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1(2 / 2)
“发生了什么”
“陛下”看了看躺在床上的玩舞月,赵大犹豫道,“不传六耳”
“不是外人。说吧”赵朴摇摇头道。
“陛下,此等密事,我还是回避吧”王武月善解人意,不由劝说道。
“那我先出去了”
赵朴起身走出内堂,进入一个房间内,而赵大紧随其后进入。
“说吧。有什么事情”赵朴道。
“陛下,大事不妙”说着,赵大将金军内应,勾结朝廷大臣,意欲叛乱的事情说了出来。
“他们还是行动了”赵朴微微叹息道。“军宣司,说近卫军似乎有金军内应。而武备学堂内也有金军的探子,已经有了怀疑对象,只是一直不确定,迟迟没有下手。如今,在危机关头,他们终于动手了”
赵大心中道:军情司,竟然也知道了。
不得不说,宋朝将内斗发挥到了极致,将大部分精力都是玩在了阴谋诡计上,将大部分智慧都用在了算计人上,这固然使宋朝武力下降,对外抗打击能力低到了极限,但也让宋朝将各种内忧扼杀到萌芽状态。可能在拼斗武力上,宋朝大大不如金国;可是在耍阴谋诡计上,金军拍马也比不上。
明朝有特务组织锦衣卫,东厂,专门监管众多臣子,结果弄得锦衣卫、东厂臭名远扬。
而在宋朝也有专门饿特务组织,名为城皇司。只是这个组织极为低调,低调到了世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总之,在大宋情报工作一向不缺乏人才。
于是,赵朴成立了两个情报组织,一个是军情司,主要负责军事上的情报;一个是内卫,主要负责监视诸多的大臣。一个对内,一个对外,相互制约,相互平衡。而在许多的情报领域上,两个组织相互重叠。
若说军情司,至少算是一个军队机构;那么内卫,则没有这个机构存在。
内卫,不属于朝廷的编制内,只是属于赵朴的私人武装,私人情报组织。而赵大,曾经就是仪王府内的侍卫,是属于家臣性质,因为亲近,又因为他有几丝才能,于是赵朴边让他执掌内卫。
“那些金军探子谋反好对付,可那些大臣谋反,该如何”赵朴问道。
“陛下,自然是杀了。对于这等乱臣贼子,自然是速速出手,擒获他们,杀一儆百”赵大杀气腾腾的说着。
“那证据呢此时逮捕他们容易,可是他们抵死不承认,我们那他们如何。最好是在发动的那一刻,人证物证俱全,那时再出手”赵朴道:“商君有言“法不诛心,唯论言行”不能因为臣子有不臣之心,就下旨诛杀这违背法制,会留给世人诟病“
“陛下,也不能留给臣子钻空子,留下叛逆的机会”赵大继续道,“陛下,乱世用重典,乱世杀人,不需要依法办事此时逮捕,最好不过;一旦战斗激烈时,他们反戈一击,极可能造成恶劣影响,最为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金军内应是多少,十几人,还是上百人。一旦上百人同时发动,足以造成颠覆性恶果”
赵朴心中吐槽:这不是"cio"裸的玩诏狱,玩莫须有杀人吗法不诛心,若是诛心,那就是明朝的诏狱了,那是明朝才玩的手段,而我玩不起,若是玩起诏狱,只会导致大臣们离心离德,或是引起莫须有杀人。
可是,赵朴隐约觉得赵朴说得有道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在实力相差无几,甚至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顾忌较多,下手迟缓,这是取死之道。
从容而动,后发制人,那是实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成竹在握。可是此时,他根本具备这些条件,虽然守住了防线,抵抗住了金军的防御,但是局势却是极端不利,勉强支撑,全是靠着一口气。
一瞬间,赵朴头上冒出了冷汗,看似是一个小事情,可是却意义重大。一步之差,天地之别。
“陛下,速速下决定吧”
“好,速速前往逮捕不,只是将他们控制起来。找个房间,将他们关起来,隔离审查”赵朴只能是采取折中之法。先下手,将他们诛杀,名不正言不顺,会留给人诟病;那就暂时隔离开,难以参与这才战斗,事后再解决。
“是,陛下”赵大转身要离去。
赵朴道:“等一等,有了法子了”
一瞬间,赵朴想到了两全其美的法子。
第250章逼着贰臣当忠臣上
许高正要离去时,被堵在了门口。
“陛下,陛下不知找微臣何事”许高声音有些颤抖,有些做贼心虚。
赵朴微微叹息,百无一用是书生,让书生当间谍,真的不合格。
“朕,难道无事,不能向卿家请教吗”赵朴笑道。
许高心中一颤,这位皇帝陛下在平时多数支撑为我,只有在极少数境况下自称为朕,而那时往往是一个不好的念头闪过,莫不是那件事情暴露了,不可能不可能
“家贫思贤妻,国破思良相”赵朴笑道,“大宋,因为有你们这些士大夫,忠心为国,不避艰辛,我大宋才能艰难维持,即便是金军兵临城下,依旧是稳若泰山。而几年后,更是要北伐,一举灭金”
“陛下”许高想要说什么,可是说不出口。
赵朴突然喝道:“有人说你与金军勾结可有此事”
一声暴喝,好似闷雷一般,前一刻还是和风细雨,可是下一刻就是雷霆暴雨,顿时间吓得许高一惊一乍,连忙跪倒在地,脸上流着泪水,慌忙道:“陛下,微臣冤枉呀微臣冤枉呀”
“冤枉,冤枉,你个头”一旁的赵大立时忍不住了开口大骂:“从先皇时,你就多与金军勾结,多次收受金军贿赂。宣和二年,手下金军东珠两颗,人参十五枝;永和三年,收受金军绸缎一百匹,黄金百两“
总之,一宗宗,一码码。都是讲述了出来,详细至极。
每说完一件,许高心中的恐惧就多了一分,最后不由哭诉道:“陛下,这都是家奴。背着臣子收下的贿赂,微臣是替人受过“
士大夫是清贵之人,那里能被孔方兄侮辱,那里能被铜臭所侮。总之这些钱财之类的,许高从来不亲自接受,许多时刻往往是家奴接收。而他只是看账本而已,这也是他脱罪的理由之一。在关键时刻,可以借此金蝉脱壳。
“陛下,臣这是替家奴受过,要体谅微臣呀。微臣没有与金人勾结,没有谋反。没有坑害陛下”这时,许高不断的解释着,不断的辩解着,痛哭流涕,好似受了天大委屈一般。
赵朴冷漠的看着,渐渐笑了,他一直都在纠结一个问题。
如何处理内奸。如何处理那些与金军勾结的大臣。
在宋金之战开始以来,宋军连连战败,连续的战败,使一些大臣对大宋失去了信心,他们觉得大宋完了,坚持不了多久了,此时的坚持更好似垂死挣扎。因为信心的缺乏,出现了降兵如潮,降将如云,文臣纷纷弃暗投明。
总之。这是一个贰臣如云,或者是许多人预备做贰臣。
这种人的数量很多很多,用后世的俗语说,就是汉奸,卖国贼。只是尽管不齿他们的人品。可赵朴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只有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