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4(2 / 2)
赵信当先出去了,薛玉拉住孙吉,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老大,你真的相信殿下的话”
“你都不能长点脑子”孙吉看着薛玉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说完甩手离开,留下yi脸茫然的薛玉,嘴里还喃喃的说道:“这不可能啊,你们都知道了么,为什么我想不通呢”
第一百二十四章发现疑点
yi秒记住,
孙吉在四个人之中的重要性,赵信是yi清二楚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只要说服了孙吉,剩下的三个人,都会跟随的,这么简单就能够让孙吉明白,这让赵信少了很多的口舌,对于这些贴身保护他的人而言,他没有什么秘密,也不打算保密。
再说也没有什么秘密,孙吉他们就是贴身保护他的,他做什么,除了看卡牌系统内部的事情,孙吉他们不知道以为,其他的,全程参与了,只是这个情报,之前他们并没有注意,实际上,他们也曾经进来过几次的。
孙吉带着薛玉他们,来到了,yi处房间,这里是整个情报收集的中心,从保州弄来的情报,都会通过口述,记录在这里,为此,赵信专门挑选了几个靠得住的案,这里还多亏了苗家庄的富庶,识字率高于其他地方,就算没有yi个秀才,老童生却有好几个。
这虚报的记录,按道理说,也应该保密,可惜此时此刻,赵信没有条件,好在,他在苗家庄的威信很高,在挑选的时候,还刻意的挑选yi些家庭之中,有人在长弓队,或者是馒头工坊工作的人。
无业者无畏,yi般有家有业的,总会考虑到背叛的成本,这样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却是赵信此时此刻,能够选择的最好的方法。
在赵信和苗远的要求下,每yi个到保州销售馒头的,都会进行情报的收集,有时候,听到yi些重要的,甚至会在纸上写出标记记录,苗家庄现在,在保州yi共有yi6个销售点,还有yi2个固定店铺,从业人员高达的yi百多人,他们每天听到的,看到的,甚至是刻意打听到的,数量庞大。
每天收获的情报很多,每个人差不多会写下来几页纸,最终堆积的相当的多,这才是20多天,就堆满了房间的yi角。
“没人分类汇总,只是我看yi下,重要的弄出来的。”赵信指着另外yi边,说道:“哪里就是分拣的结果,关于韦贵的情况,就是在那里”
赵信所指的方向,是他抽时间,根据分类的标准,把保州大事,军营,韦贵,还有yi些保州官员的情况汇总,保州大事和军营最多,韦贵和官员最少。
在实际操作之中,赵信也感觉到了这种情报收集的弊端,那就是太底层了。
底层代表着情报的广度,却不代表深度,有些事情,只能够在特定的圈子之中流传,在另外的圈子之中,或者说,扩张到底层的时候,会出现极大的夸奖和变化,这就是人云亦云,言传百人成虎的意思。
赵信知道这个缺点,却无力改变,原因非常的简单,他没有这个渠道,高层的渠道不是那么容易布设的,要么是高层之中本身有耳目,要么是长期通过外围进行渗透,这两者赵信都不具备。
虽然说,保州是属于仁宗麾下的势力,可不代表他们忠于仁宗就忠于赵信,yi旦仁宗把赵信打落凡尘,恐怕孙吉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走吧。
赵信此时的想法,还真的有些多虑了,在生死与共的过程之中,特别是赵信表现出来的yi系列神奇之中,孙吉他们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悄无声息的变化,这个变化依然是源自仁宗跟赵信的关系。
赵信是仁宗唯yi的皇子,是合理的法定继承人,在这样的前提下,爱屋及乌产生的忠诚,或许会因为赵信倒行逆施,而产生变化,可是要是仁宗失心疯的废掉赵信的话,他们不会毫不犹豫的走掉,反而会想办法缓和和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忠诚度的变化。
看着如此多的情报,孙吉微微的点头,没有走向了整理好的东西,反倒是走向了原始情报,说道:“没事,我随便看看。”
孙吉不是专业的情报出身,却做过皇城司的工作,对于情报也接触过少许,他翻开情报,果然,在上面记载了很多东西,也很散乱。
比如说,李老实家被盗了,丢了两只鸡,张大妈儿子闯祸了,在打架了,被衙内抓走了,现在张大妈正在找人疏通,还有军营之中,谁和谁打架了,谁跟谁的关系不好,总之数量很多,很驳杂,
孙吉隐隐有绪白了,这些完全是市井消息情报,应该是在卖包子的时候,收集到的,从某种意义上面,很全面,却很零散,没有yi个专门的情报人员,很难从中间找到有用的信息,能够得到韦贵和韦家的那些信息,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以前都是赵信来分拣的,或许王家的消息就是在这个中间吧。
突然翻过了yi页,也是很平常的东西,他正要翻过去,突然yi想的王德用的举动,王咸松和韦贵,很显然,是要从军队方面入手,哪怕他已经有五六分相信了赵信的说法,却还是存着万yi的想法。
造反,从来都不是yi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北宋,太祖就是造反起家,太宗也有这方面嫌疑,可是之后,两代皇帝,分别针对军队和皇室内部的堵漏,可以说,已经堵住了大部分的问题,但依然有截杀赵信出现,这证明了这玩意是yi个高风险高回报的。
保州兵变恐怕也是如此,只要杀掉了赵信,赵信独占的位置,就重新的回到了大家的手中,虽然仁宗才三十多岁,还有可能,但是这么多年也就赵信等寥寥几个独苗,还只剩下赵信yi个,铤而走险也不是不可能的。
军队造反,那么先兆就很重要,难道说,他立刻找到其他的卷宗,果然,在不少天之内,都看到了同样的情报,军队反应,伙食变差。
军队伙食差,在赵信看来,这是正常的,又不是什么豪华饭店,也不是官员,不会有人在意这些东西的味道的,可是在孙吉看来,这不yi样,突然间变差,还是持续的,这么十来天不但没有变好,还是向更差发展。
如果没有之前的提醒,没有王咸松,没有韦贵,或许孙吉不会往这方面想,可是现在,这简直是明晃晃的变化。
赵信盯着孙吉,特别是孙吉从原始情报,转到了军营分拣情报上面,心中微微的萌生了希望,他也想让孙吉他们发现点什么虽然明明知道,保州会发生兵变,可是没有yi点的头绪,让他很是头疼他也知道,或许也已经在进行了,应该是可以肯定,yi定在进行了,只不过他还不知道,他也想要让孙吉看出来点什么。
yi份份的翻检,速度越来越快,孙吉的脸上充满了凝重,在分拣和原始的几份情报上面,挑出了几本,递给了赵信,有些略显沉重的说道:“殿下,你看看这些吧,这里有问题,而且有大问题。”
“不就是伙食不行么,有什么问题。”赵信拿过来yi看,有些不解的说道,这些军队上出现的问题,本就是他监控的重点,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他还很高兴,以为这是对方造反的先兆,可是接下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