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4(2 / 2)
库朋斯基显然想要的不是这个结果:“交代你们惨无人道的轰炸至少造成我国侨民及外交人员数百人死伤,俄国在外蒙的产业也受到严重破坏,损失达到500万卢布以上。作为肇事者,阁下必须立即赔偿我国的所有损失,并向俄罗斯帝国做出郑重道歉,保证以后不得再犯此类错误,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孙元起故意装傻充愣道:反正自己麾下的企业与俄国交往不多,一不怕它搞武器禁运,二不怕它搞经济封锁,三不怕它搞资产冻结,还能有什么严重后果可言
库朋斯基也不说话,只是起身走到客厅悬挂的世界地图前,手指在新疆的位置重重点了几下。
孙元起也来到地图前,以大拇指为圆心,食指不经意地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圆弧:“我觉得,既然科布多城、乌里雅苏台都在范围内,那么巴尔瑙尔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经济中心、商业中心、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中心、新尼古拉耶夫斯克现新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和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新库兹涅茨克俄罗斯克麦罗沃州的采煤和工业中心肯定也没问题。”
库朋斯基不禁勃然变色:“怎么,孙先生准备和我们俄罗斯帝国全面开战”
孙元起摇摇手指:“不、不、不孙某乃至中国政府,从过去到现在,从来都不是主动挑起战争的那一方。公使阁下觉得对不对”
库朋斯基当然听出了孙元起话中浓浓的讥讽味道。此刻只有置之不理,又追问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我只是觉得公使阁下要价太高。”孙元起也不想和沙俄闹到兵戎相见,至少在一战沙俄被德国打败之前不想。至于加钱,可以慢慢商量。再者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库朋斯基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得意之色:“那孙先生觉得多少合适”
“10万卢布”
库朋斯基一口老血差点喷涌而出:“孙先生,你是在开玩笑吧”
“不,我是认真的。”孙元起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至少400万卢布。否则免谈”库朋斯基本就是狮子大开口,如今见两者差距太大,立即开始跳楼大甩卖。
孙元起沉吟片刻,然后说道:“据我所知,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城刚刚经历叛乱,贵国在这两个城镇的产业并不多。这次轰炸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刚才公使阁下不是说贵国侨民及外交人员有数百人死伤么要不这样,按照遇难者一万卢布、受伤者五千卢布的统一标准予以赔偿。公使阁下以为如何”
现在外蒙就是俄国的后花园,具体有多少侨民和外交人员伤亡,还不是俄国自己说了算照这么算下来,完全有可能超过400万卢布。所以库朋斯基满意地点了点头:“孙先生的方案倒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孙元起紧接着又补充道:“当然,采用这种方案争论的焦点必然是在人数问题上。为了尽量公允,我们应该以我国外交部登记入境的人员名单为基准。然后逐人进行核查补偿,伤要见人,死要见尸。公使阁下觉得是否公平公正”
“”库朋斯基顿时脸色铁青。说实话,这次轰炸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城以及布尔干河畔外蒙军营,确实炸死炸伤不少俄国人,但主要是俄国间谍和帮助外蒙训练军队的俄军官兵,这些人怎么可能出现在民国政府外交部登记入境的人员名单中呢
孙元起又道:“如果公使阁下没有异议的话,那么轰炸库伦造成的损失也按照这种方法计算。”
“什么你还打算轰炸库伦”库朋斯基不由得惊讶出声。
“为什么不”孙元起理所当然地答道。“所谓树德务滋,除恶务尽,库伦是外蒙叛军的老巢,自然也在轰炸之列,而且是重点轰炸的目标。不过公使阁下放心,今天上午飞机已经前往库伦上空严密侦查,确保以后轰炸的地方都是叛军盘踞的要点。绝不会再伤及无辜。”
库朋斯基再也顾不上什么赔偿、道歉,立即起身告辞匆匆离去。
当天下午到深夜,短短半天时间,库伦便从一个人烟辐辏的都城变成了荒无人迹的鬼城。从“蒙古帝国皇帝”哲布尊丹巴到普通民众,都远远逃离了这片繁华之地。
事实上,孙元起深知此刻并非解决外蒙问题的最佳时机,轰炸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城只不过是杀鸡儆猴,希望库伦当局不要太过嚣张,本身并没有与外蒙、沙俄刺刀见红决一死战的打算,所以是不可能直接轰炸库伦的。飞机光临、要挟轰炸,不过是虚言恫吓。
尽管只是虚言恫吓,但足以让哲布尊丹巴、库朋斯基惊惶失措肝胆俱裂
第四零零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随着库朋斯基对民国政府提出抗议,孙元起派兵三路征蒙、轰炸科布多城和乌里雅苏台的消息渐渐为全国民众所熟知。各地报纸也蜂拥而上,无奈消息有限,只好根据一鳞半爪的传言敷衍成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什么孙大人三路征北,外蒙古两城归西、叛军驻马江北,飞机火烧连营、轰炸机大展雄威,库伦城指日可下,直把全国民众挑逗得热血沸腾。而对情况最为了解的中华广播、政经日报,此时反而保持少有的沉默。
全国舆论对于出兵北伐是一边倒的支持,各种声援通电雪片似的飞往孙元起手中当然,也就仅限于声援,看得见的实惠是半点没有个个都不吝褒赞之词,动辄把孙元起比作班超、傅介子,或者是裴行俭、王忠嗣,“功超定远”“青史载勋”之类的高帽子更是批量大赠送。
湘、粤、赣等省都督也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联名通电全国,请求孙元起再接再厉,一举荡平外蒙乱匪。电文中略称:薛禅汗亦仅如许,开平王今安在哉旌麾北指,夷狄束手;檄书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