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3(2 / 2)
一听永和宫万历眼神一暗,良久之后长长叹了口气:“过去都是朕对你不住,不过不要紧,来日方长,朕慢慢弥补你便是。”
朱常洛闻言一阵发呆,手指有些微颤,神情喜忧参半,心情复杂难言。
这个万历十九年的除夕之夜,皇帝是呆在慈庆宫过的,也可以说是睿王陪着皇上守岁的。
皇上和睿王父子二人谈谈笑笑,气氛融洽,黄锦在门外听得真真的,不知不觉间一张老脸笑得比花还灿烂。
万历响亮开心的笑声传出老远的时候,想当然的被很多有心人听了去。
消息很快传遍了各宫各殿,各宫反应不一。
坤宁宫静寂无声,只有宫女出来将廊下的彩灯又多添了几盏。
储秀宫也是静寂无声,得到消息的郑贵妃依旧面无表情,只是在没有人的时候,眼神已经变得锋利尖锐。
慈宁宫的木鱼声停了又住,片刻后再度响起时,似乎失了往日清脆宁静,多了几分涩滞凝重。
半醒灯光,半亮天光,却见朱常洛静静伏在桌上,头枕着胳膊睡得正经香甜。
一旁坐着的万历皇帝,一只手轻轻放在朱常洛的头上,久久不肯离开。
凝视窗外,夜空沉沉,繁星闪烁,目光中尽是沉醉往事的柔情。
“没有你在身边,朕才懂得这九五至尊、江山如画竟然比不上你的一颦一笑”
“没有你在身边,这江山要来何用”
“没有想到在这宫里朕最漠视最厌恶的孩子,居然是咱们的孩子”
“你若是知道这些年朕是如何待他,你肯定会埋怨我,会怪我”
“朕要将这个天下送给他,不知道你开心不开心”
直到天亮时分,黄锦在门外都打了一夜的呵欠,看着时辰到了,正准备轻声叫门。
忽然听到里边传来一声熟悉的咳嗽声,黄锦连忙轻轻推门进来伺候。
脚下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的黄锦一进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温情的一幕,这位大明司礼监秉笔大太监狠狠的揉了揉眼,这才确定自已见到的是真的,不是没睡醒的错觉。
“陛下”做为一个有素质,有见识的太监总管,黄锦知道自已现在能做的事就是闭上嘴巴。
万历缓缓收手而起,目光中依留残留沉湎往事的痴迷。
脚步声远去,头上依旧有着残留的温度,睁开眼的朱常洛依旧保持躺着的姿势没有变。
只是眼底青白分明,好象刚下过一场大雨后洗过的睛空。
俗话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从初一到了初五,民间年味正浓,朝廷各部已经正式上朝。
上朝第一天,朝廷中便刮起一阵风。内宫传来口谕:着内阁首辅沈一贯大人和次辅沈鲤大人速到乾清宫面圣,有大事商量。
这个敏感而异常的古怪现象,顿时引起了心思活泛的的一众官员们的注意。
乾清宫中,沈一贯偷偷打量着皇上的脸色,过了个年似乎皇上的气色更差了一些。
沈鲤端端正正的站在一旁,心里不停的在猜测皇上叫自已二人来是做什么的。
沉默片刻后,万历终于开了口:“今日召两位来,朕有一事想要和你们商量。”
没听错吧沈一贯和沈鲤快迅讶异的交换了一个眼色,多年陪王伴驾的的预感告诉他们:每当皇上用这种口气说话时,必定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国本之事悬而未决已久,卿等屡次上疏催促,时机已至,朕也不想再拖下去了。”
猛然抬头的沈一贯心中一阵狂喜,皇上这个意思是不是意味着要立太子了
从万历十四年开始,争国本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逼退了申时行,请辞了王锡爵,更有上百位官员因为此事被罢官、解职、发配,闹腾得乌烟瘴气,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它会有解决的一天。
处于狂喜之中的沈一贯更想知道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陛下,请问国本之意,圣心属何”
第159章机锋
初进文华殿,入目第一眼就是高悬在上的一个金色匾额,上边四个大字醒目耀眼:持正端肃,正中一幅三贤图,两旁边挂有一幅对联:经书趣有永,翰墨乐无穷。
四壁全是紫檀做的多宝格,各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俱都陈列之上,东侧窗下有一巨型书案,黑亮锃光似铁,上边密密麻麻放满了名人法贴,晴天水洗的笔海内剑拔戈列,黑地金星的歙砚内发墨如油。
新任讲官董其昌眼神复杂的望着踏进这里的少年睿王,神色激动,若有所思。
他是万历十七年中的进士,其后入翰林院任编修,相比于一肚子学问,他于书法、绘画一道名声蜚然,隐然已成当世大家,但在仕途上一直不算太顺。
不当官不知道,当了官才知道,在这能人辈出的大明朝廷,论的是权谋,讲的是权势。看着一潭清澈见底的水其实是个彻彻底底的雷池,如果有谁敢不知深浅,擅越一步,接踵而来必是灭顶之灾。
汤显祖才华横溢,天下扬名,名气大到就连张居正、申时行这样的一代名臣都对他多加青目,刻意交好,谁知汤大人恃才傲物,理都不去理。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第一个下场就是屡次不第,谁都知道那是被张居正摆了几道的结果,第二个下场就是后来因犯上直谏被发配时,时任内阁首辅的老好人申时行袖手旁观,丝毫没有施以援手的举动。
从那个时候起,董其昌就彻底了收起了翘起的尾巴,聪明人不办糊涂事,前有车后有辙,有了汤显祖先例在前,让他知道了这紫禁城这一亩三分地,有才不一定吃得开,会做人才是最重要,在没有找到强硬的靠山前,只能老老实实的静候机缘。
在得知学生是朱常洛的时候,董其昌很是兴奋了一把,因为他知道机缘来了。
居慈庆宫,讲文华殿,下一步再往那个方向发展,不但董其昌心里清楚,紫禁城里长着心的人都清楚。
在得知讲官是董其昌的时候,朱常洛很是讶异了一番。
这位被誉为大明朝最伟大的书画家,据传人品极坏,平日欺男霸女,鱼肉百姓,闹得当地百姓受不了,后来史记中记载“民抄董宦”中的主角,正是眼前这位面貌清癯的董师傅。
有才者末必有能,有能者末必有德,虽然不明白这位万历为什么给自已选了他当讲官,但是放去人品不论,眼前这位董师傅的学问水平那想当然的无庸置疑。
离文华殿最近的地方就是文渊阁,文渊阁也是当今首辅沈一贯办公的地方。
今天沈阁老很有些烦恼,烦到茶饭不思,坐卧不宁。
自从初五那日皇上召自已和沈鲤入宫面谈,当面直承要立太子的消息,让沈一贯惊喜若狂。
可是就是在自已问出圣心属何这个问题后,万历皇帝良久没有答话,之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朕眼前膝下有三子,常洛、常洵、常浩俱已封王,太子大位,攸关国本与天下社稷,卿等身为主政内阁首辅,不可置身事外,可从速从快拟个意见来看。”
什么叫仰之弥高,什么叫钻之弥坚,沈一贯终于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