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分节阅读 491

分节阅读 49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全州城中大多数居民,也在伤痛与眼泪之中,麻木而被动的接受了,作为新掌控者的外来存在。

虽然,在家家户户之中不乏哭泣的声音,但是真正因此死亡的人,可谓是不过百十位数的,与之伴随的是集中吊死在街头绞架的尸体,大多数乘乱抢劫的本地泼皮无赖,以及个别违规施加杀害和破坏之举的藩兵。

于是城区中,除了还在冒烟的残垣和余烬外,基本恢复了某种真正意义的秩序,哪怕是暴力强加之下的死气沉沉的秩序。

相比那些藩兵在城区中漫无目的抢劫,还要经过一道剥削的随机所获,我们在内城得到被集中起来的,历代财富积累,可以说是出征新罗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获了。

这些新罗藩的诸侯们,似乎没有足够流通和消费的习惯,而更多喜欢将世代领下搜刮和剥削所得,折算成金银澄贵货,再在熔铸成各种金银器皿之类贵重物件,像是西幻中贪婪的巨龙一般,不厌其烦的窖藏起来。

因此,富、蒲两大藩带来的家族集藏,再加上城中原本几大家族积累的财富,可谓是堆如山积。

光是可以马上变现或是充当硬通货的部分,粗粗大致折算起来,不但这次出站的花费都赚回来了,还可供淮东名下的三军一守捉序列,至少维持三五年的基本军费开销。

而这个三到五年的波幅,则是根据期间可能开战的规模和强度,来具体决定的。这还不算内城那些为了长期据守,而准备的米麦肉菜酒酱皮布等普通物资的储藏,还有养在笼舍里的鸡鸭猪羊。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外发动战争并且获得战利品,果然是来钱最快的手段,暂时没有之一了。

于是我发现我又可以开始大量铸造,相应的战役纪念章和功勋徽标,乃至带有特色纪年的金银币了。

事实上,我们随军携带了相应的模具,也不在乎那点细微的火耗,作为拥有十万人口的大城,全州城中也有足够的铁匠、铜工等金工行会的熔炉,供我们征调和使用。

这样仅仅只要一天时间,第一批未带余温的成品,就可以发放到部分士兵手中了。

当然了,通常情况下,这笔大额金钱的大部分,只会在他们手中暂时的停留,然后就通过各种随军的配套项目和就地发起的服务娱乐,重新回到公用的流动金库中去。

接下来,除了就地巩固战果和加紧搜刮物资,征发人手之外,似乎就是等到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出援21

雪停云散后的一个晴日,

炮长周老倌正在眯着眼睛,打量着密密麻麻的摊位上,各色琳琅满目的物件;以及隐隐约约站候在门窗后面,那些等待人来点选的,被召集起来赚外快的本地女人们。

不由在心里盘算着,自己所需各种花费和用途,

只是相比那些喜欢拿到银钱的第一时间,将精力宣泄在女人肚皮上的年轻人。作为一名资深的技术士官,他更在意的是给自己身后积攒一笔钱,然后像样的讨个还能生养的女人做伴。

这样在哪怕在最冷的冬天里,也有人在被窝里热烘着自己,因为常年在船上潮冷环境,而落下的老寒腿。因此除了好一点活络怯湿的烧酒外,他在其他方面可以说是相当的节制。

而当沉甸甸、白花花、响当当的十多枚银钱,被装在一小袋拿到手后,出战新罗之后,各种餐冰饮雪的艰辛和负重跋涉的奔波劳碌,所集藏在心底一点抱怨和怀疑,也就自然而然的不翼而飞了。

做为底层士卒的心思,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的,流血牺牲之后,能够打胜仗而总有收获,还有放松和消遣,这就够让这些刀头舔血的武夫们,心满意足上好一段时间了。

因此,驻留在全州城的日子里,接下来就是公中敞开的物资供应,以及相应的消费渠道,主要是缴获的各项杂七杂八物资,进行颇为廉价的大甩卖。

再加上按照战地闲暇的惯例,那些士兵手中积累下来的战利品,也纷纷拿了出来进行摆摊交换和互易。顿时将全州城中的大校场,变成了一个热闹纷繁的临时露天大集市。

一时间“买买买,不买就砍手”的想法和气氛,几乎充斥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和脸上。

就算其中许多东西自己暂时用不上,还是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下来,放到公中一起承运回去的,然后以合适的差价倒手再赚上一笔的。

当然了,除却掉他们消闲和娱乐的一小部分外,其中大部分都会折算成现钱,最终通过一张可以在淮东境内,或是外地汇源号兑换的记名存单,而流回到随军共用的金库中去。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在昔日全州六大族之中,占地最广,最是富美豪华的恒氏一族,所居住的邸园馆林里,

我看着从内宅收缴上来的各种贵重物品,包括了一具硕大的,用银线和玉髓、玛瑙、紫晶、水钻等镶嵌的纯金带像佛龛,,然后突然灵光一闪,发现自己居然有所疏漏了。

居然忘记了还有这个一个可以搜刮的对象,就是城中的那些宗教场所。

要知道新罗自古以来就虔心佛教之地,而全罗道作为百济的故地,也曾经是佛教东渡传入日本的重要跳板。

早在飞鸟时代的倭国,由大和朝廷当权的圣德太子,所差遣的特使小野妹子,就是在当地的佛门典籍和百济僧人一起引回本国的。因此,全罗道这里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地区传播中心。

因此,当地的诸侯藩家的上层,都普遍供奉有之。

在每座居城里,不但有规模不等的寺院存在,还有专门的家庙和佛堂来,满足内眷礼拜的需要。

这具五尺高的纯金带像佛龛,就是出自内城恒氏大宅的家庙摆设之一。

而作为一道首府的全州城,这里至少有大小十三家寺观和神祠的存在。其中寺院九处,源自中土佛门十三宗之中,从属于初唐三藏大德玄奘,流传下来的三论宗;和北魏鸠摩罗什传驿的成实宗,两大流派。

还有一所供奉有玉皇上帝、太上老君、普化天尊、梓潼帝君等神仙,和日月星辰、四海龙王、其府十王等诸神。以及从洛阳受斋醮的初代新罗道士,崔承佑和慈惠祖师的朝阳观;

以及两家当地特色的神祠。

据说,其中颇为宏伟华丽的正殿里,分别供奉着初唐高句丽灭亡之后的,第一代安东大都护薛仁贵;

以及重新平定百济故地,在白江口大破百济与倭国军的,鸡林道行军大总管刘仁轨的神主和画像。

这还是登记在册的,不包括城中哪些私设的庵堂和幸祠,

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一声令下侦骑四出,连夜上门封堵,以防止逃匿和埋藏,仅仅花了一各白天时间。

除了出于某种对先辈的敬意,而对薛仁贵和刘仁轨神主所在正殿,下令不得轻举妄动之外,很快就陆陆续续的抄检出,超过十万斤的塑像和贴画,器物和法具在内的各色金银制品,其中光是金器就大概有一万多斤,

其他方面所获的赤铜,白锡和汞银等贵价金属,也有相当巨大的数量。毕竟是历代积累下来的,许多还是有年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