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205

分节阅读 2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d绩都相当的厉害,在潜移默化之中,很快就达到了2000贯左右的程度的,如果按照保州来推断的话,可能最终能够达到6000贯左右,会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金母鸡,给赵信提供资金。

而另外一方面,经过了10天左右的酝酿,4把神兵利器的拍卖,重于落下了帷幕,潘家,郭家,杨家分别得到了其中的三把,另外一个是被大名府留守拿到的,他不是将门,却也是参知政事一级的高官,没有多少人跟他抢的。

最终的价格是3300贯,3500贯,3800贯和1800贯,每一个价格,都超过了赵信的估计,只是4把就完成12000贯,给了一定的宣传费用,1000贯之后,赵信得到了11万贯,这挟,用于初步的奠基是够了。

可惜这件事情宣传的太过了,也引来了众人的追捧,把神兵利器潜力给耗费一部分,按照他们的估计,如果说一个月之后,再来一次的话,价格不会超过1500贯,那么好不如再停停,等到两三个月之后,在开启。

赵信叹息一声,果然,这玩意真的不能够太过了,4把神兵利器换取了11万贯,却耗费了潜力,一年下来,也就是两万贯左右,看起来利润率高的吓人,却不是真正买卖。

反倒是馒头包子和肥皂,只要有市场,有销售,每天的销量可能会超过6000贯,那就代表着一个月几十万贯的收入,一年下来几百万贯,这才是大头。

留下王松坐镇,他们此去是海边,没有什么危险性,再加上大名府在未来,会成为城市建立之前,一个现金奶牛,这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点,在信任的人之中,也只有王松有一定的经验,也只能够交给他。

来到大名府,不过是十来天,一个根基就打下来了,实际上,后人分析赵信的时候,差点就漏掉了这一点,真正奠定基础的是海宁军,也就是为来立足海边城市,可是实际上,苗家庄和大名府,都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基础。

一个奠定了起步的基础,馒头包子,肥皂神兵这些东西,都是在苗家庄起步的,另外一个奠定了钱的基础,一个在建设之初,就可以容纳50万人的城市,仅仅依靠的仁宗和北宋政坛提供的几万贯的资金,那是杯水车薪,当时谁都以为这个城市会以十年甚至二十年为单位建设下去,谁知道,2年的时间,一个可怕的城市就成型了,然后又以可怕的速度,飞速的发展了下去。

第三百一十四章东京的消息

在大名府,除了奠定了商业的基础,虽然酒店还没有发力,可是依靠着的馒头包子和肥皂,已经逐步向2000贯每天的净利润攀登。

赵信选择的行业,不但是利润率极高,而且是普适性很好,比如说,10钱的包子,三四钱的馒头,对于保州尚且可以接受,对于更加发达,人口和流动人口更多的大名府,更是如此的。

蒙声发大财,才是关键,这些行业,就如同隐藏在黑暗之中的,说实话,跟后世一样,当垄断了整个的市场的时候,并不是高大上的所谓奢饰品,珠宝玉石最赚钱,赚钱的永远是最底层的。

依靠着纯净水,做出来了一个中国首富,回收资源造纸同样曾经的中国首富,他们是把某一个行当做到极致,当然了,也有外人所不了解的东西在其中。

赵信在大名府,除了收获了大量的金钱之外,10天的停留,神兵利器不过是11万贯,其他馒头包子和肥皂,除了刚开始的时候,销量没有上来之后,之后稳定是超过千贯的利润,到离开前的一天,甚至达到了4000贯,可以说,彻底的把大名府的市场给引爆了。

如此惊人的收益,让赵信差异,也在另外一个程度上面庆幸,他穿越的是中国最富庶,也是最平稳的时代。

有人曾经评估过北宋的生活条件,在平均来看,城市之中,特别是类似大名府,东京这样的大城市,更是的财富惊人,一些海商,大商机,大家族,甚至可以调动百万贯,甚至是千万贯的财富,商业发达的大宋,拥有着庞大经济总量。

这也是大宋出现货币紧缩的根本原因,明王朝同样发达,他们出现货币紧缩的原因在于,大量货币外流,宋朝外流不明显,可是他出现的紧缩,更多的是经济量太大了。

宋朝一直以来,在国民总值上面,最高达到世界的80,由此可见总量的可怕的。

正是这样的经济基础,才让赵信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修改,就让他的产品,占据了市场,一祷有外力影响这个市场比例,最终爆发出来的量相当的惊人。

这一次简单的尝试,让赵信定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大名府为中心,逐步的涉足整个中国的北方,这个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方,一旦被收入囊中,2000万以上的人口,哪怕每一个人在他项目上,花掉一钱,就是2万贯。

对于城市的居民来说,不可能是1钱,5,甚至是10,才是正确的选择的,那么这些项目加起来,可能一年能够创造千万,甚至是是数千万的价值,把这些集中在城市建设上面,一个超过世人想象现代化的海港,就要出现了。

大名府的几天,除了收益之外,实际上,更大的收获还在于情报。

跟保州不同,距离东京汴梁太过遥远,1200里以上的距离,让任何的通信,没有个几天的时间,绝对别想到来,甚至这还是韩琦在的关系,如果韩琦离开,说不定中枢的消息要一个月才能够过来。

大名府不一样,跟东京的距离不过是400里,而且是最便捷的,京杭大运河的焦点航段。

后世的时候,从东京到大名府,从东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航段,因为年久失修而废弃,存世的,只是东段,也就是说,从杭州到北京的那一条航道,实际上,因为联络了北宋四京,特别是东京汴梁的京杭大运河中端,是整个水运的精华,哪怕是普通的快船,都可以在三四天之中来往于两者之间,更别说联系更加紧密驿站和快马。

可以说,东京朝堂上面的一切,都可以在短时间,在大名府知道。

赵信通过神兵利器的拍卖,跟郭家联络上,再加上王松努力,在一些高官和将门之中建立了渠道,比起之前的保州,可是好太多了,各种消息源源不断的转过来。

此时的朝堂之上,焦点就在于立储,810个储君候选人,这是石破天惊的,在王朝历史上面,从来都没有出现的,类似汝南郡王,当然是摇旗呐喊的反对,可是他反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作用。

没人会放弃这个机会,这可是皇位啊,整个封建社会,最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哪怕有万一的可能,都愿意付出所有的努力,更别说,只要入围,就最少有一成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之下,所有有可能入围的宗室,加上他们的裙带关系,组成了一个足以让人侧目的势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