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炼钢炉强化生产,依靠的就是这姓通的,一个个细微的小铁匠,小炼铁台。

改造只有炼铁炉,比不上高炉,却可以24小时运作,在北宋,比较平和的环境之中,铁匠们采用的是订单每天可能打出一炉就可以了,这样存在着极大的浪费。

一次性打造一把农具,跟打造一把其他的东西,着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赵信采用的,是一次性成型的打法,有时候,会采用铁是液体的关系,进行磨具制作、

虽然说,北宋的冶炼,还没有达到把铁炼制成的液体的程度,1500度左右的温度很难,加上密封,再加上一些添加剂和催化剂,应该可以提升一点,可是放在钢上,就很容易,钢的熔点只有1200度,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在密封和一系列的手段达到的前提下,让冶炼铸造成为了可能性,这就极大的增加了效率。

只是几个小小的区域,却让整个效率提。1000个台子,每天可以产出大量的铁,然后铸造成各种的物品,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想要的话,一天可以持续24小时,换人不换设备,甚至可以再增加一倍。

此时冶炼作坊,正是一团糟,从确定位置,只是完成了平整的过程,从周围雇佣过来的工人,加上前期抵达的铁匠们,正在紧张的工作着,一些最先动工的铁匠台,已经快要完成了,因为条件有限,连房子都没有,只是一个棚子。89

第二百四十二章标准的力量

1000个铁匠台子,不代表只有一千多个铁匠,这是一个分工协作,在保州的时候,就已经研究过了,一般而言,需要一个大匠和几个帮工,还有一些必要的劳力。

不是说普通的铁匠做不了劳力的活,是没有必要,按照3班倒来说,1000个铁匠台子就需要3000个大匠,和近乎一万多普通工匠,这对于人力的压力相当的大。

北宋地大物博,读书人很多,识字的也多,可是合格的铁匠不算多,因为还是沿用旧有的打铁方法,必须要有一定经验。

实际上,已经尽可能的简化了,把一些关键性的步骤给固定下来,其他的,不太专业的,用学徒,帮工来替代,最不重要的劳力,就是普通人,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

3000多铁匠的缺口,在保州带来了大概200人左右,他们都是可以作为铁匠的主导存在的,在大名府和周围市镇之中,又招募到了800铁匠和2000个学徒,这些人如果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就可以充当小组的负责人,其中一些快要出师的,也可以填充到队伍之中。

实际上,招募这些人很容易,不是每一个铁匠都可以开铁匠铺,也不是每一个铁匠铺都可以赚钱的,以保底5贯的铁匠工钱,2贯学徒工钱,还有1贯左右的劳力的工钱,这个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诱惑的数字。

这样的情况下,周围的铁匠几乎蜂拥而来,甚至最远,在京畿,甚至是淮南路的,也都蜂拥而来的。

运河上面,方便快捷交通,还有消息传递的渠道,到现在为止,还陆续的有人赶来。

对于这些人,赵信是来者不拒的,专业技术人员越多越好,就算是这个铁匠工坊人满了,还可以应用到定海军。

从工业社会之中走出来的赵信,很清楚人的效果,如何利用更多的人,让所有都发挥出效果,是工业社会的关键,而专业的技术人才,更是倍增器,一个普工跟一个专业的技工,一个专业技工跟一个技师,伴随着实力的提升,他们在工业之中发挥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北宋这个时候,要出一个的技师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专业技工都不可能,但是铁匠是少有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在铁匠工坊这样,基本上沿用了旧有的铁匠冶炼方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面,稍稍的有些改变的,更是需要这些专业人员。

铁匠有1000个,可是合乎作用的也就是200个,以苗家庄过来的200个为主体,先开启了200个台子,未来在逐步的磨合了之后,会逐步的加大开启的力度,最终到全部开启的状态。

当然了,暂时而言,不可能沿用3班倒或者2班倒的方法,人没有那么多,先把人控制在1000人左右,未来增加的铁匠,也会放入到有些小组之中,暂时适应着,一直到超过1500人,甚至是1800人的时候,才会小批量的进行三班倒。

之前,在小型港口那边,已经开始等岸了,不过前期抵达的20艘船之中,过来了差不多100多个铁匠,他们已经安顿好了,住的地方不怎么样,在旁边的村落,租了大概20多套房屋,以高低床为主,甚至这些高低床,也是保州兵变的时候,棱堡之中使用的。

原来,可能一间房间,只能够住三五个人,就算是大通铺也是如此,现在,有了高低床,几乎一倍,估计勉强能够把这些人给安顿下来。

在建设工作之中,房屋的建设,被放在了后面,这不是必须,可以稍稍的晚一点

,铁匠们已经逐步下来了,铁匠们携带的东西并不多,一些必备的物品,其他的,早就在王松的准备之下的,20天的时间,或许1000个不太可能,500左右的铁匠台,还是可以制作完成。

1000个铁匠台,完成了500个左右,这些太子相当的简易,他们没有房间,只是一个简易的棚子,却可以使用了。

铁匠台全部都是新的,这种情况之下,他们简单的安顿下来之后,就投入到了劳动之中,那邪面安顿下来的,已经自主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个的小组,浓浓的黑烟冒起来,整个工坊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对于这些铁匠来说,他们月俸是从开始劳动的那一天开始的,在过去,在没有开始之前,王松给予简单的津贴和每天必备的东西的,可是这跟最终的挣钱相比,有较大的区别。

补助能够有多少,一天几钱,就算是一日三餐,也不可能都是大鱼大肉,只是一个基本,这跟之前答应,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说没有准备好,他们可以等等,现在铁匠台都是合用的,材料什么也有,为什么不开工。

材料这东西,王松早就准备好了,大名府附近,没有铁矿,不过,交通便利,再加上他很早的准备,到时积累了一批铁矿石,还有煤炭。

在赵信没有来之前,就有人提议,特别是那些新来的,被王松拒绝了,王松知道,赵信对于所有的东西,都会有一个统一的布置,跟传统的绝对不一样,哪怕那些铁匠们威胁,也不为所动,一直到前期抵达的铁匠们到达,才在询问之后开工。

甚至为了保守,他只是让保州来的,组成小组,最多派遣了一部分的帮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