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4(1 / 2)
d单很多,可以用轮转窑,一直烧,成了之后,就自然降温,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远比青砖小,当然了,价格也就大大的降低,产量也能够上来的。
古代化学的这一个红砖上面,详细写了红砖的过程,按照做就好了,甚至在其中,也有青砖的工艺,两者对比,赵信主要重点点名,红砖跟青砖的不同工序,就可以了,这些熟练的工人,应该能够很容易的上手的。
从后世走来的赵信,一直都相信,产量高于一切,现在不是求精的时候,是求量的时候。
一款可以称之为宝物,耗费大量手工,防护力强横的铠甲,绝对不如100个,甚至1000个,粗制滥造,能够提供基本防护力的铠甲。前者或许可以称之为艺术品,宝物注定是最稀有的哪一种。
后者却是制式装备,哪怕是冷兵器时代,力量也是钢铁带来的,数量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宋是军队数量最多的一个封建王朝了,可是除了80万禁军,其他军队,跟篷差不多,他们真的不如禁军精锐么,经验什么的,是另外一回事,关键其实是防御。
特别是针对防护来说,就拿篷军起义来说,最初,起义军只是食不果腹的农夫,他们最多拿着木棍叉子,面对着正规军,可能500正规军,可以冲击十倍,甚至是20倍的篷军,这个时期的篷军战斗力很弱。
可是发展到后期,伴随着缴获和磨练,有一批精兵成长起来,特别是拥有了铠甲和兵器之后,篷军就表现出了可怕的实力。
500正规军,可以干掉5000无甲农兵,但是绝对动不了披上简易铠甲的5000农兵,能够一对二,就已经非常可怕了。
数量优势,有时候可以解决一切,你用青砖,在保州兵变到来之前,只能够建设一两座炮楼,对于迫在眉睫的战争来说,没有多少帮助,可是用红砖的话,可能是十倍二十倍,哪怕红砖略微比青砖差一点,200年后完全不如青砖,那也是200年后的事情,用红砖甚至你可以把苗家庄的城防彻底梳理一遍,甚至兴建一个完全防护的堡垒,这才是最关键,这样才能够凭借着团练的800人,抵挡住10倍,甚至更多的力量的攻击。
第一百七十四章防御选择
有了这个砖匠,砖的问题解决了,从进入苗家庄,就开始为砖窑做准备,赵信对于烧砖的过程了解得不多,只能够依靠后世对砖窑的理解,进行建设,整体的进度不快。现在这些熟练工的到来,再加上古代化学上面,详细的描述,最多10天的时间,砖窑就能够开启,到时候,短时间之内,就会有砖生产出来,可能不需要个月。
保州兵变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最多不会超过3个月,现在没有这方面的情报传来,但是赵信已经隐隐感觉到了危机逐步的降临,所以,他必须要第时间,大规模的兴建砖窑,以保证足够的量,同时,会找人小规模的购买朽砖,当然了,这只是个掩饰,更多的是通过卡牌系统具现出来。
卡牌系统的具现,会比现实之中贵上30,如果跟大批量购买相比的话,可能会多花倍的钱。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防御,青砖属于战略物资,般都是修补城市,或者是修建些宅院来使用,这个数量不会太多,可以用在大宅扩建,用在对内的加强上面。
双管齐下之下,解决目前的问题,可是有个最简单的问题,那就是,他需要把水泥弄出来,水泥才是切的关键,没有水泥,就只能够采用以前的方法,见效慢不说,耗费还大。
糯米的价格就是个关键性的问题,要彻底的粘合上,也需要时间,并且糯米是南方的产物,在南方的种植都不算多,急切时间,根本就找不到这么大量的糯米。
水泥工坊,其实完全没有开启,相对于砖窑,他的技术难度更高,只有等专业的人员前来了之后,才能够开启。
这两个陶器工人,就是被赵信寄予厚望的专业人员,正是这两个专业人员,让赵信略显头疼。
很显然,这两个看赵信的审视眼光的时候,就有携移,不敢正面对上赵信的眼睛,这代表这什么,心中没底,骗子倒不至于的,苗远专门请来的,起码是从业者,但是水平到底有多高,那就很难说了。
如果赵信,真的是让他们做陶瓷的,还真的可能掉坑里,他们对于陶瓷,只是略微的理解,全部交给他们,他们会烧出堆的废窑出来,好在,赵信找到他们,只是为了尝试水泥的炼制,有赵信的眼光,古代化学之中的详细介绍,再加上他们在陶瓷上面的知识,做到这些,应该不难吧。
水泥是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他是砖和其他材料之间的粘合剂,没有了他,砖还是砖,钢材还是钢材,原料还是原料,无法结合成强大工事。
水泥在未来赵信的计划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部分,只不过,要想烧制出来并不容易,起码来说,这个窑要好好建,当然了,在烧制水泥的同时,也要烧砖,水泥和红砖,会成为个基本组合,可以大规模的建设城防,甚至定程度上面,引入棱堡,也同样可以。
这种防御力强大到了极点的敌人,远比西北的小型军寨更加强悍的堡垒的,只要建设难度和城北大幅度的降低的前提下,会成为游牧民族的噩梦的,
在仁宗年间,辽宋之间,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对战,反倒是西夏之间,从范仲淹开始,直到富弼,韩琦,他们都是以修建城池作为防御的方法,耗资巨大的,还容易被攻破的。
当然了,前方的小型军寨,可以阻挡西夏的兵锋,给后方奠定个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建设的根本,可是容易造成损伤,面对着10万,20万的大军,这些防护能力不强的军寨,往往是会全军覆没,很容易被西夏拔出。
棱堡就不样了,这是冷兵器,甚至是热武器初期,防护能力最强的堡垒,只要不是有内鬼的情况之下,要攻破他,没有直接的方法,世界上,直到大炮的威力上升开始,可以直接摧毁棱堡之前,还没有哪个强攻攻下棱堡的例子。
偶尔有几次成功攻下的例子,大部分都是土工作也,用挖土地道的方法,直挖到棱堡的下方,通过炸药,炸毁棱堡,攻占棱堡的,这是种取巧的方法。
直接攻击,哪怕是上万人攻击三五百守军的棱堡,也绝对是无功而返,棱堡独特的造型,把单位面积之中的人员优势,发挥到极致,你哪怕摆上上万人,投入到战争的,也只有几百人,几乎把守军的优势,发挥到了最佳,这种前提下,有充足的物资,水源,再加上点点的轮换,这就是棱堡无法被攻占的根本原因。
这不但是赵信抵御住保州兵变的杀手锏,在证明他的作用之后,在西北,可以选择更加小型点的棱堡,100人到200人之间,借助这储备的粮食和水,最少可以守卫年以上,有了这些的,西夏军队长驱直入的可能性会降低到最低,然后的无论是棱堡之中藏兵,还是组织股机动力量的,西夏的攻击,恐怕的会很惨。
如果真的,保州的兵变,还是按照历史发展,是5个月之后的话,在水泥和红砖造出来之后,赵信是肯定会选择棱堡的,2400人村庄,他们防护,对付马贼是够了,对付攻城见长的宋朝官军,真的是有些不够看啊。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保州兵变的爆发,很有可能提前,他们所拥有的时间就不确定,个月可能能够保证,两个月,估计也差不多,5个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