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4(1 / 2)
孟帅听了,心有略感失望,心道:原来秘事都谈完了,只剩下谢恩这种步骤了,亏得我以为还有什么猛料可听呢。
皇帝轻叹道:“若不是他们步步相逼,朕也不愿意和从龙的功臣闹到这一步。想当初羽初也实在是个美好的女子,唐旭也是国家于城,可惜,可叹。”
孟帅讶然,心道:皇帝已经打算对唐家动手了依靠姜家这么说他不会在京城对姜家动手了,反而把目标改成唐氏
不过也说不定,今日的皇帝,当初的昭王,他的德行孟帅是看在眼里的,那真是两面三刀,翻脸无情。他现在对姜期这么说,谁知道会对唐家怎么说,或者他已经安排了两家互相残杀,又或者安排了另一家暗中的帮手,这两家都是幌子。
姜期生性谨慎,自不会接皇帝这种感伤的话,只道:“陛下保重龙体。臣告退了。”就听脚步声一阵转折,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突然,就听皇帝叫道:“姜兄,留步。”
就听对面轻轻一响,似乎是姜期跪倒,正声道:“陛下,臣万万当不起这样的称呼。”
皇帝脚步声经过,孟帅伸头看了一眼,就见皇帝赶到姜期面前,伸手相搀,道:“姜兄请起。刚刚是朕与姜爱卿谈国家大事。现在我要与姜兄谈一点私事,你可愿意听么”
姜期不抬头,皇帝那点力气也扶不动他,就听他道:“臣不敢。陛下有什么吩咐,臣自当领命,刀山火海,死不旋踵。只请陛下不要如此称呼,臣担当不起。”
皇帝摇头道:“姜兄为何如此见外你忘了我们在并州时的情谊了么我心中从不拿姜兄当外人。因此才将私密之事说与你听。这些话只限于我们二人知道,法不传六耳。就是你的父亲,也不能知道,明白么”
孟帅听了,目光在那少女面上一转,暗道:什么法不传六耳,这里八个耳朵都有。你确定要在公共场所将私话好吧,这回我抄上了,必有大爆。
姜期沉声道:“天子无私事。陛下一举一动都牵扯天下,您一句话,流血漂橹,日月无光。姜期微末之身,恐担不起这样的大事。还请陛下慎言,臣告退了。”当下俯首再拜,起身边走。
孟帅见他毫不犹豫的便走,心道:不是吧真的一点儿也不好奇我还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把这孙子急的“哥哥”、“弟弟”的乱叫呢。真要走么裤脱我看啊。
但他心里当然知道,这个麻烦绝对沾不得,姜期做的决定再对也没有。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皇帝这样的人突然这么亲热神秘的和人谈事情,绝逼不是好事。还不知道有什么天大的麻烦。况且皇帝还要姜期隔离父子关系,隐含挑拨之意,更是居心难料。
这种事情,最好的应对,自然是不听,不看,不沾染,不跟丫废话,抽身而退,不可因一时好奇迁延,裹进烂事里去。
然而皇帝会让他这么容易就走么
果然,眼见姜期要退出,皇帝阴测测的道:“说的倒是好听,什么天子无私事既然天子无私事是真,骨肉无嫌隙也是真了都要求皇帝要光明正大,那父子之间当然也要坦荡无私了天底下几人能够做到”
这句话挑拨之意更重,孟帅都能听出其中满满的恶意。姜期听了,连头都没有回,脚步更没有丝毫放缓。
皇帝见这句话并没起到效果,更进一步,道:“姜兄,你为什么这么着急连来自七大宗门的消息也不爱听了”
二一零狗血家族事
听到这一句话,姜期脚步停下了。
他回过头来,震惊之色已经藏起,道:“陛下竟能得到天外的消息果然是一代圣主,圣明烛照。”
孟帅也是惊异,暗道:我还道是和我不相于的朝政之事,原来竟然是大荒七大派的消息这皇帝连大荒的消息都有,倒真是消息灵通。不过,就算他消息灵通,跟一代圣主有什么关系这马屁拍的真瞎。
皇帝收起了刚刚阴郁的神情,道:“姜兄感兴趣那好极了。说来也是,天下还有比宗门更大的事么何况是于系到天下局势的大事。”
他故意不说具体消息,姜期也颇感无奈,道:“陛下耳聪目明,臣等万万不及。”
皇帝道:“这回跟耳聪目明无关。只是一件例行的大事,就是许多人都忘怀了。十年一开啊,大荒升土盛会。”
孟帅在这一瞬间心跳差点漏掉一拍,暗道:升土大会,竟是是升土大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姜期神色出现了微妙的变动,终于笑道:“陛下说的是升土大会那也不算什么大事吧”
皇帝露出讶色,道:“姜兄眼光这么高连升土大会都看不上这可是我大齐子弟唯一有机会堂堂正正加入七大宗门的大会啊。”
孟帅心中一震,随即释然,暗道:原来如此,这就是升土大会。也没什么出奇,都是司空见惯的花式。七大宗门和俗世有这么深的渊源直接从俗世输送弟子
姜期摇头,道:“陛下说的都是当年的事了。现在升土大会,早就名存实亡了。不单单是七大宗门视大会如无物,早没有诚心从大齐接收弟子,就连大齐本土也对升土大会失去了信心。再没有人提这件事了。过了年虽然是会期,但若没人出面组织这件事,恐怕大家也都当做不知道,让这件事彻底成为历史的尘埃罢了。”
皇帝道:“诚然,现在确实已经式微了。想当年,这是多大的盛事啊。当年太宗皇帝和七大派约定,每十年选择前七十名弟子,分入七大派学习。七大派每十年派出七十位弟子,如朝廷为官。当时不论朝堂上,江湖中,一片繁花锦簇,胡虏远遁,四夷宾服,除了升土大会,大家竟不知道争斗为何物。”
姜期长叹道:“恕臣无礼,盛况虽大,也是当初了。当初太宗皇帝本人就是先天高手,手下诸将绝顶高手、超一流高手云集。又有灵侯、灵官在朝为供奉,论实力完全不下于任何一个宗门。当初升土大会与其说是选拔弟子,还不如说是一个交流的窗口。”
皇帝道:“是啊,今非昔比了。升土大会的衰落,就是我大齐国运的衰落。原本是前七十个弟子能登堂入室,渐渐地变成前五十,后来变成前二十,乃至前十。到了五十年前,连前十的名额也不能保证了,升土大会几乎成了摆设,只留下了一线生机。”
姜期先是疑惑,随即恍然,道:“恕臣直言,这一线生机有不如无。所谓的生机,不过是升土大会每期有几名大宗门的长老围观,如果看到天才弟子,会出手点中,带回门去。若无人相中,那大会就白开了。这样的入门形式仿佛笑谈,主动权全在对方手中。若宗门无心,就算惊才绝艳,一样弃如敝履,臣记得多少年都没出一个合格的弟子了。”
皇帝突然笑了起来,道:“姜兄,旁人说这话还罢了。可是你说这话未免假装,我记得二十年之前,有一位年仅七岁的男童,就曾经被大宗门看重,一步登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