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31

分节阅读 2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宜的价格,购买到更好材料,这对于普通的人家来说,都是必然的选择,更别说是对军队了。

军队的武器,质量是关键,北宋的军队,对于质量有一个硬性的标准,更好的质量代替差得,也是正常的。

第一个枢密副使拿起了张升拿起了奏折看完之后,有些诧异的说道:“曹刿是在开玩笑么,一斤减少55,这不是一半以上么,这怎么可能”

铁料的价格,是枢密院的一个基础,每年6000万,每年单纯铁料上面的支出,就是接近500万贯,任何一丁点的价格都非常敏感,一下子减少了一半,也就是250万贯,甚至更多,这哪怕放在北宋的基础上,也是无法想象的一个可怕的总量。

对于枢密使而言,为了5的价格,都有些为难,如果有人能够拿到5的低价的话,说不定整个枢密院就会考虑,倾向那个方向,或者是改革的,55,那不是每年几百万贯。

“这么多,不会吧”田况拿过来,认真看下之后,有些意有所指的说道:“要不让他试试,先提供个1000万斤”

田况更多的负责军方的采购,1000万斤,大概是两个月的消耗,按照这个上面所述,35一斤的价,也就是35万贯,对于枢密院而言,是一个小数目的,真的质量达不到,还可以退货,以北宋军方的实力,不担心虚报。再说了,曹刿的为人,所有人都清楚,不然他也做不到大名府的那个位置上,或许水至清则无鱼,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可能空口白牙的瞎说的。

田况跟贾朝昌,不怎么对付,对于贾朝昌垄断枢密院的铁料颇有微词,多次跟贾朝昌提出,让贾朝昌注意点,让贾朝昌能够压缩一下价格,让这个价格归于合理的区域,说白了,就是让贾朝昌让利。

一年12万贯,让利就等于是在贾朝昌身上割肉,这如何能够可行,他就趁着机会,从方方面面挑刺,不能说让贾朝昌赚不到,总之,让付出加大,质量上卡一下。

要知道,近两年,赚钱再也没有之前那么容易,最初的时候,毛利甚至可以达到3,去除了各种消耗,也在2以上,现在,稍稍不注意,总体来说,一斤会低于2,甚至向15的方向去了。

挡人财路,这是大忌,说实话,田况就是贾朝昌的眼中钉,可是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之前,还是从侧面,相反设法的给贾朝昌添麻烦,现在,有了曹刿上书奏折这个前提,在明确的例子之下,这么做,这让贾朝昌非常郁闷,却没有办法,田况也是背景深厚,哪怕他作为枢密使,也不可能对这么一个资深副使提出某些要求,更别说撤免了。

朝堂上面的事情,就是如此,在众多的妥协之下,达到平衡,一家独大是肯定不可能,这也是贾朝昌贵为枢密使,只是弄点小钱的根本原因,现在,他甚至连反应和调查的时间没有,在机缘巧合之下,居然摆在了绝大部分枢密副使的面前,成为了一个简单的枢密使会议。

这是贾朝昌最不愿意看到局面,可是在韩琦的意外插口之下,居然形成了现在的这个局面,这让他无奈,只能狠狠的看了韩琦一眼,眼睁睁的看着事态的发展。

第二百五十四章材料和科技

不过事情的发展,似乎越来越不按照贾朝昌的想法发展,在座的虽然是他的部下,却不是那种必须要吸是从的那种,他们有自己的势力,有自己的诉求,众口难调之下,最终争议大量的产生了。

一个个的枢密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贾朝昌的脸色有些难看了,有一部分认为,这个铁料的价格,有些太过了,可是赞同田况,不在少数,1000万斤这个数字稍稍有些大,稳妥一点,500万斤,这应该是比较正常,一个月的消耗,同时总量也不过是17万贯多一点,这是可以接受。

最近枢密院的财政有些紧张,西北开战,河北的无底洞,不知道要投入多少,这下子,韩琦也要前往陕西了,必须要带着钱前去,否则,一个枢密使,很容易被架空的。

所有人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从军方本身节约一批,哪怕三司会拿走,剩下的,也足以应对一些问题,这对于枢密院的所有主官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任何人都有一天必须要下放到战争有可能发起的地方,你孤身一个人下去,跟带着资金,带着兵将下去,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两个选择。

谁都希望,将来有一天的时候,会跟韩琦这样,带着大量的资金下去,可是目前北宋资金紧张到如此地步,他们不清楚,到他们下去的时候,是否还能够凑的出这么多的资金。

那么节约一点,哪怕只是一种可能,也没什么。

跟曹刿的想法一样,这是铁,不是其他的一些产品,其他产品或许可以造假,铁这样东西,怎么造假,哪怕是以次充好,这样的价格,就算是全部不能用,重新回炉一下,最少可以提炼出七八成,这样也不会亏啊。

价格和铁本身,就是动摇这些高官理念的根本原因。

因为是韩琦首先提出来的,可以说,韩琦破坏了贾朝昌徐徐图之的罪魁祸首,再加上身份和位置的关系,当韩琦接到奏折的时候,所有人都看了的一遍,也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当这一封奏折,递到了韩琦手中,贾朝昌狠狠的看了韩琦一眼其他人,或许他没有办法,可是韩琦是谁啊,最年轻的枢密副使,年轻,代表这将来的无限的可能,也代表这的的资历很浅。

没错,韩琦是庆历三年,才调回来任枢密副使的,在此之前,他从来都没有任过一个道的首脑的资格,最多就是在陕西,辅佐夏竦。

夏竦现在,因为西夏战争的关系正在赋闲,同时,夏竦跟韩琦关系也并不是很好,两者只是简单的同僚关系。

柿子要找软的捏,更别说他还是罪魁祸首,贾朝昌心中盘算着,如何打压一下韩琦。

田况,张升,他们同样身为枢密使的,他们的资历很好,甚至家族的势力,也比韩琦更高,就算是同样的机会,贾朝昌也没有办法针对,可是韩琦不一样。

韩琦的根基不稳,他的根基完全来源于范仲淹,正因为范仲淹呼吁的新法,才有他进入枢密院,成为枢密副使,可是现在,就连范仲淹本人,都无力回天,要知道,现在仁宗都主动放弃了,这种情况下,打压一下韩琦,有什么问题。

韩琦当然知道,贾朝昌的想法,实际上,在新法实施的其中,他就越来越感受到了贾朝昌的性格了,这是个标准的两面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