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0(1 / 2)
d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赵昕放弃,对方为什么会来杀他,甚至为了杀他,动用了保州兵变,几乎把保州打得稀巴烂的兵变,目的就是一个小孩子,说出去,都没有多少人相信。
可是这就是事实,都到了这个天地上面,除非一方彻底的失败,或者这一个争夺不存在了,否则将会无休无止的。
那么赵信就只有一个选择了,韩琦不是笨蛋,他明显的从赵信的态度上面,听明白了点什么,作为内心深处,多多少少有些失望,难不成,这个少年老成,被他看重的皇子,居然退缩了。
赵信一直都在观察着韩琦的举动,把韩琦因为吃惊而暴露出来的表情,尽收眼底,平静的说道:“看样子,韩相恐怕是觉得的,我这样做很懦弱么”
“不敢”韩琦虽然口里说着不敢,可是实际上,他心中,还真的就是这么想。
“为了一个皇位,他们不惜煽动保州兵变”赵信话语之中,带着一丝不甘的倾诉,继续道:“我不会让他们继续下去了”
赵信问道,赵信回答,让韩琦有些说不出来,他之前就意识到,保州兵变不简单,现在,已经得到了正是,保州的兵变发生的很离奇,似乎在最不可能发生兵变的地方,都的看的出来的,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这是没有意义的。,
而仁宗解释,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为了赵信,这也是唯一的解释,
不过此时此刻,他对于赵信的感慨有些不理解,没错,保州损失不小,可是因为这个放弃皇位,这个看起来睿智的小孩,怎么会耍小孩子脾气,他不知道这个位置至高无上吧
“韩相,你知不知道保州死了多少人”
“几十万人”
韩琦知道,这个数字,略微有些夸张,却是正常的,没错,这一次保州兵变林林总总的损失了差不多这么多。
“那么精壮和军人呢”
“最少8万精壮,还有最少1万正规军。”
“没错,就是这个数字。”赵信点头说道:“我这一次幸运,借助这棱堡,挡住了这个兵变,你觉得他们就这么停下来了”
韩琦不说话了,他的脑子,很快就想到,如果他是这个人,结果是肯定的,连兵变都弄出来了,肯定是无所不用其极。
“我不可能让他们这么下去,动摇整个国本的,所以退让是唯一的选择”
韩琦听过很多人说过有些高大上的口号,那些口号,给他的感觉是很假,非常假,但是从赵信哪里,却是听到的真挚感情,没错,这样下去,一次两次还可以,真的次数多的话,真的会动摇的,当烽烟阵阵的时候,哪怕北宋不会出问题,这些也会促成问题发生。
不知道怎么了,韩琦脑子已转,鬼使神差的说道:“你可以回归皇宫”
韩琦的想法是对的,东京汴梁是最安全的地方,有过这一次的例子,相信仁宗会更加小心,一个这么妖孽的皇子,成功成长,还是没问题。
“皇宫,或许是一个选择吧,但是那里就一定安全么”赵信反问了一句,让韩琦有些哑口无言,可是接下来,另外一句话悠然的说出:“我的志向不再此,进皇宫,会耽误我的事情”
第二百九十二章热武器的野望
如果说,皇位都不是志向的话,志向是什么,难不成,真的如同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不过,看赵信的表情,不像是那样的隐者,而且一个四五岁的少年,生出了隐者的志向,怎么感觉就特别别扭。
赵信当然也知道,这种想法有些惊世骇俗,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但是韩琦,是一个他一直都比较看好的,如果能够把他忽悠来,那么对于他接下来的事情是非常有帮助。
他也知道,忽悠韩琦应该会非常困难,一个已经做到枢密院副使,距离最高的位置,可能只差一步,甚至是半步的时候,怎么可能会跟着他一个皇子去。
北宋的中枢,在决定首相人选上面,其实相当的随意,这或许是皇帝唯一能够决定的地方,都是一方人杰,都代表了一方势力,很多时候,只是皇帝一言决定。
就好比庆历变法的范仲淹,他已经是实际上的首相了,纵览全局,可是他的身份不过是枢密院副使,至于王安石,当参知政事的时候,不过是侍郎衔、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实际上,到了韩琦这种程度,如果得到仁宗的认可,权领一方还是可以的。
“我要是回到皇宫,对方可能不会大规模的进攻,可是谁能保证,在没有希望的时候,不铤而走险的。”
“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很大的问题,万一因为我的关系,让朝局发生动荡,那么我就百死莫赎了。”
“只有我退出了,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赵信说的是斩钉截铁的。
韩琦愣住了,这样的说法,有些问题,也有些不对,可是这种可能性不但存在,而且很大。
可是韩琦怎么也感觉到,这种说法不怎么对。
如果说,是战争之中,为了让士兵们去决死冲击,士兵们义愤填膺的这么说,韩琦会很满意,可是一个4岁的孩子,一个皇族血脉,还是仁宗唯一的孩子,不出意外,未来长大之后,就一定是皇帝的人,这么说,怎么都感觉到有些怪异。
看到韩琦的表情,赵信就知道韩琦不相信,虽然他说的都是实话,可是韩琦是什么人啊,对于一个官员来说,正直从来都不是他的优势,就算是范仲淹,这个千年之间,操守评价是最高的官员,也有迂回和侧面的手段,只不过,不那么的阴暗而已。
想到这里,赵信心念一转,道:“韩相应该已经知道长弓和棱堡了吧”
韩琦上一次来到苗家庄,就是因为这两件武器,在这一次的保州兵变之中,长弓的作用非常的大,后来的训练,也展现了长弓的特点,是改变北宋军制的一种武器。
至于棱堡,在苗家庄的防守中,已经显现了作用,在知道了造价之后,韩琦很清楚,这个甚至不用去尝试,只要摆在哪里,就足以打动军方,而枢密院这边,本就被西北的军费弄得焦头烂额了,他们不会去管作用,只要能够起到相当的作用,并且节约成本,通过是顺理成章。
韩琦不明白赵信的意思,不过还是点点头,说道:“没错,很好的两种武器。”
“我发明的”
韩琦之前就有些怀疑,可是当赵信亲自说出来,多多少少有些吃惊,这两款足以改变整个北宋军制,改变整个北宋的军队命运的武器,真的是赵信发明的,之前他不敢置信的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