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9(2 / 2)
反正食材都是饭店提供的,他们其实并不会想到,这两份家常菜会有多大的区别。
“走快点决赛都要结束了,蔡大师等会儿还讲话呢我是要成为未来厨王的男人,这样的场合怎能错过”
那个资历最老的,即将转为一名光荣的正式厨师的学徒工,口气不善地呵斥着其他几位刚入行的新人,俨然是一副过来人的口气。
“我跟你们说,人这辈子要是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分别别看咱们现在只是学徒,却总有一天要独挑大梁的”
“我且问问你们,知不知道这次来咱们长城饭店担任厨王争霸赛总评委的蔡无味大师。是什么来头”
几个新人懵然不知,迷迷糊糊地摇摇头,于是他就更加得意,用恨铁不成钢的语调沉声道:“那是世界级的厨艺宗师华夏菜烹饪最顶尖的存在你们当了厨子。居然都不认识蔡无味大师,我真是替你们脸红。”
刚入行的一个小正太厨师学徒,手上端着两盘菜,嗫嚅道:“咱们去看蔡大师,为什么还得带着饭菜”
“笨”
为首的那人义正词严地答道:“又不会有我们的座位。在角落里看一眼,不耽误吃晚饭,多好的节奏啊难道等到比赛结束,咱们当着厨师长他们的面,吭哧吭哧吃东西那显得工作多不严肃”
“牛哥威武,想得真周到”
一行人穿过走廊,直奔厨王争霸赛的比赛现场。
这会儿已经是晚上八点多,现场直播的比赛全部结束,获得本届厨王争霸赛冠军的是京都君悦大酒店的厨师长,长城饭店作为东道主。也派出了高手参赛,却只是斩获铜牌。
主持人是京都电视台的著名当家花旦,不到30岁,长相甜美,穿了一身黑色晚礼服,倒是也能起到烘托比赛气氛的作用。
此刻,她手持麦克风,步履轻盈地走到观众面前,笑道:
“华夏美食源远流长,八大菜系更是驰名海外。厨王争霸赛作为咱们京都市的一项传统盛事,至今已经进行到第七届。”
台下的喧哗声稍稍小了些,接下来便是比赛之后的颁奖环节。
“获得本届比赛铜牌的是,长城饭店。李维师傅”
尽管只是铜牌,长城饭店的厨师长李维还是很高兴的样子,笑呵呵地上前,由华夏美食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为其颁发奖牌。
京都市厨王争霸赛进行到第七届,虽然只是地方性质的比赛,在业内的含金量却是不低。每次都有不少外地人士特意赶过来与同行切磋交流,也算是高手云集了。
“获得本届比赛银牌的是,华侨大厦,方荣师傅”
又有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头上前颁奖,大家的注意力却似乎已经不在他们身上,纷纷把目光投射到前排就坐的一个气度不凡的老人身上。
那才是本届厨王争霸赛真正的亮点所在,轻易并不会来内地走动的宗师级世界名厨,蔡无味大师
最后的冠军金牌,当然是由蔡大师亲手颁发,获得冠军的君悦大酒店厨师长秦云真郁闷地发觉,本来属于自己的荣耀和光辉,却被面前这个低调的老人无形中夺走了大半。
冠军这东西,每年一个,不值钱
蔡大师可是很多人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吸引了绝大多数目光。
此人据说是华夏菜硕果仅存的宗师泰斗,许多已经在内地失传的菜式,只有蔡大师那里还能复原几分韵味。
自从厨王争霸赛开办以来,每届比赛都会力邀蔡大师莅临指导,却始终没有正面回应。
这次据说蔡大师对内地的一家蛇肉餐馆起了兴趣,时间凑巧,这才顺路来看看比赛。他既然来了,总评委的位置就没人可以撼动。
主持人的声音微微调高,用较为夸张的激动音调说道:
“本届比赛能够邀请到蔡无味大师远道而来,是京都厨师界的至高荣耀在座的都是业内人士,蔡大师的身份地位不用我多介绍。下面,就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蔡大师为我们说几句”
哗
掌声果然很热烈,目光都集中在刚刚颁奖完毕的蔡无味老人身上。
至于那个小透明的冠军,很可怜地成为了无人关注的盲点,捧了个沉甸甸的金牌,很郁闷地靠边站,得到的关注还没有刚才铜牌那家伙多。
不过这没办法,美食界提到蔡无味大师,那是如雷贯耳,难得能在京都市目睹真容,还可以听到他的训导,许多人兴奋欢喜,当然没空理会一个区区的比赛冠军。
蔡无味表情沉静,接过了主持人递过来的麦克风。
成名之后,担任这种比赛评委那是司空见惯,当然不可能有任何怯场和生涩,本来此来京都,最后的这番讲话也是老生常谈的内容,早就准备好了应付一下而已。
然而今天,蔡无味想起几天前的际遇,忍不住想说点不一样的东西。
一开口,全场鸦雀无声,这是对本行业宗师级人物应有的尊重。
“如果说,厨艺是深邃无边的海洋,我只不过是在海滩上漫步的小小顽童,偶尔拾到一片美丽的贝壳”
第604章蔡大师的心灵鸡汤
“太谦虚了”
“蔡大师真是虚怀若谷啊”
“这才是德艺双馨的行业前辈,咱们不光厨艺水平跟人家没法比,就连胸怀也是差得太远了啊。”
所有人都以为蔡无味只是过分自谦,没人知道他这番话只是有感而发。
只是一个拾到美丽贝壳的小男孩
那真正的厨道海洋有谁够资格踏足进去,又有谁能扬帆出海到达彼岸
只有台下就坐的马西莫,隐隐明白了老师意有所指。
可是,那天尝到那种堪称绝品的残汤之后,尽管多方寻找,却都无法找到当天在长城饭店用餐的客人,更无法得知究竟是何方高人能烹调出令老师都震惊的美味。
听长城饭店的人说,那只是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
这不可能
马西莫觉得这是一个极其荒谬的说法,不管厨艺也好,其他手艺也罢,真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需要长期的磨练、积累、升华,最终才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
一个20岁的年轻人,就算出娘胎开始学做菜,又能有几年火候自己早在拜师之前就已经是五星级饭店的主厨,可拜师13年来,越学越感到自己的无知,和老师的境界层次相去甚远。
能让老师都如此动容的残汤,马西莫虽然无缘尝到,却也是只有膜拜的份,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那是出自年轻人之手。
恐怕再也找不到这个人了,老师近日来连连叹息,引为生平憾事。
看看台下的反应,蔡无味苦笑着摇摇头,知道他说什么也不能取信于人,不过该说的话。他还是要说。
一辈子苦研厨道,蔡无味早就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也深知自己的不足。所以才改名叫“无味”,不过只有这趟京都之行。才让他真正亲身感受到了传说中的厨道极致。
那道菜那个人如果能当面聆听教益,当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想到这里,蔡无味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