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17

分节阅读 21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没错,双方之中,强者是辽国,哪怕之后,西夏打赢了,他都不敢轻易的跳,老老实实的把俘虏什么的还给辽兴宗,否则,一旦辽国倾国之力前来,等待西夏的是灭顶之灾。

知道了结果,时间地点和原因,辽国的战争就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地方,如果,在这个时间,有少许的动作,或许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赵信跟韩琦将这个的原因,就是如此,韩琦心中一动,或许说,现在对于北宋来说,单独对于西夏开战,这有些太过了,没有人会同意,可是如果说辽国对西夏开战之后,那就不一样了的。

之前不知道这个情报,中枢方面没有准备,按照赵信的说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只要他到了陇西,并且拥有独立成军的权利,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趁机利用这个机会,对战局进行控制,不说让辽西打到死,趁机削弱西夏是可以做到的。

北宋更希望的是西夏被削弱,这一战之中,哪怕是西夏赢了,他也没有趁机削弱辽国,反倒是让辽国逃过一劫,成功的挽回了损失。

西夏在三国之中的,势力比较弱,可是相对于河北那边,比较完善的城防来说,西夏这边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历史上的北宋,错过了这个机会的,或许是因为信息不畅,或许是因为在争吵和犹豫之中贻误战机,可是现在,赵信既然来到这个时代,肯定不会就这么的放过了。

为了辽国,他愿意把一批步人甲,还有大量弓箭和粮草都弄过去的,在长弓投入了之后,军中的劲弩,是要逐步的裁撤的,未来,会在弓箭社和部分军队之中,保有一批精锐的狙击弩手,剩下的的,都会用长弓代替,这一部分,就可以给更换出来。

这部分的数量非常的可怕,保守的估计,整个北宋,各种劲弓的保有量,大概在150万到200万之间,当长弓取代这些弓箭之后,这些弓箭除了一小部分,因为再也没有使用价值,而必须要淘汰之外,其他的那一部分,必须要处理。

依照北宋原来的方法,换下来的武器,往往会就地销毁,因为这个会资敌,连普通的铁器,都很少的向辽国和西夏提供,这是贸易之中必须要禁止的,直接走私武器,是会超过底线的。

可是见惯了后世的军火交易,一款淘汰的武器,如何让他获得现金价值,才是关键。

美国就是这样的佼佼者,只要代差出现,即将淘汰,或者是说有了更新型的武器,他们的一些原来型号的武器,就必须要卖出去,寻找买家。

这样,在更换武器的时候,不但不会产生浪费,还会产生收益,这部分收益不能算很高,却比白白的浪费强很多。

可是这个理念,在这个时代不认可,哪怕是再差武器,也不能这么搞,连铁器都制作不出来,这会让宋军拥有很大的优势,给他们这些武器,不就是让他们的实力大增么

实际上,武器出口,并不单单是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大量挤占对方的经济,当一个国家的大部分收入都购买了武器,就没办法购买别的东西。

当然了,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的武器要足够先进,要足够强,比如说,美国在拥有f22的时候,开始大规模的销售f16和18,这是基于f22可以轻而易举的干掉的f16和18。

如果说,代差没有形成,你开着f14,还是那种的重载改装的,而老美用的f16和18,就是一个指挥和运用的问题。

北宋的所有武器,跟辽国和西夏之间,没有形成代差,或者说,有强弱之分但是并不明显,这种情况下,这种东西不能卖,因为本身就如狼似虎两国军队,在获得了更好的武器之后,就会如虎添翼。

现在,长弓和短弓,已经形成了代差,这个差距还不小,特别是棱堡的出现,又放大了他们之间差别。

站在棱堡上面的长弓,比起短弓来说,不知道要强出多少,利用这个耗费对方的力量,又没有用,用短弓攻克棱堡,就算没有长弓坐镇,都很难,更别说还有划时代的长弓,这种情况下,把这些要淘汰的短弓拿出去,换取钱和资金的话,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辽国和西夏没有什么钱,直接经济掠夺这有些困难,可是他们有马啊,有骑兵,如果用寻常的经济诱惑,他们或许不会把马拿出来,可是如果是长弓和步人甲的话,他们会么

不过,赵信也知道,这件事情要想在朝堂上面通过,这很难,这件事情,他也不准备告知朝廷,一牵扯到朝廷上面,就容易出问题哪怕是仁宗都不可能完全的控制整个朝政,更别说的他现在的身份,一旦被怀疑居心叵测,那就真的出问题的。

赵信的目的很简单,趁现在时间还早,先准备一些,到定海军初步奠定了基础,不再让他无时无刻的在哪里的前提下,选择去一趟贺兰山,从陇西,借助着商队出去,调查一下西北的地形,把东西,藏在那一片的区域的。

他只是一个小孩子,不可能随便的进入到乱军之中,到时候,或者是让孙吉,或者是让皇城司抽调一两个精干来做这个事情,在关键的时刻,给辽军最关键的粮食和武器,出其不意的反杀,或许依然改变不了辽西之间的战争结果,却会让战争更加的惨烈。

西夏最终胜利,元昊的做法,是对北宋最不利的,双方打了一仗,可是烈度不高,也没有结下解不开的仇怨,辽国最终跟西夏和平,西夏争取到了实力和发展的时间,再过来,不断的骚扰北宋。

要打就要打重点,就算西夏胜出,也是两败俱伤,或者真正让辽国损失惨重,让双方矛盾不可调和,这样的话,北宋就可以利用,从中间渔利。

第二百三十四章辽西之战

辽西之战,在历史上,并不是重点,很多献之中,都只是点到,过程和地点都没有明确的指出,赵信虽然是研究历史,可是他主要方向是宋史,偏向的也是的关于宋朝内部和密切关系。

在宋史之中,地位不高,甚至没有多少影响的辽西之战,他只是略微的涉,并没有知道的清清楚楚。

有些时候,事情不能够看表象的,表面上看,辽西之战对于北宋来说,没有影响,他是在大宋千里之外打的一场战争,双方浅尝即止,最终和平收手。

可是实际上,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战,在庆历四年这个节点之上,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

外部环境影响内部,神宗的变法,一方面是皇帝当的悲催,没钱,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外部环境决定的,辽国和西夏的压制,西北越来越高的军费,内部区域,灾害一年接着一年,这已经不是仁宗时候的拆东墙补西墙了,这是标准的入不裹出。

这种情况下,不搞钱干什么,王安石其实没有那么大能耐,但是有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