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3(1 / 2)
d一番吩咐,让韩琦和欧阳修有谢头没脑的,他们不知道仁宗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是说,苗淑妃在后宫并不受重视么,可是看皇帝的表现,似乎并不是如此。
后宫之事,韩琦和欧阳修并不多问,他们都是范仲淹一系的改革派,韩琦以三十多岁年纪,做到了东府副职,也算是宰抚行列之中,称得上青年才俊,可是最近,似乎风声不对。
从庆历四年开始,仁宗对于范仲淹的支持开始减轻,一些保守势力开始反弹,他虽然担任要职,也被命令前往保州,可是天知道回来之后,整个朝堂之上,是什么光景。
此时的韩琦还很年轻,还不是那个三朝元老重臣,跟富弼一样,是北宋朝堂上面的定海神针,此时的他,最多也就是在范仲淹的身后,辅助的,还没有那么多的经验。
欧阳修就更差了,就坛上面,欧阳修的地位极高,可是在政事上面,从来都不是擅长的,不过保州兵变,也算的上是欧阳修处理的几次的出色,从这一点上面,参知政事们,把欧阳修和韩琦选出来,也不算是错误。
回到了后宫,仁宗还没来得及喝茶,就有内待报告,淑妃来了,他叹息一声,让淑妃进来。
此时的淑妃,已经哭的是梨花带雨,整个皇宫之中,明面上,只有他跟仁宗知道,赵昕被秘密送往了的保州,本以为可以平安的度过一段日子,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么一个结果。
安抚了淑妃,仁宗此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够期待佛陀保佑,儿子能够化险为夷,可是连他都不敢相信,这个保佑的真相,能够做的,就只有报复了。
很快,一些王家一系,还有汝南王一系的官员,贬谪的贬谪,拿办的拿办,可惜只能够清缴羽翼,甚至连核心都碰不到。
北宋的国家机器,开始缓缓的启动了,韩琦快马先行,带着军令前往大名府,直接接管了的大名府的所有军政要权,以韩琦的强硬,连狄青手下的爱将,都可以轻易的斩杀,又奉了皇命,真的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不足的3天的时间,就把整个大名府的军力彻底的掌握在手中的。
这中间,王家丝毫不敢做任何的阻挡,王德用再怎么底蕴深厚,甚至还有王超的关系,可是他毕竟是武官,不同于狄青那样,毫无根基的武官,可是对上了韩琦这么一个杀神,还真的是不好过。
武之分,在仁宗朝已经相当的明显,官掌控一切,官地位尊崇,七品官可以呵斥四品武官,更别说韩琦同样是东府副手,还是在任的,在级别和地位上面,一点都不弱于王德用,王德用真的敢多做手脚,甚至不用仁宗在后面压阵,一个韩琦就足以对付王家。
说实在的,王德用也很头疼,可惜,他的名头,对付一下底层州府官员,很有用,真的在高端之上,就有些不足了,否则,他也不会四处权知,也不会因为没有更上一层的可能,而投奔了汝南郡王。
可惜,现在是上了贼船,在知晓韩琦为首之后,他立刻把所有布置的手脚,全部清理了,王家在军方的一切力量,完全按照韩琦所说的来做,并且开始清理一些痕迹。
韩琦是何等人物,只要稍稍有蛛丝马迹,哪怕没有证据的可能性,都可以擅杀一员大将,还是当着军方宿将狄青的面前杀的,真的王家犯到了韩琦的手上,那就只能够壮士断腕了。
可惜,这些外界的变化,对于保州而言,影响不大,韩琦哪怕再怎么快,从调集兵力到出兵,也最少需要的10天的时间,抵达保州,又许要十几天的时间,哪怕是一点都不战斗,最终胜利也在20多天之后,最少,这只能够算是远水,韩琦的出现,不过是节约了十几天的时间,让本来可能要到40天之后反应的,提前到20多天。
韩琦已经到了大名府,欧阳修还在陆上,作为主政的官员,他不可能直接前往保州,那是去送死,总要等到第一波的军队抵达,并且对叛军产生了压迫性的优势之后,才能够进驻,总之时间还很多,他在后面慢慢的向前走。
无论是韩琦,还是欧阳修,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次兵变是一个很奇怪的兵变,背地里面,居然蕴藏着夺嫡之念。
仁宗没办法提点,因为赵昕的事情,没办法说,背后之人,也是闷声发大财,其他人,知道的当然不会大肆宣扬,不知道的,也就按照普通的兵变来处理,左右变化不大。
3天的时间,在数千民夫和一部分士兵的帮助之下,70座云梯已经完成了,而负责而通过护城河的各种的木板,也建成了上百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韦贵当然很清楚,他的时间不多,保州所处的位置,哪怕他突然兵变,没有浪费多少时间,也不会给他太长时间,20天到40天之间,他必须要快点的把这个堡垒拿下,完成任务,才能够安然的安排接下来的动作。
王咸松站在韦贵的身后,对于韦贵这几天的作为,相当的满意。
之前挑选韦贵的时候,并不是他出手,不过整个接触和控制的过程,一直都是他来经手,虽然作为底层军官,韦贵有这样那样的弱点,可是他非常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在军队之中地位也较高,换成他来做,最好也是如此。
多了这么一个堡垒,看起来还很坚韧,这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可是上万大军,还是禁军的这样的精锐力量,之前是没有准备,没有云梯,这才退让,现在,该轮到他们攻击了。
当又一天的清晨,整个苗家庄都动起来之后,孙吉知道,考验终于到了,这一次,他甚至没有第一次那么的关注,见识了赵信给棱堡布置的那些防御之后,他突然发现,他再多的努力,其实就是发挥棱堡本身的威力就可以了,其他的,不用多做,因为做的多了,也没有太多影响。
500长弓手,照例分成了3个部分,进行轮换的,从棱堡之中,挑选了数百青壮,用于守卫在外界,只要他们冲上来,就会对云梯进行破坏。
40米高棱堡,本身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只有云梯才能够跨越,可是有了针对云梯的方法,再多的人过来,就真的是的白费了。
孙吉真正认识到了,当棱堡发挥到全部威力之后的作用,甚至连长弓队,都是在棱堡的基础上面,就算没有长弓,依靠以前北宋的边军,也可以把棱堡发挥出全部的力量,无论是面对一万,还是几万大军,都无法在短时间之中,撼动这个堡垒。
一个没办法在短时间攻破的堡垒,守军可能只有几百人的时候,这个堡垒在西北发挥的作用,将会是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