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2 / 2)
月光如水,夜风微凉,朱常洛缓步站起,围着这个陌生的书房踱了一圈,遐园果然与众不同,触目所及无不精雅美观,这间书房布置书香墨气,比自已的永和宫可是强的多了。
看了叶赫一眼,叶赫点了点头,捷如狸猫快如飞鸿般的掠身而起,孙、熊二人只觉眼前一花,二人对视一眼心底都颇为讶异,早知叶赫武功精深,没想到居然如此身手矫捷。
一会儿叶赫已经再度现身,对着朱常洛点了点头。这一刻间,他已这将这书房里外周围看了个遍,确定了没有什么眼线机关之类的东西。示意四人坐下,神色肃穆,“在座四人,叶赫是我的兄长,飞白是我的朋友,您是我的老师,今日常洛便向你们交个底,咱们以后方便行事。”
这是要摊底牌了吧叶赫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心情各异。孙承宗暗暗点头,早说他绝不是池中之物,自已在他手下必会有一番作为。一声朋友听得熊廷弼心里热乎乎的,所谓士为知已者死,说什么都是多余。唯有叶赫,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可是坐在椅子上的身子不知何时悄悄正了起来。
第八十六章选择
杨朱是先秦有名的哲学家,他有一天走到一个三岔路口的时候,突然放声痛哭起来。有人大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痛哭,杨朱回答说:“我不知道该走哪条路”那人不以为然,结果杨朱鄙夷地看了看他,满脸忧愁地说:“你哪里知道,人生到处都是这样的三岔路口啊
这个杨朱临路而泣的故事告诉所有人,选择人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当然这个事情对朱常洛来说不算什么,因为他已经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看得又高又远。可是对于叶赫、对于熊廷弼,还有孙承宗来说,朱常洛给他们出的选择题实在称得上很难。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书房秘议了什么只有当事人知道,小福子只知道他打着呵欠朦胧着睡眼守在书房门口整整一夜,直到天光大亮时紧闭了一夜的门才打开了。首先出来的是熊廷弼,瞪着一对红红的眼珠子活似一阵风一样就冲了出去。
随后出来的是孙承宗,这位老成持重的孙老师依旧步履沉着,可是小福子却惊讶的发现,孙老师走了几步后,居然差点撞上了拐角处的柱子。
小福子最看好的叶赫少爷果然没让他失望,可是他拉着自家殿下的手,坚定不移的说了一句话,“不管做什么只管去做,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能护得你周全。”
小福子忽然就不蛋定了,不由自主打了个哆嗦:殿下、少爷,你们想闹那样啊
日子过得飞快,睿王来济就藩已经一个月。在巡抚周恒和府尹李延华看来,这个小王爷做事太奇怪,每天不是带着叶赫或是孙承宗东走走西逛逛无所事事,而他从京城带来的蔚为壮观的三护卫,依旧住在临时军营驻地。
一切都在正常中透着诡异周巡抚日夜提心吊胆,自从历下亭一宴后,对于这个睿王爷他没有一毫一点的小视之心,想自已小心谨慎了一辈子,只要再混上两年就可以回乡荣养,周大人在心底暗暗给自已打气,只要再撑两年就可以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府尹大人李延华则不然,这一个月来天天魂不守舍,心心念念都是那个月下精灵一样的苏映雪,因为这个缘故他连周恒都懒得理了,天天派人盯着遐园,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苏映雪身上,却没发现的是朱常洛身边已经少了一个人。
不但是他,就连一直提着一万分小心的周恒都没发现,毕竟在朱常洛身边的几个人中,熊廷弼即不象叶赫那么英风锐意,也不如孙承宗一般老成持重,可是熊廷弼上那去了呢
今天朱常洛在书房中拿了一本风物志看得入神,叶赫无聊的拿出望月不停的擦拭,而孙承宗则一直在流民安置大营中理事,他为人端正理事公平,流民人多难免摩擦生事,有孙承宗在自然相安无事。
正式进入伏天的济南越发象下了火,小福子打外头跑进来,圆圆的脸上全上汗,“禀王爷,熊大人回来了”
“快请”朱常洛眼睛一亮,放下手中书卷,没等他站起身来,熊廷弼一身风尘仆仆的打外头进来,二话不说,先拿起桌上的茶壶仰头灌了一气。出去大半个月,除了衣服和牙是白的,整个人比以前黑了一圈。
朱常洛笑嘻嘻的看着他,“熊大哥,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熊廷弼大口喘了几口气,脸上似有光流动,“殿下你真是神人我这几天跑遍了章丘、济阳、齐河、长清这几地,果然和你说的一样,这些地方皇店、卫店、绅店比比皆是,这种情况只多不少,百姓苦不堪言。”
叶赫奇道:“那来这么多名义的店,都是干什么的”
“所谓皇店,就是宫里太监以皇帝的名义开的私人店铺,这是皇帝增加内帑收入的一种方式,至于那些卫店、绅店自然就是那些锦衣卫、高官、宦官甚至地方官开的店了。”
回答叶赫的是朱常洛,脸色虽平静但隐约有些不好看。明朝万历时期商业极其发达,资本主义初现萌芽,虽然士农工商,商业依旧排在最后,可那也只是嘴上说说,没有人会抗拒银子的诱惑。
明朝有国库和内帑之分,名义上来说国库是国家的,内帑是皇上自已的小金库,可实际上皇上花的银子没有一分是从自已内帑中出,每年养护皇室的巨额银两开支全都由国库负担,到最后一样不拉的全都摊到了老百姓身上。
即便是这样,为了增加内帑收入,就有了这些皇店的诞生。皇上开店可以,可皇上不可能出宫查看,这些事情只能交给身旁的太监一手包办。于是宦官们利用皇帝名义狐假虎威,私开店铺,中饱私囊的,也有扣下收入,只上缴一小部分的。
这种做法的结局就是皇帝自己得的好处不多,却还落得个坏名声,替那些太监们背黑锅,但因为这种铺子,毕竟能给皇帝自己带来收入,所以历经正德、嘉靖、隆庆几朝都不曾禁绝,到了万历这一朝反而愈演愈烈。
与民争利,天下安能不乱
“这些事积来已久,就算是想解决也不在这朝夕之间。”朱常洛神情淡淡,“这些早晚都要禁掉别的地方怎么样我不管,但是在我这一亩三分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