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45

分节阅读 24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也就是说,现在,赵信想要的扩张,也可以把铁匠小组从现在的3000组,轻松的扩张到8000组,甚至更多,让铁的生产,再扩张15倍。

15倍,看起来不多,可是联想到现在铁匠作坊的最高产量,450万斤的日产量,再增加15倍,这也就意味着25倍,一天的产量会超过1100万斤,也就是5500吨。

日产5500吨,这根本不算什么,这在后世,别说是一个稍稍大型一点的钢铁厂,就算是一个出色的转炉,一天的产量差不多也是这样,大型一点的炼钢厂,转炉肯定不是的一个,甚至还有超过2000吨甚至5000吨的平炉,最终会产生可怕的产量。

实际上的,中国在21世纪之后,已经在钢铁产量上面,远远的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国的钢产量占据了世界的52,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国家加在一起,都没有中国的产能那么大。

不但是总量,在个体的产量上面,也相当可怕,在后世,当武钢跟宝钢合并之后,中国诞生了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钢铁集团,年产粗钢甚至达到了每年6250万吨,还有一些3000万吨和大量超过1000万吨的钢铁集团。

一姓通的省一级的钢铁厂,也可以轻松达到300500万吨的产量。

那是在21世纪,中国的技术和人力集中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可是日产5500吨,也就意味着,年产量接近180万吨,这已经是一个恐怖到极点的产量了。

打个比方吧,在一战之前,1913年,美国钢铁产量3180万吨,德国1761万吨,英国779万吨,法国469万吨,沙俄431万吨。

那是为了打世界大战,疯狂扩张之后的产能,也是工业化的进行了上百年之后的产能。

跟最强的美国德国无法相比,可是比起最低俄罗斯,也就意味着,如果扩建之后,北宋的钢铁产量,相当于20世纪初的沙俄4成,在北宋这个时代,是绝对是一个天数字。

赵信未来,会扩大,为了改变北宋,为了提升北宋的底蕴还有兴建定海军,一年一两百万吨,这完全没有问题,后世中国的铁的消耗,就超过8亿了的,可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惊世骇俗的。

最关键,东西不是生产的越多越好的,特别是工业,生产出来的东西,总要卖出去。

王松已经被北宋政府的订单给彻底吸引了,他几乎凑在赵信的面前,话里话外都带着,要不要提升产能,扩大规模。

看着王松时不时的就提到,会不会让他们太安逸了,这些工匠们几乎是大爷。

目前已经分成了4班,4班3倒的方法,让工匠们是轻松的多了,每一个工匠每天的工作时间,可能不到3个时辰,这在他看来,是一个极大的浪费。

铁匠台不算什么,之前王松筹备的时候,就建造过,短时间1000多个,现在扩建,达到40005000个,不成什么问题。

当然了,铁匠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集中的问题就在于,工作时间太短了。

铁匠作坊,是按照数量来确定工资,每天的产量,决定了他们的收益,有些时候,减少工作时间,也就意味着,他们产量会降低的,特别是产量高牛大力。

之前创造的3300斤的产量,那是在8个时辰的前提下创造的,降低到了3个时辰之后,单个时辰的产量上升了,可是总产量降低了,只有1400斤左右。

这也是正当的要求,不过,作坊是用人员较多,需要调整给压制住了。

这部分人,未来有大的用途,其中在苗家庄就跟着的人员,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抽调出来,差不多会抽走的2万人左右,他们会跟随着赵信一起,前往定海军,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大名府的铁匠,他们留在这里,未来等到跟定海军的感情深了,再进行迁移,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第二百六十五章渠道销售

这些未来的东西,赵信没有跟任何人说过,王松也不知道的,他只看到了现在,热火朝天的作坊,看到了可怕的订单和日进斗金的结果。

可是单纯北宋本身的订单,根本无法让铁匠作坊的产品,全部销售出去,而他要了这么多人,也不是为了扩大生产。

这一切不方便跟王松说,不是眼光什么的问题,只是说了没有意义。

你跑道北宋,告诉一个人,你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几千万人口的,产值是目前北宋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城市,恐怕没有一个人相信,只有一步步的做到了,才能够让人相信。

苗家庄是如此,在馒头包子肥皂,还没有出现之前,有人会认为,这几样简单的东西,能够赚到这么多钱么

在铁匠作坊没有建成之前,甚至是还没有规范化和提升之前,有人认为,这个很大的铁匠作坊,能够供给整个北宋朝堂的铁料么

事情要一步步的做的,有了后世的眼光,赵信知道,工业化的前途在哪里,他也按部就班的发展。

连续几次在赵信哪里碰壁,王松依然有些不放弃,这又趁着铁匠们有些波动的思绪,来到了赵信的身边。

这件事情已经汇报过一次了,不过上一次只是零星的,这一次,是绝大部分的铁匠。

看着积极,只差没有大跃进的,王松,赵信也忍不住笑了,这个王松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松似乎忘记了,之前因为大量生产出来的钢铁,头疼的事情了。

没错,现在的铁匠作坊,是拥有疯狂扩大的实力,甚至极限可以扩展到一天1100万斤,

亏他敢想,就算是原来,平均400万斤的产能,也超过了北宋的容纳限度的,统筹和数学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只被眼前迷惑,他不会算到,哪怕是450万斤的产量,一年的总产量也会超过16亿斤,也就是说,朝堂和大名府,最多只是消耗了四分之一不到的产量。

不是有一个定海军在后面戳着,赵信肯定会把这个数字,定在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每天150万斤左右,日产750吨左右。

就算三分之一的产量,一年21万吨,超过了北宋之前的总产值,提升并不算太高,这也是兼顾了西北大规模建设棱堡的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