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58

分节阅读 25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没错,不是人祸,而是天灾,有人说,不是金灭北宋,蒙古灭南宋么明明是人祸,为什么是天灾呢

实际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是有规律的,一般而言,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不是为了占据,而是为了掠夺,没有粮食过年了,抢南人,手里没有钱了也是如此。

可是在北宋,大规模的战争之下,就是因为天灾,连一直都不结冰的北海,都结冰了,当气候降低,牛羊都大批的死去,在生存受到了可怕的威胁的时候,手里有刀,身下有马的游牧民族,还不下来劫掠,不劫掠他们自己就活不下去了。

内因外因交错,也就是宋朝最为悲哀的时刻,可是现在,多了一个赵信,不但有世界性的眼光,他的眼睛已经不放在北宋上面,而是东亚,东南亚,甚至是面向海洋。

北宋的人力,已经足够充沛了,可是跟工业化,跟后世的流水线作业比起来,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之前,赵信只是认为,把定海军的人口,先达到20万,当夯实下基础之后,再进行扩张。

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在淮南东路遭灾,被生生推过来三四十万之后,现在,又得到了各种工匠几十万的,如果再加上厢军,甚至是这些工匠的家属的话,可能一个超过200万的城市,就要建起来了。

20万,跟200万,这是完全不同的,虽然说,最开始,可能会手忙脚乱,甚至是困难重重,可是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吃下了这些人,如同铁匠作坊一样,把他们一一安排到合适的岗位,能够创造的价值可就大了去了。

北宋不是没钱,不然的话,金国和蒙古,都不会吃的这么的开心,大宋的岁入,大概是2000万到3000万之间,可是整个岁入,只是整个经济价值十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这笔钱,都藏在民间。

光看1200位巨商,带来了12亿贯就可想而知,几万人的工坊,能够创造3000万贯的价值,几十万人,甚至是几百万人呢

一个位于北宋,位于后世连云港位置的巨型城市,就会在赵信的书画之下,逐步的成型,这种心中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超过这个时代的科技,会在这里,萌芽,产生,发展,当工业的洪流,冲击到了北宋的时候,还处于更低层次的游牧民族,能够撼动属于工业的力量么,北宋的历史,必然会发生改变,翻天覆地的改变,

说实在的,赵信甚至想要抛开这里的一切,投身到那一场变革之中,可是他没有,这个拍卖会还在其次,关键,还有昨天想到的新的货币,如果这些不解决,就算是去了定海军,也一定要解决。

第二百八十四章饭后谈资

对于参与这一场拍卖会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美妙的晚上,在整个晚上,一共拍卖了80件宝物,平均的成交额高达的2万贯,也就是说,总量达到了160万贯,最高价的一件宝物,价格高达80万贯。

这是一个来自异国珍宝摆件,用了400多个各色宝石,还有最少15公斤的黄金,单纯宝石和黄金的价格,就高达50万贯以上,更别说其中耗费的心血,起步就是50万贯,后来两个豪商争夺,最终达到了80万贯,扬州的一个大商人,拿出80万贯面不改色。

其中引起争夺最多的,就是一匹汗血宝马,因为北宋缺马的关系,任何一匹马,在北宋都可以卖上很高的价格,100贯以上,可是对于真正的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也是非常的少见的。

这么一匹汗血宝马,最终吸引了超过40个人不停争夺,价格从最开始的5000贯,逐步的提升,1万贯,2万贯,3万贯,一直到7万6000贯,这才停下来。

一匹5000贯起的汗血宝马,居然给拍卖到了15倍以上,这样的增幅,让所有人都想不到,提供汗血宝马的那个,更是高兴的要命的。

实际上,在拍卖会上,绝大多数的商品,价格都比一般的价格要高,或许达不到汗血宝马的程度,但是多个百分之二三十,还是常见的现象。

那些海商们,本来只是试一试,除了汗血宝马和珍宝摆件之外,就只是比较稀罕,真正的价值并不高。

海商们都是巨富,虽然说类似珍宝摆件这样超过50万的珍宝,不多见,可是超过20万贯的珍宝,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看这一场拍卖会的阵势,绝对可以称之为的可怕,哪怕他们提供100万贯的东西,30的增长,也是30万贯啊。

几万贯,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对于海商就更是如此,提供50万贯珍宝的阿拉伯商人,更是如此,他本来,期待值只是60万贯,谁知道,居然达到了80万贯,这等于说,多了20万贯。

付出的是多少,四十抽一,也就是说,2万贯,这笔账真的是不错的。

商人们都很踊跃,要求这个拍卖会继续办下去,他们会提供更好的东西。

诚然,一场两三天的拍卖会,总量达到了160万贯,四十抽一,就代表着4万贯,没花费多少,就赚了这么多,可是对于赵信而言,这不算什么。

拍卖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关注,把一批巨商吸引过来,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成了,最少获得了几百万贯的收益,拍卖会的几万贯,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同时,汗血宝马和珍宝,这是特殊的例子,不可能是常态的,真的立刻开启第二场拍卖会,根本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收益,反而砸了招牌。

不过,这些海商,赵信也没有打算得罪,只是告诉他们,在现在就举办拍卖会,是肯定不行,这样不利于销售,会等待几个月的时间,到秋天的时候举办,在此之前,可以先把宝物报一报,提前宣传,到时候效果会更好。

没错,赵信就采取的后世的大型拍卖会的形式,以春拍和秋拍为主,真的有一些真正的爱好者,也可以不定期的组织专场的拍卖会,这样下来,既保证了效率,也不会砸掉招牌。

能够在这个时代,不远万里来到大宋,并且拥有了超过20万贯的珍宝的,没有一个是简单。

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个理论,可是粗浅道理还是明白的,这一次的消耗之后,当这些巨富们都已经离开之后,他们再销售,肯定会出现问题。

特别是,当那些巨富们都离开的时候,指望着大名府,还不如他们慢慢去卖。

秋季,还有四五个月,看起来的很遥远,可是他们如果跟大名府这边配合,逐步的取得一些宣传和效果,到时候,可以吸引更多的人。

叶清臣和韩琦,都得到了他们所期待的东西,特别是叶清臣,他完全没有想到,出于感激跑了一次的大名府,居然得到了200万贯,哪怕这个钱是给仁宗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