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6(2 / 2)
了尘当然不会存心害那几个灾民,塞银子的举动原本就在了尘的法术遮蔽之下,别说附近没人注意,就是人来人往,了尘不想让人知道,周围的人也不会注意到半点。
了尘带着两个小家伙旁若无人地走进了南京城。周围的人好像背景板一样,望都没人朝他们往一眼。直到到了家门口,老管家才发现了他们,赶忙跑过来,奇怪地道:“咦,老爷你们怎么就回转了,怎么走着回来的,马车呢这老张干什么去了”
了尘呵呵一笑,混不在意地摆了摆手道:“无妨,张平被我差遣去半点事情耽搁了,我们便自己走回来,又没出去多远,就当散散步了”。
“还是老爷您宅心仁厚,可。。”老管家没有多说什么,但皱起的眉头显然是对赶马车的老张不满意了。
支开了老管家的了尘回到了书房的了尘却不禁长叹了一声:“还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朱载墲歪了歪脑袋,不明白了尘感叹的是什么东西。了尘也没有多少什么。
如今的大明正面临着一场朝廷的洗牌啊
或许在京师,在紫禁城里,正德皇帝朱厚照可以借着军队占据优势来清洗朝堂,但在大明的地方上,文官的势力却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南京正在火药桶上,难说这不是大明文官势力最根深蒂固的江南官场故意纵容的啊
金陵是什么地方这可是太祖龙兴所在,是大明的陪都,等同北京的地位。也是江南最重要的城市。若是这里在爆发一场起义或者叫叛乱,南京被围攻了,那可就是震动天下的大事。到时候只要地方官员有志一同地发力,未必不能再次翻盘。只要朱厚照还想维持大明表面的太平,就不能不作出妥协。
后世的满清是怎么垮台的,如何会在几乎一夜之间变天
不就是因为满人侵占了汉人官僚的利益吗朝堂本来是满汉相对平衡,可当一个皇族内阁出现的时候,满人占据了太多的利益,汉人士绅普遍离心,特别是在南方读书人占据绝对优势的地方更是大为不满。
汉人士绅先是纵容同盟会等造反派的发展,甚至很多士绅自己参与了进去。当皇族内阁一出现,倾向立宪的士绅们的希望被满清自己扼杀了之后,顺理成章地便是一夕之间,立宪派也转向了暴力推翻满清。
于是江南一夕变色,江山改朝换代
如今的大明和满清末年是何等相似一样的局面,一样的地方。少了满汉的对立,却多了皇权和文官士绅利益的争夺。
朱厚照若是让步,大明自然会一步步回到从前,一片太平之下慢慢地被满天下士大夫们吸干血液而死。
若是不让步,恐怕大明未来的几年会很难熬啊
只是江南的士绅们知不知道自己是在玩火这是在引火烧身,一不小心就是引火自焚的局面啊
了尘打发走了两个小家伙,立刻修书一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知北京的朱厚照。建议魏国公带一部分军队返回江南,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民变,顺便震摄江南蠢蠢欲动的某些势力。
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了尘还必须想办法在大明军队到来之前,先阻止一下民变的提前发生。
焉知江南士绅不会狗急跳墙,知道军队南下之后,提前引动民变
了尘为了心目中的大明,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大明再走上老路,也不会容忍甲申天变,蛮夷入主中原的事情再一次上演。
华夏陆沉一次就够了,老天爷既然将他送到了这个时代,总不会是让了尘顺应时代的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五章阴谋再现风尘起,湖北购粮摄金银
了尘先要去看望一下朱厚照派到江南坐镇的代表,那位南京镇守太监谭公公。南京城内如此诡异的事情,直接连通三厂一卫的镇守太监不可能不知道吧
若说江南的民众会反,士绅会反,勋贵们也会反,但朝廷里出来的太监们却是不大会反。
除了某些脑子里进水的,比如曹吉祥曹公公那样的
大明的太监都是依附皇权而生的,当皇帝给予他权力的时候,他会猛然间权势熏天,但只要皇帝一句话,太监也会瞬间跌落尘埃,甚至被千刀万剐。
比如前面的刘瑾刘公公,若不是了尘,这会儿已经被削成了肉片。比如后来的那位九千岁魏忠贤魏公公。
前唐那种太监废立皇帝的太监根本就不可能在大明出现。宦官专权本就是皇帝招来的帮手在和文官斗法罢了。
文官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叫嚷着权宦误国,本质上也只是皇权侵害了他们的利益,这只是皇权和臣权的争夺罢了
能被宫内派到南京镇守的太监,总不会是个糊涂蛋吧
要知道一旦江南动乱,金陵震动,朝野第一个不会放过了就是南京镇守太监啊
无论是与不是,地方动乱都肯定是地方镇守太监的锅,想甩都甩不掉
了尘这次没有带朱载墲一起,一个人换了一身衣服,隐去了身形。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出门来到了镇守太监府上。
镇守太监府里气氛有些异样,了尘循着神识所引,直接登堂入室,来到了镇守太监府的主院里。
外面繁花似锦,谭大太监却躺在病床上,已经快不行了。
了尘算到谭太监命中注定可能逃不过大劫一场,但并无性命之忧,只是看到谭太监的那一瞬间,了尘几乎都以为自己算错了。
金陵城内也有恶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