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1 / 2)
d的时候,面对着鬼子炮楼,根本没有办法,要知道,八路军不但可以生产大量黑火药,还有少量黄色火药,数量相对太少了。
相对于使用各种硝酸和化合物的更高端的火药,普通的黑火药更容易得到,哪怕没有硝石矿,人工制硝,也能够生产出很大的量。
可是黑火药的当量不行,哪怕集中很大的质量,也不可能超过的防御,除非是量达到一定的数量级上面,可是在热武器时代,是不可能给你机会,如同冷兵器时代这样,把12个棺材,都送入到城墙下面。
这也就是在扫荡时期,日军炮楼的强悍,没办法,在平原地带,只能够通过交通沟,地道之类的方法,穿越日军的封锁线,后来,弄到了重迫击炮步兵炮,这才有了一定额攻坚能力。
韩琦之前也听孙吉说过,只是感觉到,如此轻而易举的攻占了一个城市,这样的武器为什么不用,如果得到的话,宋军在攻坚能力上面,就会有很多的提升的。
孙吉告诉他,这个火药,对于棱堡没有多少作用,当时的韩琦,已经准备,大规模的推动棱堡的建设,当时只是考虑到这个火药对棱堡没有作用,既然如此,不给就不给。
可是后来,静下来的时候,他突然的想到,棱堡的核心是水泥,如果水泥不泄露出去,其他国家的城防,那还是原来城墙,甚至还不如北宋的城墙。
这个黑火药也有巨大的作用,哪怕是数量少,也没关系,攻击保州成都拿来了12个棺材,应该可以提供一些的。
赵信,并不想要让火药,在这个时代更早的进入战场,可是韩琦完全不依不饶,不断的提出,如果不给的话,怎么怎么的。
看着韩琦威逼利诱的样子,赵信也很无奈,他很想说,韩相,你很赖皮啊,不得到火药,那就不算完。
可是韩琦说的也很有道理啊,如果北宋还想要扩张的话,哪怕是现在,攻击辽国有些太过,辽国的国力强大,现在还拥有几百万的大军,特别是跟河北交界的地方,也是辽国防御的重点。
跟辽国正面硬杠,那是不智的选择,攻击一下西夏还是可以的,这个火药,将会成为攻城拔寨的重要手段。
实际上,韩琦之所以这么无赖,无论如何,想要得到这个火药,他的目的,还真的就是西夏。
好水川之战,可以说是韩琦最大的败北,有很长时间都压在他的心中,如果能够在西夏那边报复回来,对于韩琦而言也是不错了,西夏的城防,还可以,但是在边境么以偶什么,一直到伸入之后,才有更高的,如果北宋能够在野战之中,借助着长弓确立优势,那么借助着这个来攻击,是可以的。
相对于沉重笨重,还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够准备出来的工程器材,这些炸药,可真的不多的两个棺材一个马车,六辆马车而已,对于上万大军来说是反不起眼之中的不起眼。
况且,攻占一个城市,完全不必跟保州一样,三面的进攻,只要突破了一个城墙,守军就很难的阻挡,说不定4个棺材,甚至是更少的也可以起到作用。
韩琦说的也很有道理,而且要这个火药也不多,最多就是保州城的10倍左右,而且还是要付钱采购,这一点,赵信拒绝不了,只能够做出来,
好在现在卡牌系统之中,现在,就没有这些东西来做了,在这里,花费点时间好了。
在韩琦许诺了很多东西之后,赵信还是答应了韩琦的要求,答应只要有了落脚之地,平均每个月提供1车的火药,这里可不是棺材里面那么少的,那是马车的一车,差不多就是三四立方米的样子,一辆马车就相当于四五个棺材。
数量还是少了点,可是韩琦已经满意了,对西夏的攻势,也不是说开启就开启的,从棱堡和长弓逐步的既然进入到军队,这都需要时间,甚至灵活运用也一样,一个月一车,一年的时间,就足以的积累出攻克上十来个城的火药了。
看起来不起眼,可是如果能够在野战之中,稳扎稳打,压制住的西夏军,攻占十多个城,那等于说西夏的大门向他们敞开,不说灭亡,重创是没问题的,好水川一战之仇,说不定就报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绝对不行
韩琦最终在满意之中,离开了棱堡,虽然棱堡的防御很强,可是韩琦还有千头万绪的事情需要处理,哪怕现在保州,大部分的事物,都是由欧阳修来处理,可是他还是需要协调禁军,和一些枢密院的事物,这些事情,虽然不多,放在棱堡之中不太合适。
棱堡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堡垒,哪怕在平常的时间之中,也不会打开他的大门,任何信使来到,都需要提前通报,这对于日理万机的韩琦来说,太麻烦了。
在韩琦答应了之后,赵信就知道,这一次事情结束了,只要赵昕这个身份死亡,那么他,就能够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北宋的各地了。
这在穿越之前,那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在穿越之后,基于身份,他根本无法这么做。
说实在的,如果他有自由的话,现在,能够做出的改变会更多,说不定连炼钢的改革也已经做到了。
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钢铁,总是一个基础,北宋数万吨的钢铁,已经让没有马的前提下,抵挡住了西夏和辽国的进攻,如果这个钢铁提升数十倍,上百倍,再加上长弓可怕的投射能力,北宋会变成什么
现在还不行,安全性是第一点的,赵信只能待在棱堡之中,享受着受到保护的待遇,不过,他相信这样的时间不长了。
当然了,赵信也不是被动什么都不做,现在已经决定了方向,或许钢铁和船舶这样大规模的研究,没有办法进行,可是一些小规模的研究,比如说,六分仪,比如说,一些小型三角帆的运用方法,这些对于航海至关重要的一些子项目,是可以做的。
六分仪,可以说是航海时代的开启者,在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之前,海船只能够在领航员的带领下,沿着海岸线行驶,稍稍遇到风暴,或者是意外的前提下,就会迷航。
对于早期的航海来说,迷航代表这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亡,相对于陆地,海洋无限的宽广,而且没有其他补给,还有大量的风浪,暗礁,在进入到不熟悉的领域,迷航之后,带来的结果是可怕的,运气好,漂到无人或者是有人的海岛上面,运气不好,就只能够沉入海底。
可是有了六分仪之后,航海的安全性就大大的增加了,六分仪说起来如此的高大上,实际上,非常的简单,就是利用反射的原理,光的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是相同的,借助着海平面和太阳或者是其他天体的夹角,用于测量位置。
最简单的六分仪,误差还是有些大,当把海图,海岛,还有其他的一些关键的点位,测量并且纪录起来之后,就容易许多了,借助着一些目标性建筑物和天体,特别是不同季节的天上星辰,借助着他们之间的大致关系,最终做到精确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