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0(2 / 2)
孙吉本就是待御器械,不过是夹带,孙吉也有密折报奏的权利,胜利的韩琦,没有多想,就同意了的,孙吉送出去的,是关于赵昕平安的消息,这用皇城司的密信写出来的,孙吉知道,仁宗一定会喜欢。
2天的时间,军事渠道的八百里加急,不会有任何人对这里下手,包括汝南郡王,他甚至连阻挡的意思都没有,以他的渠道,当然知道的,孙吉在其中夹带,夹带就夹带了吧,反正不过是早几天送到皇宫而已,影响又不大。
说实话,最近仁宗的脾气有些暴躁,整个后宫之中,也是如此,基本上,大部分的时间,是住在就淑妃和皇后的寝宫,偶尔才会去别处。
连张淑媛这样权倾在后宫的后妃,都被一件小事处置了,打入冷宫,其他人哪里敢多说什么,说不定,她们的小命就没有了。
这段时间,后宫之中,相当的和谐的,以往的争宠方法,在这里消失了,在不确定仁宗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之前,暂时还是保住身份要紧。
仁宗的愤怒,知道真正原因的,恐怕就只有淑妃了,他也是赵昕离开的知情者,送去的,更是保州苗家庄,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淑妃也是以泪洗面,她在宫中立足,不是那种,偏爱争权夺势的,这一点从他拥有长帝姬,还有赵昕这么一个皇子,分位还是淑妃,就可以看出来。
赵昕却是唯一的皇子,他的儿子,他的死,对于淑妃,对于仁宗来说,打击是巨大的。
特别是仁宗,此时有些无法原谅自己,为什么就想着送赵昕去了保州,可是他更愤怒的还是这些阴谋者,为了皇位,居然连叛乱都敢掀起了,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
懂事的福康帝姬,经常陪在仁宗和淑妃的身边,让他们的心情好了一些。
八百里加急,首先送到了军部,而韩琦和孙吉的密奏,则走了专门的渠道,送进宫中。
这其中,还有一点点的不同,那就是韩琦的密奏是明,写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孙吉的,则需要通过皇城司过一下手,进行一番的翻译才可以。
仁宗首先接到的是韩琦的密奏,无论是保州兵变的结束,还是棱堡长弓都是好事情,这其中,果然,韩琦没有提到苗家庄,因为在他看来,苗家庄,只不过是的保州的一个小小的村庄,虽然仁宗在离开的时候,专门的店了这个村庄,可是在韩琦看来,这无所谓
可是这个才是最关键的地方,如果是韩琦写到苗家庄,哪怕是随便提一下,苗家庄在抵御叛军和献上武器的功劳,仁宗都会大为欣慰的,因为他会知道,苗家庄没有事情。
别管为什么没有事情,只要赵昕还活着,就是对仁宗最大的宽慰。
可惜这个错过去了的,仁宗甚至看到韩琦奏报,还有些犹豫,韩琦奏报简单内容,内监已经告知了,保州兵变结束,他们成功的瓦解了保州兵变,可是他似乎并不想要打开他,保州,在这段时间,对于仁宗来说,是一个有些禁忌的字眼,那里对他来说相当的矛盾。
第二百七十八章复杂心情
仁宗是一个好皇帝,从来都是非常理性的,这是他最大的优点,整个北宋,除了最前期的太祖,太宗真宗,他们是王朝初年,各方面问题还没有反应出来,整个北宋都属于是上升期,有问题,也可以被解决。
到了仁宗时期,长达几十年的执政之中,除了初期被太后执政,没有他的发言权之外,基本上,仁宗一直都控制着朝堂上面的局面,他任何东西,都不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大局。
吕夷简有问题吧,可是偏偏,他的掌控下,吕夷简基本上在朝廷中枢20年,甚至说这20年,也是仁宗朝之中,较好的20年。
发现问题,顺势把范仲淹推上去,想看看他所谓的改革,会不会对朝堂带来新的好处,可是发现不行,立刻拿下,范仲淹再也没能进入朝堂,反倒是他的追随者,比如韩琦,庞籍等人,开始崭露头角。
这是仁宗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优点在于,北宋都相当的平稳,保持了一个大国的态势,缺点是,哪怕是因为他自己的事情,都无法改变。
比如,赵昕的事情,明知道王德用在后面,甚至可能目标直指汝南郡王,可是偏偏,为了不影响大局,他只能够憋着,这种委屈,是任何一个君王所不能做到的。
换成神宗,肯定不管不顾,不行就是不行,甚至不惜动摇基本朝政,用于推行一个变法,王安石遇到神宗,那真的是庆幸,如果换成仁宗,或许王安石连崭露头角的机会都没有。
相对于个人品格高洁,毫无私心的范仲淹,王安石还是差一步,他的某些策略,也只有在神宗面前能够迎合,放在仁宗这里,基本上是不过。
可是怎么做,跟心情没有关系,仁宗就是不想看关于保州的奏章,在那里发呆,最终,还是淑妃看到了,主动的说了几句,这才重新拿起来。
木然的看了一下,仁宗只说了一句话:“保州兵变平了”
平了,简单的一句话,就说出了千里之外的兵变结果,可淑妃的眼泪,刷的一下流下来了,是啊,朝廷重视,上万乱兵的兵变,说平息就平息了,反倒是他的儿子。
旁边,懂事福康帝姬,赶快拍着母亲的背,用略显稚嫩的话语说道:“姐姐,别哭了”注:宋代非皇后的嫔妃子女,多称呼生母姐姐
淑妃看着懂事的女儿,眼泪更是止不住的留下来,旁边的仁宗也看着一阵阵的心酸,他身为皇帝,哪怕有泪水,也不能随便的流下来,已经开头看了,索性继续的看下去。
果然,他看到了韩琦所说的两个重点,棱堡和长弓。
这其中,制作方法都一笔掠过,主要写功效,棱堡是防御性的武器,只是说了造价和防御力,特别提点了就3000贯的造价和800人抵御最少2万人强攻一个月以上的效果。
实际上,苗家庄的棱堡,别说是2万人,20万人也是同样的结果,棱堡很完美的解决了防御度的问题,别说是20万人,200万人,在攻击棱堡的时候,能够走到一线的,也就那么多人。
特别是拥有长弓之后,在无法破解长弓这个射程的前提下,连弓箭手都被压制了,除非攻城方能够冒着,不停损失的危险,把弓箭手放在长弓的射程之中,那样更可怕,棱堡的消耗更强。
韩琦当然知道,2万人,1个月,这并不能表现出棱堡的真正实力,可是他只能这么说,具体怎么的,要通过比对,甚至是实战,目前棱堡所经受的,也就是一万人左右的攻击,棱堡明显占据上风。
长弓就更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