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8(2 / 2)
一旁的财政司长张瑞玑代为答道:“光绪三十三年1907保晋矿务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年产量为2215吨,现在已经翻了十倍不止,应该也有两三万吨了吧”
孙元起哂笑道:“保晋矿务公司应该算是山西最大的煤炭开采企业了吧即便它是最大,年产量也才只有区区两三万吨,如此规模怎么可能肩负起解救民困的职责呢在这里,我不妨向大家罗列一组中华广播公司近些年搜罗的数据,让大家开开眼界。
“先说煤炭的生产情况。在十多年前的1900年。全世界的煤与褐煤的年产量约为75亿吨,到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3亿吨,年增长率达4。而在1900年的75亿吨煤与褐煤中,有90以上是在西欧和北美生产的,80以上又是在美、英、德三国生产的,其中仅美国一个国家的煤产量就达到了243亿吨。
“再说煤炭的消费情况。同样是1900年。世界能源的需求有五分之三是由煤、石油、天然气这是那种矿物燃料提供的,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就拿现在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美国来说,消耗的能源中有70以上来自于煤,如果是放在矿物燃料中来算。则高达95。
“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煤就成了万能燃料。它既是家庭和工业的热源。当焦炭转变为煤气时又是光源,并且又是驱动固定式发动机、机车和轮船的动力源,支撑着整个工业社会的命脉。同时它还是熔炼铁矿石、将生铁练成钢、制造化学产品的重要原动力,将来则会主要用来发电,以提供热、光和动力。由此可见,保晋矿务公司规模实在太小,别说年产量两三万吨,就是三五百万吨,也不愁没销路”
在二十世纪初,煤在矿物燃料的使用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尽管美国和俄国对石油的使用有所增长,石油所占比例依然没有超过5。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能源供应中煤与石油的比例都大于16:1。而在工业领域,石油同样远不是煤的竞争对手,当时世界石油工业正处于萌芽阶段,石油在工业上主要用途是作为润滑剂。
真正导致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的原因,是汽车的出现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使得煤与石油使用量的差距逐渐缩小。但直到1948年,世界能源需求的60仍由煤来提供,石油只占28。燃料使用从以煤为主过渡到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时候,那已经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在孙元起的构想里,就是等着一战结束欧洲老牌列强都遍体鳞伤的时候,自己利用获取的战争红利,在亚非拉主要石油产区大肆圈地,不管是中东的波斯湾沿岸,还是黑非洲的几内亚湾地区,又或者是中南美洲的委内瑞拉,但凡产油的地方全都给买下来,等着将来好好过一把“油老虎”的瘾
张瑞玑道:“大人所言诚然有理有据,不过大人刚才提到的都是欧美列强,他们经历了工业革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对于煤炭的需求自然旺盛。而我国一直以农耕为主,发展工业已经是晚近的事情了,至今尚未形成规模,对于煤炭的需求自然寥寥无几。如果盲目扩大生产,会不会未受其利先蒙其弊啊”
阎锡山马上斥责道:“衡玉先生何出此言先生素来思虑周密,行事有度。怎么可能会是盲目扩大生产又怎么可能让晋省民众未受其利先蒙其弊”
孙元起道:“衡玉兄未虑胜先虑败,也是出于对全省民众的爱护。不应责备。孙某之所以倡言山西扩大煤炭生产,一是因为煤炭开采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助于解决民众就业,帮助山西黎庶脱离贫困;二是因为中国工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煤炭,我们要预做准备;三是因为除了工业需要大量用煤之外,日常用煤的地方也不少。
“相关数据表明,1903年英国共使用了167亿吨煤。其中各种工业用煤135亿吨,家庭用煤也有3200万吨。同期英国人口为4200万左右,而中国人口是他们的10倍,有四万万之多。虽然广大的农村目前更多依赖于木材秸秆等燃料,而不是煤炭,但生活在城市中的民众也有三四千万人,只要一个发明来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对于煤炭的需求将突飞猛涨。恰好孙某现在就有这样一个非常实用的发明”
孙元起所说的“发明”,其实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蜂窝煤,也就是俗称的“煤球”。蜂窝煤是在煤气、液化气诞生之前家庭炊具不可或缺的燃料,特别是在各大城市、乡镇,绝大多数都使用蜂窝煤,甚至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仍使用它烧饭或取暖。
蜂窝煤的名称是北京人首先叫出来的。但发明人却是20世纪20年代初山东德州一家煤栈的炊事员,名叫王月山。王月山以前做过铁匠,每天起床就先捅开铁炉子,用铁条一捅,火苗立即从捅开的洞眼中“呼呼”地冒出来。这种常见的现象给了他一个启示。他就根据炉膛大小,用煤粉捏了几个大煤饼。并在上面均匀地戳了几个洞,结果火苗很旺,煤也节约了。
后来,王月山用铁打了一个模型,将煤渣用水搅拌均匀,一个个打出来。这种有洞的大煤饼,便在德州风行起来。解放初期,这种有洞眼的大煤饼便传到北京,因为它的形状酷似蜂巢,所以北京人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即“蜂窝煤”。
孙元起刚到清末的时候,冬天烧火盆都是用木炭或者劈柴,那时候就特别怀念小时候用过的煤球炉。后来兴建经世大学,校园里通上了暖气,才忘了这一茬事。今天提到煤炭的用途,才又回想起来。如果蜂窝煤和煤球炉联袂上市销售,会不会带动煤炭使用量的提升
谷如墉似乎也有些担心:“老朽在甲午年1894听说,中国产的煤含硫量高,煤屑散碎,烟重灰多,质量不佳,很不好用;日本舰船烧的都是从西洋进口英国威尔士煤、法国洛林煤、德国鲁尔煤,质地上乘,燃烧值高,烟气小。据说这也是北洋水师惨败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所产的煤炭不大合用,大人的发明恐怕只会便宜了洋人,而不是我们自己吧”
孙元起道:“谷老先生无须担心。山西煤炭储量丰富,质量难免存在参差不齐之处,只要我们对煤炭资源准确勘探、恰当处理,就可以物尽其用。再者,我的发明对于煤炭质量也没有太高要求。”
虽然孙元起这么解释,众人依然是半信半疑,唯恐在长官意志压迫下,项目盲目上马,最终导致本省士绅血本无归。
孙元起只好说道:“既然大家还不放心,那不如这样,由我来联系北平铁厂、汉冶萍公司的大股东,让他们与山西士绅共同组建一家中华煤炭公司,预计资本1000万元,首期目标是年产量优质煤炭200万吨。他们出资490万元用于购买设备、煤炭勘探等,最终产品销售也由他们负责,占49股份;山西士绅则主要负责煤炭开采,占51股份。
“由于军政府拥有煤矿开采权,山西的这51股份中有25归山西军政府持有,以5股份收益支持山西大学建设,5股份收益建设中华科学院山西煤炭科学研究所,研究煤炭方面的科学技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