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8(1 / 2)
d,刺中要害,这很难。
除了长弓之外,还有其他的大量防御装备,也给了他们足够额信心,他们有信心,在这里抵挡住他们的攻击。
在经验丰富的孙吉的指挥下,长弓手们开始恢复了信心,在正面的防线上面,几乎看不到一个人,甚至连重步兵都没有出现,原因很简单,连云梯都没有,蒙车也没有,怎么可能开启攻击,他们或许只是虚张声势,或许只是施加一些精神上面的压力,总之,这不是正式的进攻。
实际上,也正是这样,这是王咸松的提议,按照韦贵的想法,既然对面掌握在孙吉手中,这样的小伎俩,应该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与其把力量浪费到这里,还不如把工程器材弄好一点的。
他们是携带了13万的军队上来,可是总人数超过了2万人,剩下的,都是一些工匠和后勤人员,负责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的。
在营寨之中,剩下的部分士兵,正看着工匠,进行工作,把一些云梯给接起来,并且制造新的云梯,这个堡垒太高了,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甚至从堡垒上面,看不到一丝的缝隙和结合的地方,到底是怎么弄的呢,那个堡垒到底是石头做的,还是比的什么东西做的
巨大的方阵,开始整齐的向前,想同的步幅,似乎产生了微微的震动的,这是一种气势的威力,虽然说,有了之前的舒缓,上面的人员稍稍好一点,还是握紧了手中的箭。
孙吉,薛玉,曲阳等有经验的,赶快上前解释,20个家丁也受到过类似的训练,也开始简单的述说心得,不过长弓队还是稍稍混乱了一盏茶的时间。
战场上,时机稍纵即逝,如果这是一场面对面的遭遇战的话,恐怕他们的团练早就输了,别说一盏茶的时间,哪怕是疏忽哪怕三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时间,就会让对手抓住机会,一击必中。
可惜,他们是站在上方棱堡的上方,因为种种物体的遮挡,底下是看不到的,实际上,下面的韦贵,上面的人会是什么样,他只能够根据经验,派遣不对压迫,并且在压迫到护城河前方100米的时候,停下来了,可是方阵带来的威慑力,却一点没有减少。
这对于韦贵来说,是一个安全的距离,实际上,还真的不是,这里跟棱堡的直线距离是130米左右,正是长弓手最适宜,杀伤力最大的距离。
看着已经全部进入到射程的士兵,孙吉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长弓队的心态不稳,就算是射箭,也达不成齐射,没有齐射的长弓队,他们的杀伤力只是零星的,对方又大部分穿着着重甲,根本产生不了多少伤亡。
第二百三十章弓箭对决
进攻军号响起,重甲步兵在护城河前方几十米的地方列队,而其中差不多有2000人,拿着攻城大盾,护卫者1500名的弓手,开始向的护城河移动,他们不可能摆在重步兵的后方,那里已经超过了短弓手的最大射程,根本射不到城墙的上面。
韦贵站在后方,王咸松已经不知道踪迹了,现在护卫在旁边的,是他手下的一个队官赵虎和王六一,他们也是全甲站在韦贵的身后,中军差不多1000人左右,在整个阵地的最后方。
高大的建筑物,就是最麻烦的,40多米高的,甚至让他都感觉无处下手,而有护城河的就更加麻烦。
今天只是佯攻,看看对方的防御密度,还有检验一下这个堡垒的防御强度,如果能够动摇对方,产生内乱,那就是更好了。
韦贵所以让全军出动,主力却只是1500弓手,看着弓手在2000重甲步兵的护卫下,成功的扎下了阵营,他就知道,成功了一半了。
对方有多少防御实力,王家都知道的,800团练,虽然因为密探被清理干净,不知道到底训练的是什么,可是800团练之中的大部分,都是有跟脚的,王家调查到是没问题的。
一个老实巴交的篷,刚刚丢了出头一两个月的时间,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还可以接受,毕竟,穿了铠甲,发了武器,按照规定的来就好了,可是成为一个弓手,那不是天方夜谭么
韦贵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面对的是怎么样的对手,一款在几百年后,风靡整个欧洲,镇压整个欧洲时代和火枪出现初期的武器,让欧洲诸国,不得不以原料进口来限制的武器,秘密出现在了北宋。
棱堡的顶部,经过了初期的混乱,已经逐步的熟悉了战场态势,长官们说的没错,再怎么,对方也是步兵,步兵不可能飞过护城河,不可能的飞过城堡40米的高度,直接到棱堡上面跟他们对战。
就算是他们上来,棱堡上面,也有独特的布置,让区域的人力得到最大的应用,棱堡本身,就是一款,冷兵器时代,发展到极限的防御性武器的,这种武器,把科学,把人力利用到了极点。
看起来,被重兵围困,应该是被围在其中的人被群殴,可是实际上的,经过独特的设计之后,攻城方能够提供人员是有限的,反而守城更占便宜,这也是棱堡防御强横的根本原因。
对方的弓手已经出列了,站在距离棱堡70米左右的地方,周围有大盾防护,可是为了给轻弓兵让出视野,大盾的防护并不严密。
依靠2000重步兵,护卫者1500名弓手,还需要弓手摆出一定的阵营,或许在地面,这足够了,可是在空中,特别是40米高的空中向下望,到处都是破绽。
就连孙吉也忍不住叹息一声,他是将军,军中宿将,从韦贵的动作上面,判定出云翼军的训练还是可以的,所有的一切都按照步兵操典来,加入了自己想法的,可以让防护更加的出色,可是依然有这么大的漏洞。
或许,之前从来没有考虑到居高临下的问题,8米的高度,跟40米的高度,这样的视野和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这样的高空角度,真的难以弥补的,用大盾都不行,其他的,就更不行了。
长弓队开始准备,不过却没有开启攻击模式,每一个人都拿出了小盾,准备承担第一波的箭雨,1500人组成的短弓,最少在第一波齐射,会有相当的密度,先挡过这一波,看看接下来攻击强度是怎么样再说。
在下面准备用箭雨覆盖的时候,四面墙,缓缓的升起,看起来似乎是砖头的,实际上,却是木头做的,差不多有一尺厚,2米高,正好形成了四方形的屋子,只有上方是悬空的。
这样的布置,同样是为了防箭,长弓手使用的是抛射,面前没有上顶的2米高的墙,对他而言,根本就没有影响,可是却能够防御水平和从一定角度斜面过来的箭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