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皇宋锦绣 > 分节阅读 14

分节阅读 1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哪怕是一个多时辰,孙吉等人也没有大意,街道上面的人流量明显增加的时候,更是早一次的收缩,距离赵信最近的薛玉,跟赵信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米,其他人也都在50米的范围之内,毕竟,人多代表着可能性多,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再在100多米之外,那就反应不及了。

赵信看在眼里,没有多说什么,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拒绝别人的保护,孙吉他们只要不打扰他点亮大计,他们的一些举动就无所谓了,这都是为他好。走到了街上,在点亮达到了一定数量的前提下,再点亮难度很大,拥挤的人群,或许几十人,上百人,才能够完成一次点亮的过程,数字艰难的向上,看样子,这已经是相当高的数字了,市集之中的收获,是最集庙的书画街,还能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最多也就是几百上千,在想要跟现在,这么的提升,那就困难巨大了。

出了市集,前方不远,就是县衙,这里是县城的核心,今天没有县官审案,县衙周围人也不多的,这些政府机构,赵信是避犹不及的,可能从中间点亮卡牌进而升级,都不会过去,直接绕过去,绕过政府部门集中的这条街,走过了一条不足200米的街道,能够进的店铺都去了一遍,收获却不多,勉强达到了70个,虽然提升不少,可是距离升级,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算是节约了七八天的时间。

默默计算着数量,前方的人多了起来,赵信注意到,这些人基本上是身穿长衫的书生,在入城之前,他让小厮询问过市集的位置,没有问文庙的位置,整个县城很小,在过去,也就是一个街区的样子,随便逛逛应该能够找到,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地位非常高,宋朝更是达到了巅峰的时代,一般情况下,普通人不太会到读书人多的地方,这里集庙的所在地。

赵信心中略显激动,现在还有不足3000个点亮数,就可以升级了,如果在文庙附近,获得足够多的话,那可是会大大的迈进一步,同时,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富裕家庭,那些寒窗苦读的,也不会经常到县城来的,他们身上,也可以收获不少,实际上,在读书人的密度大起来之后,点亮的频率已经增加了,他对于文庙附近,就更加期待了。

第二十五章笔墨纸砚

绕过了一条小胡同,前方就是文庙,文庙的旁边不远,是学政衙门,跟县衙分在城市的两个部分,学政衙门和文庙之间,是一排大型的店铺,跟之前的市集比起来,这些店铺非常的漂亮,每一个也要大很多,集化用品,大量的笔墨纸砚和文化用品,在文庙和学政衙门的附近,旁边甚至还有县学,是整个南乐县文人最集中的地方,开一个这样的店铺,雅致的前提下,还能够赚钱。

文化用品是宋朝最繁盛的产业,宋朝的文人之多,可说是创造了历史的,识字率高达17以上,可以说五个人,就有一个人是识字的,这也就代表着庞大的文化基数,就算是之后的文人,也没有达到宋朝这么鼎盛的程度,百年养士,可不是开玩笑,文化的鼎盛,才造就了宋朝恢弘历史。

文化用品,是中药之外的又一个大项,这一点,赵信是早有准备的,随便找了一家店铺进去,这里正好是一家笔铺,跟其他的产品不同的是,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类别,甚至有了商品的雏形,笔墨纸砚之中,笔是最常用的,也是更换频率最高的一种,不同类型笔就有数十种之多,只是同样的一个类型,也分为不同的毛制作的,再加上不同的笔杆,长短大小,稍稍比中药店的点亮弱一点,可是一连串的点亮,依然让赵信兴奋无比。

只是笔店的点亮数就高达百种,其他的也差不多,这中间要专门说一下墨,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甚至一些高端一点大师之作出来的墨,也是不同的类型,赵信再一次的迎来了卡牌疯狂增长的时刻,甚至同样的一种店铺,也获得了不同的点亮,在这一条街的20多个店铺,一共完成了1200多种点亮,几乎把中国各地产的笔墨纸砚,都给包圆了,如果将来,赵信有机会开店的话,任何品种,任何类型的笔墨纸砚都不缺少了。

出了最后一个纸店,相对于笔墨砚,纸店就差了许多,造纸术这个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到现在已经几百年的历史了,可是发展还相对比较缓慢,改良不多,别说跟后世规模庞大的用途相比了,就算是常用的纸的类型,也不超过20种,其中只有一半可以称之为纸,其他的,有些类似于草纸或者卫生纸之类。

当然了,因为工艺和浪费,纸的价格相当的昂贵,最好的纸,一刀高达数百文,这样价格,也从侧面证明了,读书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难怪后世那么多人,因为读书而倾家荡产,没有天赋,没有名师,读书时一种高风险的行当,要么高中做官,光宗耀祖,要么在白首穷经之中,慢慢消耗了金钱和青春,在没有别的就业门路前提下,读书人除了做官,几乎没有别的出路了。

这也是封建社会的悲哀,读书人,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精力都被科举给吸引了,即便有天才的科学家,他们往往在研究学问之余,才会研究一些感兴趣的东西,留下来了一些自然知识,可是相对于学问,实在是太少了,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最后,居然只剩下礼和书,其余都已经丢弃了,更别说更加偏门自然学科。

这是发展的大势,是无法阻挡的大势,或许未来,赵信可以改变,可是现在,他改变不了,也不能改变,千年的封建王朝,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巨大的惯性之下,要么,发动异常从下而上的革命,把一切条条框框都给打碎,重塑一个规则,要么,就只能够被这个惯性给碾碎,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叹息一声,赵信看看周围,文庙附近,人不少,却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再加上人没有那么密集,他们甚至扩大了范围,没有进入到街市,远远的看着,这也让的赵信感慨他们的专业,这是一条没有任何路的街,从远处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一切,遇到危险的几率相当的低。

从进入到南乐,赵信已经连续逛了2个时辰了,大部分时间,他是被小厮们轮流的抱着,没有消耗多少的体力,小厮的身体也不错,没有一丁点累的,连续闲逛,已经把整个县城给逛的差不多了,总共才02平方公里,不超过20万平方米,在21世纪,不过是稍稍大一点的商业区,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