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2 / 2)
“这个”听到这话,王旭不由犹豫起来。“这个可行吗有没有适合扩建成县城的大乡而且资金方面”
田丰顿时笑道:“这个主公放心,刚才我和始宗已经仔细查阅过,适合建立县城的大乡不少。而目前我们也已经选出了三处最佳地点。分别是越城岭以西的宁远乡,阳朔山以南的阳朔乡,都庞岭以西的观阳乡,此三处地区多有蛮族和我族混居,先天优势好,而且各乡民户都已过万,治所民户也有数千,完全可以在其治所建县,进而划分统管地域。”
“嗯既然这样,那自然是最好。可建县虽然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改造,可是所需消耗的资金仍然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郡府目前能拖得起吗”王旭有些心忧地道。
“主公过虑了。”闻言,田丰顿时便笑了起来,摇头道:“主公,何必想着要一步建成呢我们目前只需要在那里设立县府,并且将统管地域划出来,再将城池建设的规划做出来就行。至于实际的县城建设,可以先做重点,然后一步步来,比如先建排污管道,再建土石城墙,扩展街道,修通官道等等。”
“呵呵那倒也是。只不过这样的话,那没个一两年时间,县城是难以成规模了。”王旭笑道。
田丰顿时摇了摇头:“这个主公无需操心,该怎么做是即将到任的县令应该想的事情。至于是一年还是两年完成,其实并不重要,毕竟主公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行政点,驻防少量府兵来警备和约束那个地区而已。至于市政的发展,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听到这里,王旭也不再迟疑,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说的办吧,不过要尽快完成县府、军营以及简单城防系统的建设。至于每县屯驻的兵力”
说到这里,王旭倒是顿了一下,仔细斟酌了片刻才接道:“我看就定在五百吧有五百人守备,就算出大事,也可以拖延足够的时间让郡府出兵。至于兵员,可以在其它县抽调,将内地各县用不上的郡府兵力全部调过去,在适当征集一些就够了。这事儿,你带着公仇称和我二哥去办吧”
“诺”田丰顿时拱手笑道。
想了想,觉得也没什么好叮嘱的,王旭这才回过头来看向了刘阖道:“仲潜,你又有什么事情呢”
“将军,其实我也是为此事而来。”刘阖微笑着回道。
“请说”
“是这样的,下官觉得蛮族的事情应该有专人管理,而且这个人还要懂兵事,知征战。既能处理好蛮族事务,也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刘阖回道。
“这想法好。”刘阖话音刚落,王旭立刻便笑着点了点头。可一细想却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可派之人,当即不由皱眉道:“好是好,可惜目前人才缺乏,大家手里的事情都非常繁忙,哪里还能抽出人手来。本来这件事情由桓阶、桓伯续去做是最好的,可他目前却掌管着户曹。”
见到王旭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刘阖却是微微一笑:“将军,下官正是为此而来。我知道零陵郡内有一人可担此任”
“真的”听到有人才,王旭顿时来了精神,睁大了眼睛,眼巴巴地看着刘阖。
知道王旭心急,刘阖也不敢怠慢,立刻便接道:“确有一人,乃是零陵县县丞赖恭、字文敬。才气不凡,能文能武”
“赖恭赖恭”喋喋念叨着这个名字半晌,王旭脑袋在迅速陷入了回忆之中,半晌之后,却是大喜过望。
零陵赖恭,不就是刘表任命的交州刺史吗后来被同为刘表任命的苍梧太守吴巨击败,逃回了零陵。之后又跟随刘备入川,做了镇远将军。因和诸葛亮一起建议刘备称王,又被任命为太常,而且还是劝谏刘备称帝的大臣之一。其子也是深受诸葛亮器重,为丞相府西曹掾,病死前曾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啊。
想到这些,王旭顿时朗声笑道:“哈哈哈立刻调任赖恭为宁远县县令,兼职别部司马。并总督新设置的宁远、阳朔、观阳三县兵事,负责蛮族事宜”
说着,王旭还忍不住心中的喜意,当即转头道:“元皓,劳烦你去帮我通知一下大哥王凯,让他即刻起草上奏文书,将新置三县的事情和郡府调动都写上去”
“诺”见到王旭那副大喜过望的样子,田丰也是忍不住微微笑了起来。“那我就先走一步了。
“嗯”点了点头,看着田丰缓步离去。王旭才兴奋地回过头来,拍了拍刘阖的肩膀:“仲潜,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啊以后要是又发现什么人才,大胆举荐”
“将军放心,下官义不容辞”刘阖见王旭采纳自己的建议,同样也是非常高兴。
此刻说到了人才的事情,缓缓平静下来的王旭却是突然想起了刘度。看了看刘阖,慎重得在脑中组织了一番语言,才仿似不经意地问道:“对了,仲潜我曾听闻这荆南有两个刘家望族,一是你们这支,另一个是现任江夏太守刘祥他们家,而且祖籍都是我零陵郡。可最近我却听闻桂阳郡也有一个刘家,不知你可知晓其底细”
闻言,刘阖却是陡然笑了起来:“这个下官当然知晓,将军有所不知,那桂阳刘家的祖籍其实也是零陵郡的,而且算是刘太守他们那家的分支。具体什么时候分离出去的我不太清楚,但至少也应该有百年之久,总之现在两边少有走动。”
说完,刘阖却是突然反应了过来,疑惑地道:“将军可是有什么事情为何突然想起这个这方面下官知道不少,或许能够为将军分忧。”
听到刘度与刘阖这边没什么关系,王旭顿时松了口气,也就没那么忌讳,微微笑道:“我只是听闻目前桂阳郡掌权的是郡府五官掾刘度,所以这才过问一下。”
哪知道这话一出,刘阖却是突然冒出了一句:“那刘度我认识,而且交情不错。”
王旭的心差点都吓了出来,但随即却是迅速镇静,神色不变地问道:“你们很熟吗”
“是啊他虽然比我年长,可我和他却算是同窗好友。”刘阖倒也没有隐瞒,缓缓接道:“当年我们曾求学于同一名老师,虽然后来各奔东西,但一直都保持着联系。”
“噢原来是这样,那不知这刘度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王旭不动声色地问道。
“论才华倒也不错,还懂一些武略,只可惜xg子过于软弱,胆子也小,难当大任。”
听到刘阖对刘度的评价与历史上差不多,王旭微微笑了笑,看了看刘阖,却是望向了庭院中的花草。沉默了半晌,才缓缓试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