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243

分节阅读 24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杨度眉头一挑:“要不这样,我家大人只要在四川、陕西拥有管理权;对山西我们保持中立,如果你们袁大人有本事,就尽管下手去取,我们绝无二话。怎么样”

杨士琦思忖片刻,问道:“那燕晋联军里的原第四十四协兵力,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撤回陕西或四川”

不待杨度回答,孙元起先说道:“杏翁。你看能不能请袁大人把经世大学所在区域划为非交战区,任何军队不得随意进入我可以命令程虎臣所部尽快解除武装,只携带部分轻武器返回学校。维持秩序。”

杨士琦一愣:“就杨某所知,程虎臣所部有两三千人之多。这么些人驻扎在京师附近,恐怕不太合适吧”在杨士琦心里,这岂止是不合适,简直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孙元起听了大为错愕:“有那么多人吗杏翁是不是在说笑”

在第四十四混成协编成之初,沈翔云曾介绍过,满编一协大约5500人,但实际人数多有不足,正常平均在4200人左右,最少的才2500人。孙元起本意是按照最小标准来。弄个两三千人就可以了。至于后来具体如何编队,孙元起就没有过问。

据孙元起所知,第四十四混成协随同入川的就有两千人,赵景行所部又有两千人左右。按照全协是满编5500人来算,太原也不过是1500人左右。即便他们没有一个留在山西,全部加入燕晋联军。也没有杨士琦所说的“两三千人”啊

“绝非说笑”杨士琦笃定地答道“情报显示,第四十四混成协入川的蒋志清部在1900人左右,留在陕西的赵行止部在收编第三十九混成协余部、巡防队以及陆军中学堂等之后达到7500人,山西的阎锡山部则新招募了三个营,人数在2500人以上,直隶的程虎臣部在2400人左右。所以说,第四十四混成协虽然名义上是协,其实与镇相比只大不小。”

古龙在自己的名著七种武器中写道:“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朋友,而是你的对手。”孙元起此时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此之前,自己完全不知道第四十四混成协居然有那么多人。想到这里,不由得狠狠地瞪了杨度一眼。

杨度浑若无人,对杨士琦说道:“看来杏翁是有备而来啊不过正如我家大人所言,经世大学乃是弘文励教、传业授道之所在,学生不仅来自全国各地,而且有千余名外国游学生,关系匪浅。不宜在附近大动干戈,有碍国内外的观瞻。最好是划为非交战区,由程虎臣部维持秩序。”

杨士琦道:“既然如此,那杨某回去之后会恳请袁大人派出精锐,负责经世大学附近安保事宜的。就不用劳烦程虎臣部来回跋涉了,他们直接回陕西便好。”

杨度摇摇头:“抱歉,经世大学倾注我家大人的十年心血,其中珍藏的国之瑰宝更是不计其数,比如殷商甲骨、敦煌遗书、宋元珍本、古今图籍,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程虎臣部的士兵十之七、八都是从经世大学附属学校招募的,对于这些宝贝的价值一清二楚,自然会呵护有加。相比之下,袁大人麾下精锐在沙场是以一当十的好手,但对这些龟甲牛骨、旧书烂纸只怕没什么认识,更不会爱惜。万一有歹人见宝起意,鼓动他们监守自盗,岂不是噬脐莫及”

杨士琦道:“那也用不了两三千人啊”

杨度笑道:“杏翁,你一定没去过经世大学吧”

“那又怎么样”

“去过你就不会说这种话了。”杨度道:“经世大学占地一万五千余亩,教室、宿舍、实验室、研究所、图书馆等建筑星罗棋布。如今兵荒马乱,如果没有数千人严密看守,只怕会网漏吞舟的”

“五百人足矣”杨士琦道。

“一千五百人”两人开始讨价还价。

最终,程虎臣部入京名额限定为1000人,只允许携带步枪、手枪,不准有迫击炮、山炮等大杀伤性武器。不过对于这一点,杨度丝毫不放在心上:北平铁厂近在咫尺,想要迫击炮的话不是三个手指捏田螺手到擒来

就在孙元起、杨度和杨士琦谈判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面,孙中山也忙活着游说英国的政要,企图获得英国政府对中国革命的友谊和支持。

在来英国之前,孙中山曾致电美国国务卿诺克斯,希望能就当前中国革命形势做个秘密会晤当然,诺克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的要求。尽管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而且也变相达到了宣扬革命的目的,但美国政府的态度依然令孙中山感到有些失望。

英国是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开展外交努力的第二个国家。在他心目中,英国也是目前的外交关键,所以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他在荷马李的帮助下,首先找到了维加炮厂的总经理杜逊。

能做军火商的,无一不是有背景、有身家的富豪,杜逊也不例外。杜逊虽然只是二三流的角色,但作为大英帝国的爵士,已经勉强可以在英国政坛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荷马李、孙中山找上门的一个原因大腕级别的政客根本不屑于和他俩打交道,上面求见只能吃闭门羹,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杜逊本来也不太想接见来自遥远东方的组织领导人,但荷马李提出了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条件:孙中山不久将成为中华合众国总统,以后可以从维加炮厂订购大量武器弹药。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政府在英火商那里就有了“人傻钱多”的美名,谁会跟钱过不去呢所以杜逊改变了主意。

就这样,孙中山在荷马李的陪同下,拜访了杜逊。

杜逊看在白花花银子的份上,倒是对两人非常客气,寒暄过后礼貌地问道:“孙先生,不知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孙中山的英语水平修炼得很到家,听说读写都没有任何问题,闻言答道:“杜逊爵士,我想请你向贵国外交大臣格雷先生递交一份声明和一份备忘录。”说着从随身的皮包里掏出两封文件递了过去。

第二七四章世事如棋局局新三

“那我可以看看么”杜逊问。

“当然可以”孙中山谦恭地答道。

杜逊首先打开孙中山和荷马李联名签署的备忘录,片刻之后,微笑从心底漾出,迅速洋溢在他的脸上。可以看出,快乐非常真诚,不带半点虚假。

是备忘录的内容打动了他,还是某个条款太荒诞孙中山心里颇为忐忑:杜逊很有可能是他打开英国外交的唯一敲门砖,如果在这里折戟沉沙,那就只能空手回国了。

作为孙中山的军事顾问,荷马李身高不足一米五,严重驼背,病容满面,身上却穿着滑稽的军装。此时他也搞不清杜逊为何发笑,连忙问道:“爵士,您觉得备忘录有什么不妥”

“没有,没有”杜逊赶紧矢口否认,嘲笑弱者可不是英国绅士在交际场合应有的做派,相比之下,撒谎与否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孙先生,贵党打算和我们大不列颠以及美国建立盎格鲁撒克逊同盟”

“是的”孙中山非常诚恳地说道:“大不列颠是世界文明的肇端之地,奈顿在此开创了近代科学,近代议会制度在此揭开了帷幕。你们用坚船利炮在全世界传播文明,凿破愚昧,把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落后的文化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给受压迫受奴役的苦难民族带来了生的希望。美利坚子民是英伦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苗裔,他们承前启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