协调这些,不但需要地位,也需要一些交换。

不过,最终还是完成了,50名士兵,会全力以赴一个时辰,然后进行更换的。

车船的速度,可以达到60里一个时辰,在这段时间之中,合理的安排,就可以布置下足够士兵。

一天最少可以赶路8个时辰以上,也就是日行500里左右,比不上八百里加急,但是舒适度上面,要好很多。

赵信需要回归定海军,也需要去看看配属给他的厢军,虽然说,有了大名府和未来中枢锻造局的那些劳力之后,对于这些劳力,需求量并不是那么大了,可是有了总比没有好。

这些成建制的军队,是工人最佳的转换,而且在安置灾民的时候,都会挑选年轻力壮的,这些人比工匠要年轻的多。

500里,只是一个极限一点的速度,实际上,要考虑更换人员,其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平均每天的速度,大概在400里左右,从大名府到洪泽湖附近,只用了2天的时间。

最后的一点的路程,是连夜赶的,也没有赶太快,一晚上差不多走了200里,终于进入到了洪泽湖的附近。

厢军都已经聚集到了这边,北宋的效率,在没有掣肘的前提下,还是很快的,特别是军队调动的速度,甚至在钱粮都没有到位的前提下,都可以快速的调动,更别说,现在,由三司和枢密院共同的保证钱粮。

他们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抵达了洪泽湖的附近,现在暂时的居住在湖边的一个空地上面。

不过,因为赵信耽误了时间,在大名府最少多待了2个月,他们也就在这里无所事事的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只是第一批厢军,分别由12个不同的队伍,拼凑出来25万人,其中有半数属于是攻城部队,另外的,属于是准军事化部队,主要负责禁军离开之后防御。

赵信的要求,他们当然已经脱离了军队,各种武器装备都没有携带,甚至连车辆还有马匹这些的东西,不过还是完整的建制,甚至枢密院还专门派出了一个中层官员,负责管理这一只队伍。

下了船,在港口的位置,被告知,厢军就在西边不远的10里处驻扎,赵信带着人骑马就过去了,薛玉和孙吉已经提前过去处理了,他不担心安全的问题,还有周围的40多骑的护卫。

10里,对于快马奔驰来说,也就是小半个时辰的时间,赵信对于骑马已经非常的熟悉了,甚至连热身都算不上。

早就见过战阵,甚至跟随着禁军,都参加过几次战斗,赵信看到了厢军的军营的时候,也有些失望。

这怎么可能是专业化的军队啊,这分明就是一个破村落,勉强的用木头和稻草之类的,临时的搭建的住房,显得杂乱异常。

后来,赵信才知道,这是孙吉到达了之后,通过调整之后,才变成这个样子,之前,只是随便的布置,有些甚至是草窝子,或者是随便一个杂乱的帐篷。

赵信叹息一声,他这才知道,厢军到底是什么样子。

没错,来到北宋之后,他所接触的,要么就是禁军,北宋的禁军,待遇之高,绝对超过了其他的兵种。

他们训练有素,装备出色,战斗力也很强的。

可是厢军不一样,特别是送给赵信的厢军,更是厢军之中最差的那种,他们的俸禄,甚至无法支撑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时候,是依靠着打零工,还有的其他的一些方法,维持着生计。

北宋这边,贫富差距实际上是不小的,以汴梁为核心的一系列核心城市地带,就连普通的城市居民,一个月的收入也不会多低。

哪怕是在普通的城市之中,最低级的那些浆浆洗洗的妇人,也差不多能够赚到超过2贯每月的钱。

很多时候,劳务的报酬,并不是以付出利益为基础的,而是有钱人的收入,在铁匠作坊,足以比北宋绝大多数的城市,工资更高,基础劳务更高。

可是在偏远的农村,一些交通不算是太方便的地方,可能有个100的现金,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这实际上,是非工业社会,或者是工业社会,城市跟农村之间的差别,城市之中机会多,农村机会少。

交接工作,早就由孙吉给交接完了,只有等赵信的接手了之后,官员们就做完了自己的事情,离开了,25万的厢军,就交给赵信了。

人上一万,浩浩荡荡,哪怕是厢军,也是如此的赵信很满意的是,这些厢军们的年纪都不大,绝大多数都在30岁之下,而且年轻力壮的

这个营地,不需要在这里的,而且

需要离开,在湖的另外一边,有一个简单的营地,会逐步建设成为一个仓库和港口,负责跟水系进行交接的,这里距离连云港,还有差不多200里的距离的。

在的简单的安顿好了厢军,25万,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粮食,赵信已经开始调动了,然后,他带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