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6(1 / 2)
d祯下手,或许就是东林党。
因为按照天启帝的手腕,用魏忠贤打压东林党,用太监征收税收,一手拿着权利,一手拿着钱,这是17岁继位,在位5年,死的时候不过是22岁青年皇帝做到的,一旦这个时间持续下去,明朝肯定要中兴。
东林党是什么,是代表着江南大商人,盐商,大地主和士绅利益的,他们是在明帝国身上的毒瘤,不停的吸食着明帝国的血液,这才成为的巨富,魏忠贤和天启帝的做法,不亚于断掉他们的后路,他们怎么可能人有这件事情发展下去。
阴谋论,早已经因为历史,而不知所踪,明史也是后来清朝书写的,甚至就包括了投降满清的东林党人,天启也是被抹黑的最厉害的,可是在一些流传下来的字和书上,对于他的评价相当的高,比如对袁崇焕,对毛龙,甚至是对满清跟蒙古勾结可能性,绕开山西进攻中原的可能性的遇见。
他才是一个21岁的皇帝啊,历史没有如果,不管是什么原因,天启还是死了,崇祯上位之后,东林党成了气候,整个朝政被东林党一手把持,无论是五年平辽的袁崇焕,还是其他,万历累积下来的资金,迅速的被消耗,到了后期,崇祯甚至连骑兵的钱都拿不出,大量的而明朝军队,因为钱和物资的关系而崩盘,成为了压倒的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无法改变,却可以给人惊醒,甚至是一个皇帝,帝王心术本就是平衡,一家独大才是最可怕。
仁宗之前一直都做的很好,哪怕是吕夷简有很多人反对,有那么多的不足,他依然可以控制下来,借助着不同力量之间产生的平衡,最终让整个政局比较的稳定,实际上,吕夷简的执政能力相当的可以的,他也让整个政坛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反倒是个人操守很好的范仲淹,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当他甚至开始影响科举,实现他的权利,以做到改革的时候,连仁宗都害怕了,他信任范仲淹的操守,却不信任范仲淹信任的这些人,一旦整个朝政就成为了变法的一言堂,那他这个皇帝,也到头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航海的野望
皇子的身份,看起来不重要,实际上很重要,赵信真的想要退出了这个皇位的争夺,其他的方法都不行,必须要以假死脱身,只要在皇室度牒之中,清理掉的他的名字之后,那么在合理性上面,就有了问题。
这一点赵信很清楚,之前,在不放弃这个身份的时候,他避免让孙吉带着他逃出北宋去,就是如此,真的出现了一点疏漏,被对方抓住了,只是这一点质疑,就有巨大的问题。
更别说以身死的方法,去掉了玉蝶上面的名字,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仁宗明知道他是儿子,也没有办法把他推上去,这等于说,他就跳出了这个皇位继承的泥潭
看起来,噩梦一样的,对他有影响么,只要通过仁宗,假死之后,他不还是仁宗的孩子,是亲生骨肉,这一点是任何都无法抹杀的,反而他可以跳过这个争夺,有一个平稳的发展机会。
这个机会必须要把握好,甚至于这个机会他必须做好规划。
苗家庄太小了,也太靠近内陆,哪怕有海河流域和京杭大运河发达的水运,也不足以展现他的能力。
那么很自然的,他必须要选择一个沿海的区域,作为发展,有卡牌系统,有仁宗的支持,还有穿越者的见识,还能够发展不起来。
就跟日本战国时代太阁一样,哪怕出身贫寒,拥有足够的实力,依然是共主,只不过,要名义上要低一个档次。
穿越者和卡牌系统,共同形成的碾压,还能够不把他推到那个位置上面,真的拥有了无敌的实力,比如说普及了热武器,甚至是燧发枪和火炮,还能够失败么的,结果肯定不是的。
赵信越想越高兴,这似乎是改变现状唯一办法。
在这一场保州兵变之中,他越发的感觉到,现在实力不足的问题他空间也不足,勉强弄出来水泥和棱堡之后,再深入的研究,无论是火枪火炮,还是钢铁等等,都需要长时间的研究,他也想看看,卡牌系统跟整个北宋结合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变化。
矛盾已经彻底的激化了,双方之间几乎不可调和,已经暴露的王家,甚至是已经上船的王德用,必须会相近一切办法,对付赵信,因为仁宗或许不可怕,但是一个继位者,在继位之后,对他们王家下手,他王德用到时候已经垂垂老矣了,一个不好,整个王家都会灰飞烟灭。
更别说背后的主使者的,兵变这个头已经开启了,接下来,会更多么兵变,对方为了这个皇位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是他不能,他热爱着这一片土地,也热爱着这一片土地上面的人,甚至连保州的几十万损失,他都能够记在自己的头上,更别说让北宋烽烟处处。
历史上,北宋并没有大规模的造反和篷战争,原因就是北宋的控制力,可是多了这么一个内部的因素,他们肆无忌惮的破坏,量变迟早会成为质变,当真的北方打成筛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时候,说不定,北宋会比历史上,更早的灭亡。
这是一个死结,一个只有他退出这一步,才能够解开这个死结,只要他跳出来了,让历史归于历史,让这个皇位继承成人依然悬空,才能够让他们的目标转移,不在用破坏和突破底线的方法。
按照他所记得的,仁宗最少还能够执政接近20年,仁宗在位41年,可以说,是大部分皇帝之中在位时间长的那种。
20年的发展,还不足以让赵信拥有压倒性的有事,相对而言,皇位带来的有事,根本没什么,连赵匡胤都可以黄袍加身,他一个根正苗红的皇子,为什么不能。
北宋对于军事上面的控制非常的强大,或许在交换条件之中,他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保武力,却绝对不会多,而且对这个自保的武力会反控制的非常严格。
这不是对方的限制,虽然他们会有所堤防,可是整个北宋的制度,哪怕是他可以分封到城市,民生上面没问题,军事上面,肯定是要受到限制的。
这是北宋制度决定的,纵观整个北宋,还没有出现过多少兵变,哪怕是领兵的大将亲兵的队伍也局限在一个很小的数据上。
哪怕一个人打十个,3000人,甚至是5000人规模,也拼不过倾国之力,可是赵信为什么要把兵力放在陆地,甚至说,他在陆地上,绝对不会超过限制。
这样一来,赵信有能力黄袍加身么,结果当然是有,他之所以选择海港,原因就在于如此,大海更加广阔,海上贸易代表着比陆地上贸易更多的钱,也代表着更加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