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楼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之大科学家 > 分节阅读 226

分节阅读 22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孙元起道:“这些条件,孙某不敢自专。不过回城之后一定以最快速度告知朝廷,还请袁大人敬候佳音,早作准备”

毫无疑问,载沣是玩不过袁世凯的,所以可以想见,最终必然一切都会按着袁世凯的要求来。

第二六零章燕窥巢稳坐雕梁

孙元起不敢怠慢,回到彰德府后,就赶紧用电报把袁世凯提出的六条要求发给载沣。泡书吧至于双方接下来该怎么谈,就不是孙元起该操心的事了。

回到住处,孙元起也不遮掩,和杨度、杨永泰说起了袁世凯的猴急相,结果他们听完都沉吟不语。半晌,杨度才说道:“看来,袁项城也坐不住了”

“当然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袁项城是有大抱负的人,眼下天下纷纭,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他怎么能坐得住”孙元起笑道,“如果他能坐得住,摄政王和皇族亲贵就不会对他如此防范森严了”

“朝中的事,就让朝中的人考虑去吧。他们食君之禄,自然应该分君之忧。”杨度晃着折扇:“如今百熙你已暂署四川总督,就不要过多考虑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我们现在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四川。”

孙元起问道:“最近四川有什么新情况”

杨永泰翻检出几张电报纸,开始汇报:“情报显示,目前四川形势颇为严峻。全省保路同志军有数万人之多,蔓延各处,看到官军围剿,军多则避,军过则起,军弱则接战。省城附近州县同志军不下万人,有围攻成都的态势。其他各地叛军也跃跃欲试,府道州县束手无策。我们此次平乱,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最好派客军入川,避免士绅与军队勾结。惑乱耳目。自陷险地;二是最好派重兵节节防剿,避免大军过后死灰复燃,劳而无功。”

四川保路同志军的战术很像后世的工农红军啊孙元起开始觉得有些棘手:“那就没有一点好消息”

杨永泰道:“好消息也不是没有,据朝廷转过来的电报,陆军第十七镇朱庆澜所部自五日前开始进攻叛军占据的新津,经过多次激战,于10月13日攻陷该县城。另外,昨天端方率领湖北两标新军也已抵达重庆。但朝廷的情报水分很多,虚虚实实,真实情况我们也无法具体判定。”

孙元起皱了皱眉头:“我们此次入川。只有先坐火车到洛阳,然后绕道陕西,翻越秦岭,才能到达蜀中。一路崎岖不平。只能靠步行或者马车,等到了成都,恐怕已经是11月中旬了吧”

“或许还能更早些,但必然人马疲劳。”杨度也有些忧心忡忡,“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赶在袁项城平定湖北之前抵达成都,掌控四川全省兵权。”

“为什么”孙元起还想在路上慢点走,晚一些到成都。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四川革命党发生冲突,也能逃过清政府的责难。

“呃”杨度明显呆滞了一下,良久才解释道。“巴蜀四周崇山峻岭环绕,易守难攻,自秦汉以来,先后有公孙述、刘焉、刘备、李雄、谯纵、王建、孟知祥、明玉珍、张献忠等在此建立割据政权。如今四川虽有乱民闹事,祸乱蜀中,但显然无人领导,各自为政,所以他们才没有阻断我们入川之路。

“一旦袁项城荡平湖北,武昌叛军只有南下、西上、东进三条路。南下,北洋军对江南垂涎已久。正好可以趁机染指,所以对叛军一定会穷追不舍,岂不是自招灭亡东进,长江水面有萨鼎铭萨镇冰水师,沿岸有驻安徽安庆的第三十一混成协、驻江苏南京的第九镇。后面再加上北洋军的追击,岂不是自投罗网唯有西上。才能死中求活。

“如今四川乱成一团,他们可以顺利西上,混水摸鱼。一旦他们阻断入川之路,便可以割据四川,建国立号,称王称霸。到时候,百熙你这个四川总督就会陷入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尴尬境地了。”

孙元起觉得杨度完全是多虑了。

袁世凯心里固然痛恨革命党,想早日扫平湖北。但作为一代枭雄,他怎么会不清楚自己随时面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结局扫平革命党所以他只会先把革命党胖揍一顿,既出了胸中恶气,又趁机向清廷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揍过之后,不是穷追猛打、灭此朝食,而是要养寇自重

袁世凯的眼睛是始终紧盯着北京紫禁城的。他的六个条件,两个拉拢立宪派,两个拉拢革命党,另外两个为自己增加实力,足见他所谋非小,一个小小的湖广总督怎么能满足他他要做内阁总理大臣、中华民国大总统,乃至中华帝国的皇帝所以揍完革命党,他就该去北京收拾爱新觉罗家的孤儿寡妇了,根本不会在湖北久留。

杨度接着说道:“上午的时候,我已经和第四十四混成协暂代协统赵行止赵景行联系过了,为了尽快入川平乱,在东北的近千名学生将在这几天由铁路火速南下。当然,这支不到千人的队伍只是第四十四混成协的一部,我们还需要紧急征召大批学生入伍。我们商议决定,暂时在河南洛阳、山西太原设立征兵处,负责收容编组各地前来报名入伍的学生。”

孙元起有些疑惑:“在洛阳设立征兵处倒也可以理解,为何要在太原也设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经世大学在山西全省都没有一所附属学校。”

杨度拿过一张地图,振振有词地解释道:“不错,我们在山西没有学校,可是在京畿、直隶一带有啊如今朝廷为了平乱,大批调遣参加滦州秋操的北洋军南下,卢汉线运力非常紧张,学生们一票难求。怎么办只有换乘正太线到太原集合,初步编队后沿着汾水顺流而下,过黄河直抵西安。他们一路水程,没准儿比在洛阳集合的学生更早抵达西安呢”

孙元起对于军事地理学一窍不通。根本不知道汾水能不能行船。只好任由杨度胡乱安排。待到晚间,便偕同诸位幕僚,坐上火车直奔洛阳。他要在那里小住几日,等候赵景行等人南下,会合之后才会再次动身,向陕西进发。

这个时候,我们不必管北京的载沣在接到孙元起电报后是如何的不知所措,也不管彰德城外的袁世凯是如何一边静候北京的佳音一边密集接见北洋军将校,让我们把目光转到海外,看看这个时候革命先行者、国父、我们的童萌会会长孙中山先生在忙些什么呢

早在武昌起义的前五六天。在美国的孙中山就接到了黄兴等人的电报,知道湖北新军将有大动作,希望他能筹措巨款,支持革命。

毫无疑问。孙中山最擅长的就是筹款了,而且美国正是他的筹款根据地。但华侨们在异国他乡苦苦挣扎,好不容易才赚点养家糊口钱,哪来那么多巨款赞助革命即便有些积蓄,那也经不住孙中山一年一回、乃至一年数回的募捐啊

但无论情况如何,这些都阻挡不了孙中山的募捐热情。他乘车来到了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城,准备再次向华侨展示自己出众的口才。就在这个时候,他在报纸上看到了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

孙中山之前对“湖北新军将有大动作”的电报并没有太强烈的期待,因为同样的起义他已领导过好多回,无一成功。何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