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小皇帝 > 分节阅读 129

分节阅读 12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所以他一经成为太子后,第一道任命就是将孙承宗任为三大营都指挥,随即将叶赫调任为神枢营指挥使。至于那两营指挥使,朱常洛心中已经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一听要阅兵,阿蛮的两只大眼瞬间放出光来,拍手道:“真的么不准说话骗我。”

朱常洛哈哈大笑,“放心,骗谁我也不敢骗你啊”

盯着朱常洛开朗阳光的笑容,忽然触动那件一直压在阿蛮心头的那件事,一双大眼突然间便有了些火辣辣酸涨

第180章妖书

从外头看起来储秀宫威严依旧,金碧辉煌的让人睁不开眼,可是从大门外来回进去的太监宫女,到殿内妆台前的这个人,脸色都不见得很好惊慌、恐惧还有绝望,几种情绪纠缠在一起变成一种大难即将临头的恐慌,沉沉的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打从外头进来的时候,抬头就见到郑贵妃坐在巨大的铜镜前,镜中人依旧美的如花绽放,只是脸色狰狞似魔似妖。

“回娘娘,郑大人托人带进话来,让娘娘且放宽心,这几日他便会进宫来瞧娘娘。”

一直到小印子觉得自已弯下的腰开始变得发酸发硬的时候,郑贵妃才轻笑了一声:“罢了,回去告诉他让他好自为之,本宫已是自身难保,他又何必引火烧身去告诉他,他要说什么我都知道,不必来见了。”

小印子一言不发,恭谨的应了一声,转身快步离开。

走出储秀宫老远后,停下脚下猛然回头的小印子,紧抿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眼底浓郁的阴鸷,悚然而惊人。

夜色渐深,各宫俱都点起了灯笼烛火,可储秀宫正殿当中,却是一室黑暗,一片死寂。

坐在铜镜前已经几个时辰的郑贵妃,倦得将头伏在台上。一阵风来,郑贵妃恍惚间抬起了头,忽然笑了起来镜子果然是最真实的东西,从它那里可以看到最真实的自已,也可以见到自已最想见的人。

“你怎么来了本宫是不是在做梦”

不知什么时候,出口的声音已经变得嘶哑,心里公成一片混沌,晕乎乎的如同身在梦中。

“你受苦了,都是我不好。”

直到那一只温暧的手抚在自已脸上时,真实又安全的感觉告诉她眼前发生的一切真的不是梦。

感受到轻声叹息里暗藏无尽柔情时,郑贵妃眼眶已经湿了,天底下只有这个人的一句话,才能使压在她心头那些千层寒冰尽数融化。

一声哽咽后转过身紧紧的抱着他,抱得又狠又紧,用力之大就连她自已都不敢相信,自已居然能有这样大的力气,对方心头怦怦跳动声,身上传来的温暧的气息,无一都在提醒着她这是真实的,他来了。

顾宪成叹了口气,轻轻挣了一下,却发现挣扎已经完全是徒劳。

黑暗象潮水一样涌了上来,只有强行压抑的喘息声在殿中奇异的蔓延

洁白修长的脖子高高仰起,细腻如玉的皮肤上染上粉红,两条长腿紧紧的崩直,眸底的冰寒已经全数化成了春水,在迎接潮水一拨接着一拨侵袭中,一连串沙哑甜腻又有些压抑的呻吟不停从嗓子里溢出,一直到最后那一刻彻底的迸发,急速的喘息声终于渐渐变得平静

“救我,救我我该怎么办”

黑暗中传来一声叹息,回答她的只有紧紧的拥抱。

日子一天天过去,自从太子监国以来,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朝中诸多政事有申时行在背后相助,自然一切无虞。与此同时,申时行亲笔致辞信一封王锡爵,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对于这个少年同窗,半生同僚,搭档了一辈子的好朋友,再度出山的申时行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过的,想到王锡爵接到这封信后的精采脸色,申时行就很开心。

眼下内阁中只有沈一贯和沈鲤,一个朱赓至今还现呆在天牢里不得解脱,内阁人手严重不够,沈一贯已经几次上疏,请求增派人员辅政。对此朱常洛有意重立内阁,请申时行再度出山为首辅,却被申时行摇头拒绝。

“这个不急,等王元驭回来了,咱们再重长计议。”

做为一个三朝老臣老臣,经历过无数风雨的申时行,对于朱常洛居然能够这样顺利的荣登太子之位,欣喜意外之余,总有一阵难言的莫名不安。

虽然不太明白老谋深算的申时行在想些什么,但朱常洛有一点清楚明白,这位一直在大明朝权力的最高峰徘徊几十年屹立不倒的人的决定,想必有其深意。

历史用无数个铁例已经证明:皇权争斗中永远绝对的胜利,就算已经是太子之尊,但在没有彻底的坐上那个位子之前,隐在幕后的阴谋就永远不会停歇,这就是申时行执意暂时不在朝廷现身的原因,因为有些时候隐在后边比起在站在前面,要看得真切的多。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申时行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万历二十年四月初,顺利当了二个月太子朱常洛麻烦来了

甫进四月的京城,桃红柳绿,春风扑面,对于诸多文人骚客来说,放眼都是如画美景;可对于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老百姓来说,天刚蒙蒙亮就得收拾起身,生火做饭下田做工。

可是奇怪事情发生了,每一户人家的门前都见到了一份文书。

或是在门缝,或是在院中,甚至在街道上、市场上都有这一样份文书。

对于不识字的人来讲,对于这样一张纸,却不知道上边到底写了些什么,自然很是好奇。

等四下一打听的时候,众人才发现这种东西几乎是人手一份。

都说好奇害死猫,有些时候,人的好奇心比猫要大得多。

等到这份奇怪的文章传进皇宫,到了朱常洛手上时,已经是市井街巷人人皆知,就连一众官员都在议论此书。

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造成这样的轰动,是因为这篇文章的内容,太过惊世骇俗,以至于满城风雨,人心惶惶;从这篇文章现世起,上到朝廷诸官,下到贩夫走卒,几乎全都在议论纷纷,在很短的时间内,各种版本的流言喧嚣尘上。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直白,没有任何艰涩难懂的地方,遣词用句朴实无华,琅琅上口。文中就是一个名叫郑福成的和另外一个人如同唱双簧一样的你问我答,此书大概只有三百来字,但内容却如同重镑炸弹,在京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时人以此书“词极诡妄”,故皆称其为“妖书”。

书中无名氏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