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7(2 / 2)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既然有复兴的机会,元朝自然不会愿意就这样的离开,依旧坚守着大都,希望局势出现变化。
秦国、正道、明教和元朝,是当今天下四大势力,他们之间互相争斗。其他的势力基本都依附在他们身边。
而事实上,现在秦兵在淮南地区,和周颠统御的淮北明军,史火龙的丐帮义军之间的争斗,也是大势力之间的蔓延。
周颠肩负着明教总坛分派下来的。牵制苍飞的任务,丐帮则受到了正道联盟的指示,当然比起身处明教的周颠,丐帮的史火龙和正道联盟之间只是合作关系,自由度更大,所以在周颠打算和秦兵死战的时候,丐帮还对此事犹豫不定。
对于明教和正道的想法,苍飞这个老油条如何会不知道,所以他才会说出刚才的那一番话。
对于这两个敌对大势力的布局,他是一定要打破的,如果等到正道和明教联军,将大都攻下,两大势力联合瓜分了北方,那对于苍飞的秦国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演变成巨大的灾难。
自古以来,争夺天下的时候,一般都是以西统东,以北统南,周灭商、秦灭六国、楚汉相争、晋朝、隋朝和唐朝一统天下,甚至宋国结束五代十国乱局,后来的金国和蒙古的南下,都是这样的态势。
这或许是西方和北方的人,比起东方和南方的人,身材更加高大、强悍,身处东南水乡的人,更为文质,多了几分脂粉气的缘故。
这也是即便苍飞在东南地区风生水起,建立的政权比起其他各方更加强大稳定,但是依旧得不到其他地区的认同,特别是现在中原地区,还是在正道和明教分治的情况下。
天下人都有一种,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意识,一日苍飞没有控制中原,就依旧只是一个地区势力,没有压服全国势力的能耐。
当然,这还是有其他的原因的,例如正道、和明教都是全国性的势力,在各个地区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力,势力丝毫不逊色于苍飞的秦国。
局势纷杂,苍飞明白,但不甚在意,他要做的事情十分简单,就是将所有阻碍在他道路前的人和事物,统统扫除掉。
而这个时候,他道路上的敌人,就是周颠和史火龙率领的淮北的明教和丐帮联军。
轰隆隆
战鼓声震天响,既然明教和丐帮联军龟缩在营地中不愿意出战,那样苍飞就选择一个直球,主动出击。
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别看苍飞征战沙场多年,但是他在军事谋略上明显是有所欠缺的,不擅长于智取,更多的选择力战。
当然,因为他本人和部队的强悍,他基本上都会取得胜利,失败的次数是屈指可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换成他自己的话语,就是在绝对是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无用的。
而这一战,也证明了这么一点。
明教和丐帮的联军,在阵地上坚守,占据着地利,赵君用和陈友谅在谋略上也是极其出色的人才,但是却依旧挡不住秦兵的进攻。
特别是在苍飞亲自杀上去的时候,战争的天平开始完全倾斜。
“骑兵,冲上去,杀死苍飞,我们重重有赏”陈友谅呐喊道。
“放箭射死他”赵君用高声的对弓箭手吩咐。
骑兵在前,弓箭手在后。对着冲在最前面的苍飞攻去。
但是苍飞之神勇,让人胆寒。
双手各自握着一柄长枪,杀入敌阵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他的对手。
因为他冲得太过激烈了,后面的秦兵根本就来不及跟上,最后他孤身一人冲入了联军的阵中。陷入了重围之内。
里三重、外三重,都是联军的人马,他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
骑兵不断的向他冲杀,弓箭手射出的长箭不断向他攒射,而其他的秦兵则被联军抵挡住,苍飞孤立无援,似乎陷入了必死的局面。
“有机会”赵君用心中紧张,不断的催促着骑兵围杀苍飞。
而陈友谅为了杀死苍飞,命弓箭手放开来射。连苍飞附近的联军骑兵都有不少死伤在自己人的箭下。
如果是平时,陈友谅的行为肯定会受到他人的谴责,但是此时时刻,众人为了杀死苍飞,却是顾不了那么多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的成败,就是看自己这一边是否能杀得了苍飞,一旦成功。秦兵将会土崩瓦解,整个秦国都会陷入混乱。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如果苍飞不死,联军恐怕是难以支撑下去,今日的危机都难以渡过,更不要说将来了。
为了杀死苍飞,死再多的人都值得。别看明教和丐帮的人平时兄弟情重,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但是自从掌握了兵权之后,也学会的所谓的取舍,否则也不可能用那些聚集起来的义军。和强悍无双、横扫天下的元兵抗衡了。
但是,在明教和丐帮的高层双手都握出汗来的情形下,苍飞依旧没有惨死在围攻中,甚至这似乎只是一场为了让苍飞的实力得以展现,可以让他的神勇得以发挥的的闹剧。
在明教和丐帮高层,目瞪口呆中,苍飞大展神威。
杀杀杀杀
这是一连串的喊杀声,只是和其他人的喊杀声不一样,这只是一个人的声音。
这是独属于苍飞的声音。
他一个人的声音,就覆盖了全场。
四周围攻他的骑兵,人仰马翻,人人捂着双耳,甚至连强健的健马都一样,躺在地上七孔流血,不过是转眼间的功夫就命丧黄泉。
苍飞单骑策马,冲出了重围,音波功对着那些弓箭手施展起来,效果更加明显,一排排的弓箭手,如麦子般倒下,再没有一个人可以站起来。
在原著中谢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