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2(2 / 2)
只是,高顺却是唯一的例外,虽然他在军中一向很严肃,可也不至于到一声不吭的程度。瞥眼注意到他的反常之后,王旭就更奇怪了,之前让等三天,如今又这么反常。
想了想,终于还是忍不住催马上前,淡淡地问道:“高顺,你可是有什么心事”
“嗯噢没有”话是这么说,可这种走神的情况,在高顺身上可是罕见。
“哎”王旭不由叹了口气,摇头道:“你随我多年,我还不知道你吗说吧,究竟是什么事可是有何难言之隐就连我也不能说吗”
“当然不是”被王旭追问,高顺立刻摇了摇头。沉默了良久,才长长地叹了口气,决定将心中之事,和盘托出。“主公,其实末将是在等”
可惜他话还没说完,空旷的山野内,却是突然传来一声略带急切的长呼。“主公主公”
因为军中除了主要将领,无人敢乱出声,再加上处于山脚野外,所以这声音显得尤为响亮,隐隐还带着一丝回音。
刹那间,全军皆是不由自主地被这声音吸引,王旭更是眉头一皱。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可这呼声听起来不像王飞和杨凤的,疑惑之下,当即便挥手喝道:“停”
这些军士何等精锐,随着他的命令,中军大旗瞬间挥动,数息之间,全军将士已是勒住战马,原地待命。
而王旭也是第一时间带着中军众将,策马走出了队列。
抬头远望,顿时便看到两骑,正飞速从泉陵方向奔来。而且,靠前一人更是又一次张嘴大呼:“主公徐晃来迟也”
“嗯徐晃”王旭瞬间便愣住了。
倒是一旁的高顺突然大笑起来,猛得拍马迎了出去。“哈哈哈公明,我等你多时矣”
与此同时,位于前部的韩猛,后军的张靖,还有王旭身旁的不远的周智也是瞬间反应过来,纷纷大笑着拍马迎出。“哈哈徐公明。”
回过神来的王旭也同样激动不已,终于明白,高顺为什么还要等那三天了。只是心里也不由自主地升起一丝疑惑,这徐晃要来投奔,怎么自己一点风声都没有
不过,此刻也来不及多想,虽然作为主帅,不能像几人那样拍马冲出去,但还是忍不住策马走出了几步。
而随着逐渐靠近,飞驰中的徐晃在打量了一番后,也是将他们认了出来。顿时大笑道:“哈哈哈高顺、韩猛、周智、张靖,这些年好想你们啊”
四人也同样大笑不止,但知道徐晃急着面见王旭,也不多废话,策马绕了一圈算是迎接之后,又护着徐晃向王旭奔来。
待到三米开外,徐晃才猛然一拉马缰,陡然止住去势。胯下战马一声长嘶,已是人立而起。当其落地的瞬间,徐晃便已飞身下马,将手中大斧一扔,单膝跪地道:“主公,徐晃来迟”
“哈哈不迟,不迟”王旭其实心里已乐开了花,哪里会计较那些。
思虑一番,想着大军已经出征,不能再折返去安排,况且多一个猛将在身边也没什么不好,当即不由微微笑道:“公明,我正起兵讨董,不知可愿随我北上”
“誓死跟随”
“好有公明相助,真如虎添翼也”王旭此刻激动异常,忍不住朗声称赞。
不过随即却注意到了与徐晃同来的年轻人,因为此人颇为出众。眉毛粗浓,眼神锐利,国字脸上棱角分明,虽不见得俊朗,但却英气逼人。身形也壮健挺拔,别有一番威势。
面对王旭的打量,也是极为从容地拱手一礼,显得很是沉稳。
注意到王旭在打量他,徐晃这才反应过来,当即笑着介绍:“主公,此乃在下这些年所交好友,姓张,名辽,字文远。本为县吏,听我之劝,前来投奔主公。”v
第二百九十五章酸枣会盟
徐晃和张辽的到来,可真是把王旭给乐坏了。当然,所有的喜悦都压在了心里,表面上还是很沉稳。作为统帅,当着众人的面,怎能表露出情绪来微笑着勉励两人一番,任命为帐前将,随侍在左右后,便下令众将各回本位,大军起行。
而随着之后的闲谈,王旭也终于了解到此事的前因后果,内心颇受震动。
原来,高顺与徐晃并没有通过信。当年王旭被抓,众人散去之时,他们就已经定下承诺。徐晃虽然不得不回家娶妻,完成父母之命,但等王旭需要的时候,也会出山追随。
如今王旭兴起义兵,广招豪杰,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高顺坚信徐晃定然会来,不会忘记当年的承诺。所以,这才直到最后也希望能拖延三天,并且,还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次对王旭提出请求。
而徐晃也没有辜负当年的情谊,虽然最后才赶来,但也是事出有因。
他当年回家之后,娶了云姬,生了个儿子,总算完成了父母之命。但心里却没有忘记当年的恩情,始终坚信王旭有一天会再次崛起。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不能像高顺那样忠诚侍奉,所以便趁着在家乡做县吏的机会,广交豪杰,希望能给王旭物色到出类拔萃的人才,作为补偿。
可惜,朋友倒是交了不少,但满意的没有几个。因为他知道王旭眼光很高,所以挑得也是极为慎重。直到有一次去雁门郡公干,结识了同样身为县吏的青年俊杰张辽。
当时张辽虽然年轻,还不满20岁,但已是文武双全,略有薄名。两人切磋交谈之后,惺惺相惜,自此结为了知交好友。后来,随着感情愈深,徐晃服张辽,让其与他一起等待时机,追随王旭建功立业。
张辽早已听说过王旭的才德名望,再加上有好友劝说作保,所以也是点头答应。辞去官职,举家迁到了徐晃老家,等待徐晃所说的时机。为此,还曾拒绝过已故并州刺史丁原的盛邀。
而随着皇帝死,董卓入京,天下大乱之际,两人也是渐感时机成熟。等听闻王旭起兵讨董之后,便再无犹豫,当即收拾细软,带着家人南迁投奔。
可惜,时下河东郡南部有白波贼肆虐,便只能往东,绕道走并州上党郡。随后为避黑山群贼,又辗转往南,绕过黑山,从南边的河内郡东行,直至冀州魏郡后,才能带着家人渡过黄河,途经兖州、荆北,南下零陵。
可世事弄人,等来到零陵郡之后,因为荆南这边多丘陵山脉,两人路线也不熟,所以又在泉陵北边的分岔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